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即鹿 > 第五十九章 崔瀚宰相才 大禹出西戎

第五十九章 崔瀚宰相才 大禹出西戎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堂中坐客七八,俱坐独榻,榻前案上,各置美酒佳肴。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一位裹白帻,身穿鹤氅,剑眉朗目,蓄了三缕清须的中年士,跪坐榻上,手捉麈尾,於堂中众的瞩目中,从容地侃侃而谈,说道:“何氏‘圣’论,实属大谬!圣胜於者,在其‘明’,同於者,‘五’也。圣虽圣,而亦也,岂能无?”

一个衣冠华美,颔下剃得光光滑滑,浑身香,然而长相却适合用“贼眉鼠眼”形容的士不以为然,亦手拿麈尾,摇晃脑地说道:“‘圣德法天’,圣所法的是自然之天。天理纯乎自然,贪欲出乎为。圣道合天理,纯乎天理,自是‘无’,又岂会如吾等常‘有’!……试问崔君,莫非崔君以为,这天道,莫非还有不成?何公之论,当是正理!”

被称为“崔君”的那位蓄着清须的士抚须而笑,晏然说道:“若是圣,则《论语》分明有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又云‘仁者乐山’,——是夫子以此为乐也;又记伯牛有疾,子曰‘斯也而有斯疾也,斯也而有斯疾也’,再言者,痛惜之意也,又记颜渊死,子哭之恸,——是夫子并具悲哀之也;又记孔子食於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便是何氏,在注此文时,也释云‘丧者哀戚,饱食於其侧,是无恻隐之心也’,意思很明白,这是承认夫子有恻隐之心,恻隐之心也是‘’。……等等,如何可说‘圣’?”

“崔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哦?是么?那就劳君把其二说给我听听。”

“这其二、其二嘛……”这位贼眉鼠眼的士大概是喝了不少酒,打了个酒嗝,顿了下,随之接着说道,“便是‘圣’与‘应物之’的区别了。吾等常的七六欲,俱为‘应物之’,因为各种不同事物的触而乃产生的感;‘圣’者,则不‘应物’,而是乎天理自然,——也是正因於此,所以‘圣’无不合礼,此与吾等常不同。”

被称“崔君”的士笑道:“就是,哪来的‘圣’?刘君此论,未免强词夺理。”

“如此,在下敢问崔君,崔君既信王公之说,云‘圣’,那圣与常岂不相同了?又何为圣?又如何能成为吾辈士子学习的对象?”

“刘君适才所言之‘圣’,虽然谬哉,但说吾等常,悉为‘应物之’,此话倒是不错。吾等常,确乎皆应物而,而圣,与道合一,智慧自备,明独厚,故能寻极幽微而‘无累於物’,是圣虽然‘有’,却非吾等‘应物之’可比。”

“崔君……”,贼眉束腰的那刘姓士又打了个酒嗝,说道,“崔君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很明白了啊,怎么,你还没听懂?”这位“崔君”没有继续对这位“刘君”解释他的理论,转对堂中主坐上的孟朗,笑道,“孟公智近圣,想必一定是已经懂在下之意了。”

会听崔、刘两争论圣是否有已然多时的孟朗,挥了一下手中的麈尾,笑道:“崔君之意,我已明矣!刘君,崔君的意思可归纳为两句:圣不累於物,常累於物。”

刘姓士说道:“敢问明公,是赞成圣,还是圣?”

、圣,是近代以来名士玄谈中的一个重要题目。先后被崔、刘两提到的“何公”、“王公”,便是“圣”和“圣”此两论的初始倡说之

如前文所述,成唐玄谈,所谓‘玄谈’,探究的都是哲学,有、无,名、实之类。尽管这种玄谈看来无用於国,——实际上,当一个社会的知识阶层绝大多数都来搞哲学的话,确也是对国家的务实、军政无用,但毕竟哲学是万科之母,这种探讨出来的某种结果,一旦被大多数接受,那么上对国家政治、下对百姓风俗,其实还是极其具有影响的。

便拿圣、圣来说,这两种不同的理论,如果引出去,就分别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治政理念。此时堂中群士高谈阔论,表面上是在讨论圣有无里说,也是两种治政理念的锋。故此,这位姓刘的士在说不过崔姓士后,索直接问孟朗,到底信奉何派?

那姓崔的士名叫崔瀚,出自清河崔氏,其族乃是北地唐中著名的右姓冠族;姓刘的士名叫刘,出自平原刘氏,其族也是北地唐士族中较为有名的一个。

方下蒲秦才得河北等地,孟朗正要借重崔、刘等北地唐大姓的力量来帮助蒲秦稳定河北等地的局面,巩固蒲秦在这些地方的统治,因是对此二,他暂时一个都不想使其失望,略作忖思,笑着回答说道:“有也好,无也罢,吾等非是圣,圣之事,非吾等所能仓促定断之!今值世,已近百年,以我愚见,吾辈目下宜以拯天下生民出水火为任,且收拾山河,重开太平,然后再论圣不迟。”顾盼堂中诸士,麈尾前挥,慨然说道,“我所以请君等来邺相会,一则,是因久慕君等高名,早渴思一见;二来,亦是欲与君等共佐大王,砥定海内!既抚百姓於王道之下,享荣贵於圣主之朝,复可留清名盛誉於千秋后代,岂不美哉?”

崔瀚离榻起身,昂立堂上,持麈尾於胸前,朗声说道:“明公此志,壮哉!明公此愿,固然美哉!然以在下愚见,若想达成明公此志、此愿,当务之急,却有一政非行不可!”

崔瀚的祖上数代出仕慕容魏国朝中,崔瀚本亦尝在魏国为官,其素有高名,被北誉为有宰相之才,对他的建议,孟朗非常重视,闻得此言,即倾身问道:“请教崔君,是何政也?”

“就是‘先复五等,分定族姓’!”

“先复五等,分定族姓”,这八个字到孟朗耳中,孟朗顿时想道:“果然是此政!”

“先复五等,分定族姓”是崔瀚一贯来的政治主张,他先前在慕容魏国为臣时,就几次上书,建议慕容氏行施此政,只是因为反对的阻力太大,故而他的此个建议一直未能被魏朝接受。

话只八个字,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先复五等”。

“五等”也者,指的是五等爵位。五等之制,其来久远,但崔瀚在这里讲的“五等”,不是周制的“五等”,而是唐朝南迁江左前的“五等”。

唐朝的五等制有两大特点,一个是获爵者的封地都不大,获爵者封地的属官都是由朝廷任命,以及封地的赋税大多上缴国库,——这一点,实际上是与秦朝中后期的五等制一样的;一个是唐朝重用宗室,宗室诸王在内则身居朝廷最高官职,在外则身任都督,拥有一方强兵。

第二层意思,“分定族姓”。

“分定族姓”也者,就是把北地的士家族,分成高下不同的几个等级,按照各自所处的等级,分别给以不同的授官、任用。单从这一点看,这个“分定族姓”,似是与江左的门阀政治相类,但实际上又有不同,因为江左的门阀政治、士家族等级,只包括了唐的士族,崔瀚的这个“分定族姓”,则是试图把北地的诸胡贵姓,也都包括进去。

却是说了,崔瀚“先复五等,分定族姓”的此议,看似合合理,有规有矩,似乎应该是行之不难的,那却为何在慕容魏国的时候,一直不能得到施行,一直都有强大的阻力呢?

说来也简单。

这是因为:崔瀚此议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北地唐士族的政治地位,降低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美漫世界的保护伞公司 柱灭之叫我团长 我为地球打补丁 武佛合成术 我渡了999次天劫 我有一座天地钱庄 我要做阁老 签到从一栋楼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