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生命邀约 > 三十三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元宵夜(一)

三十三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元宵夜(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元宵节之称,始于唐代,宋以后沿用不改,作为中国传统节之一,元宵节最晚在唐代已经成为国家的法定节,节研究最能发现中国文化渊源流长的特,探索任何节的来龙去脉,都会感到源如迷雾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最早记录元宵节内容的书籍是《荆楚岁时记》。书中所记正月十五,分白天夜晚两个时段,所从事的活动不同,白天“祠门户”,晚上“迎紫姑”。

到了唐初,根据《艺文类聚》的记述,开始出现了夜晚观灯的内容。为什么会有“观灯”?一种说法是来自汉代的“太一”祭祀;另一种说法是来自西域的佛教燃灯。后者,经常引用的经典是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记》。

隋炀帝留下一首《正月十五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灯火辉煌的夜晚,烟花漫开,月光下的梅影,还有具有佛教意向的**、梵声、幡旗。隋炀帝的诗是从佛教角度来描写正月十五观灯的场景。

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期,在东都洛阳,“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处处张灯结彩,歌舞夜不休,活动足足持续半个月之久,仅表演者就达三万之多。大业六年,同样在正月十五,又“盛陈百戏,自海内凡有奇伎,无不总萃。崇侈器玩,盛饰衣服,皆用珠翠金银,锦罽絺绣。其营费巨亿万。……金石匏革之声,闻数十里外。弹弦擫管以上,一万八千。大列炬火,光烛天地,百戏之盛,振古无比。”在隋文帝时期,正月十五就已经热闹繁盛得很了。开皇年间,都城和其他一些地方,每到正月十五夜,就会“充街塞陌,聚戏朋游,鸣鼓聒天,燎炬照地,戴兽面,男为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一片狂欢景象。写出了当年元宵节盛极一时的节景象,不仅有大型的歌舞、百戏、夜游等活动,张灯的做法也出现了。

到了唐代,国家形成了大一统的局面,社会相对安定,渐发达的生产力带来了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城市大大发展,们的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呈现出蓬勃向上、恢宏自信的大唐气象。都城长安的元宵节,既是大唐气象的合理产物,也是大唐气象的重要表征。大唐的盛世繁华,正可以通过元宵节窥见一斑。

“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辇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羞逐乡赛紫姑。”

李商隐听说都城正月十五夜张灯,他想象着那里月光如水,花灯如山,装饰华丽、散发着香气的马车堵塞了宽敞的大道,这样的盛况自己竟无缘目睹,而只能跟着乡民参加赛紫姑的活动,不由内心充满了羞惭与遗憾。李商隐的这首诗的诗名直抒胸臆——《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观》,可见遗憾到了什么程度!

从秦汉时代起,国家公务员已有休沐、告宁和节假制度。此后,一直到清代,休假制度都是一项重要的事管理制度。但普遍地以节为法定假,是从唐玄宗开始的;元宵节成为国家法定假,也始于唐玄宗。最初休假一,后来增加为三

不仅如此,为了让大家过好元宵节,唐朝还暂时取消了城市的宵禁规定。所谓宵禁,就是禁止夜间随便活动。我国长期遵循“明而动,晦而休”也即“出而作,落而息”的原则,反映在城市管理上就是宵禁制度的实行,这当然也出于城市安全的考虑。

因为元宵节,身在长安的们拥有了昼夜相连的三天时间,可以在城中自由活动。

正月十五夜

(唐)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夜游

(唐)沈佺期

今夕重门启,游春得夜芳。

月华连昼色,灯影杂星光。

南陌青丝骑,东邻红妆。

管弦遥辨曲,罗绮暗闻香。

拥行歌路,车攒斗舞场。

经过犹未已,钟鼓出长杨。

上元夜效小庾体

(唐)崔知贤

今夜启城闉,结伴戏芳春。

鼓声撩动,风光触处新。

月下多游骑,灯前饶看

欢乐无穷已,歌舞达明晨。

这三首诗充分写出了取消宵禁的正月十五夜,唐都长安元宵节成流光溢彩、声色映的狂欢画面。

灯是元宵节最重要的节物品和文化符号,燃灯观灯则是核心的习俗活动,无论男老少,无论贵贱贫富,都被它吸引着,连皇帝也不能免俗。

上元·新正圆月夜

(唐)韦蟾

新正圆月夜,尤重看灯时。累塔嫌沙细,成文讶笔迟。

归牛疑燧落,过雁误书迟。生惜兰膏烬,远为隔岁期。

举烛光才起,挥毫势竞分。点时惊坠石,挑处接崩云。

辞异秦丞相,铭非窦冠军。唯愁残焰落,逢玉亦俱焚。

多宝神光动,生金瑞色浮。照郭,伴月夜当楼。

应无取,焚林固有求。夜阑陪玉帐,不见九枝留。

景龙四年(710)正月十五夜,唐中宗曾经和皇后一起微服出宫观灯,并且“放宫数千看灯,因此多有亡逸者”,第二天他们再次“微行看灯”。唐睿宗也喜欢看灯,先天二年(713)元宵节期间,就曾到宫城南面西门——安福门观灯。当时门外安装了高达二十丈的灯,“衣以锦绮,饰以金玉”,上面点燃了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十分壮观。

杂歌偏胜,场移舞更新。”长安的元宵节活动当然不只有灯,引注目的还有歌声嘹亮、舞姿绰约,尤其是踏歌的豪华阵容。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有诗描写踏歌盛况:“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三百内连袖舞,一时天上著词声。”长安历史上还有两三千在灯下踏歌三三夜的壮举:两千多美丽的妙龄子,在月色灯光中,手牵着手,肩并着肩,拂袖、倾鬟、低、弯腰、转身,队形不断移动变化,“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想一想就令心驰神往。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八零带家致富 夜少心尖儿是满级大佬 金丝雀她成了娱乐圈顶流 穿到自己书中当女主 谈恋爱是奢侈品 变身:我重生成北极狼 三国之每年一个新身份 修仙混穿,想谈恋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