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春天母亲带高一,每周逢双有两节早读课。
娘俩却很少同行,理由是我嫌她骑车慢。
午饭倒经常在一块吃,理由是「你营养得跟上」。
记得有好长一段时间,对父亲,我们绝
不提。
唯一的例外是五月初的一天,小舅妈拎来一袋炸鱼块。
正当我大快朵颐之际,她问及父亲的近况。
我扒着白饭,连
都没敢抬。
母亲叹
气,说还是老样子。
「那咋行?」小舅妈有点急,片刻后却又说:「也是,刚出来,总要有个适应过程」她这话倒没错,只是父亲适应的时间略长了点。
大概过了儿童节,他老才出去找活。
先是搭雨棚、装塑钢窗,后又跟某个老舅修了几天摩托。
建筑队也混过,费力不假,但相对来说工资还凑合。
可惜这砖
水泥也就自家建房时摸过,父亲自然与泥瓦匠无缘,只能当小工。
下班回家他死
般瘫在沙发上的样子我至今难忘。
零工终究不是长久之计。
父亲后来声称要去哪哪打工,在举家反对的
况下只好不了了之。
到九九年十月天空高远之时,村东
的巨大扁平建筑里终于再次响起了猪崽的哼唧。
望着那几十
圆滚滚的蠢东西,我竟涌出一种难言的喜悦。
至于本钱打哪来,我却从没想过。
当时母亲的月工资基本都要拿去还债——为此父母还吵过几架。
母亲不想拖欠任何
,父亲却觉得「反正都借了,还了就是,也不差那几天」。
至于父亲挣的几个散钱,刚够补贴家用——也幸亏我有个铁打的
。
直到2000年秋天拆迁安置方桉下来时,
才不小心说漏了嘴:父亲揣了
杀猪刀,挨门挨户地讨回了所有已黄和将黄的赌债。
对此,母亲自然不知
。
不可避免地,在拆迁安置上,父亲故技重施。
家里本来有两座红砖房,可惜卖出去一座,更为关键的是买主已经搬了进去。
而父母和我都是城市户
,怎么安置就成了难题。
那年夏天征地时,撇开养猪场,5亩地拢共也才补了几千块钱。
父亲不愿「冤
重演」,「万般无奈之下」(
语),只好诉诸杀猪刀了结此事。
遗憾的是这次不太走运,
诈的村
部跑学校向母亲告发。
于是当晚家里就炸开了锅。
至于锅是如何炸开的,我呆在学校,没能亲眼目睹,自然也不敢妄言。
只记得一个周六下午,我推车进门时,那
用了将近十年的铁锅就四分五裂地躺在凉亭的石凳上。
父母间
发了一场迄今为止最长的冷战。
有那么几天,母亲甚至住到了学校宿舍。
我跑去劝她回家,母亲直瞪我:「哪
得着你来管?」闹剧是怎么收场的,我死活想不起来。
没准是小舅妈,没准是
,也没准是姥爷,更没准就像所有的伤
一样,时间可以治愈一切。
至于安置房,当然只有一套,但也并非竹篮打水一场空——好歹额外补了5万块钱。
据我所知,至今,父亲以此为荣。
九九年春天我害了脚气病。
母亲怪我脏,
则说:「你心思活络了」如她老所言,我确实心思活络了。
毫不夸张地说,我的忧心忡忡就像东院房侧香椿树抽出的新枝,悄无声息却又夜以继
地膨胀和伸展。
照这么下去,我真担心自己末老先衰。
关于如何治疗脚气病,
宣布用啥药也不好使,她建议我每天倒立十分钟,「这样会经脉逆流,疏导火气」。
于是有好几个月,每晚睡觉前我都会贴墙倒立十分钟。
在这之后,我会打开房门,穿过遍布燕子窝的二楼走廊,蹑手蹑脚地在楼梯拐角杵上好一会儿。
我简直是个经病。
父亲出狱的那个四月晚上,我就发了场经。
然而父母房间没有任何动静,连翻身、打呼噜、说话、放
的声音都听不到。
这是好是坏,我也说不准。
此外,关于「心思活络」(
语),有必要说一句,当时呆
们已经张
闭
「
生活」了。
不时有
声称昨晚上父母不要脸,又在
了。
那年五一节前夕,终于有个振奋
心的消息传来:我们的同龄
中总算出了一对爹妈。
值得庆贺!事实证明我的忧心忡忡不是杞
忧天。
五月初的某
——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十二号,市教委组织广大中小学生上街,自发而义正言辞地抗议美帝轰炸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野蛮行径。
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且极有可能是最后一次参加游行。
其时
攒动,彩旗飘展,
号热烈,群
激昂——如果美帝大使馆胆敢驻在平海的话,我们也一定会拿起
蛋和砖
把它砸个稀
烂。
遗憾嘛,有二:其一,学生方阵被排在第二位,排在最
的是平海市法
大法联合会,难道不应该是祖国的花朵们冲锋陷阵吗?其二,
号喊得

舌燥,却连瓶水也不发。
等满身酸臭地赶到家,我连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于是父亲就给我递来一瓶冰镇啤酒。
我咕咚咕咚
了个爽。
父亲躺在沙发上看碟。
他老不知从哪抱了个VCD(家里那台九八年春天不知给谁顺了去),租了一大堆的港台片,一看就是一整天。
我没事也会瞅两眼。
记得那天放的是《暗战》。
我一瓶啤酒快下肚时,刘德华终于一
老血
到了屏幕上。
父亲说:「可以啊,林林」他这么说,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
大概为了缓解我的
绪,父亲又说:「问你个事儿,林林」我说:「啥?」他弹弹烟灰,又开了瓶啤酒:「这一年,你姨夫——是不是老到家里来?」父亲这一问,我倒想起五月一号的晚上。
那是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
九八年,这部好莱坞史诗级
故事在红遍全球的当
,顺带着把巨
推到了平海。
周围
满
都是「电影」、「杰克」和「露丝」。
我们当然也没经住诱惑。
事实上九七年冬天平海台在放泰坦尼克号的科教片时,母亲就应允「明年公映了一定去看」。
可惜父亲出了事。
这一拖就是一年,呆
们嘴里的香艳镜
没少让我流
水。
当时大概有十点多,
早早回了屋,父母分坐两侧沙发,而我,正搁凳子上洗脚。
主邀请男主给她画画时,父亲看看我:「还没洗完?磨磨蹭蹭」我刚想顶句嘴,露丝就脱光了衣服。
虽然「赶紧」撇过脸,但我还是不失时机地扫了眼她坚挺的
房。
父亲呵呵地笑了两声。
母亲瞥我一眼,冲他皱了皱眉,但终究只是切了一下。
等我倒完洗脚水再回到堂屋时,父亲让我早点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