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的回部风光。
回溯九世纪时,回纥汗国瓦解,部众星散。
其中一部分进
西州(新疆吐鲁番)称为西州回纥。
他们后来由西州再向西南迁移,到达航空距离一千一百公里处的疏勒王国(新疆喀什)征服了它,改名为喀什噶尔城。
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回纥
抛弃了原有的佛教信仰,改信从西方阿拉伯传来的伊斯兰教。
们因为伊斯兰教为回纥
所信奉,所以倒果为因的把伊斯兰教称为回教。
到了十三世纪蒙古帝国时代,又不知道什么缘故,回纥被改称为维吾尔,因他们信奉回教的缘故,
们又倒转过来称他们为回回、回民、回族,称他们所居的地区,即天山南路为“回部”维吾尔
跟准噶尔
一样,同属于突厥民族,在蒙古帝国四大阶级中,属于第二等(色目)阶级,比汉
的地位要高。
同样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回部兴起一位伊斯兰教教主,称为和卓木,地位跟喇嘛教的达赖,天主教的教皇相似,只不过和卓木是可以结婚的,所以教主的宝座是父子相传。
准噶尔汗国策零可汗,曾于本世纪(十八)二十年代,把第二十五代的和卓木阿哈玛特,连同他的两个儿子布拉呢敦、霍集占,即著名的大小和卓木,诱到伊犁(新疆伊宁)当做
质。
阿哈玛特不久逝世,两个儿子被囚禁如初。
关于和卓木的世系,我们列如下表:一七五五年,中国远征军进
伊犁,把大和卓木送回他的故都叶尔羌(新疆莎车)但仍留下小和卓木帮助处理天山北路维吾尔
的事务。
明年(一七五六)阿睦尔撒纳叛变,小和卓木也乘机逃回叶尔羌。
又明年(一七五七)阿睦尔撒纳失败。
中国远征军派遣使节到叶尔羌,要求接受中国的统治。
大和卓木同意,但小和卓木反对,他说:“我们如果听从了中国,弟兄之中,势必有一个被送到北京当
质。
从父亲那一代起,我们像
隶一样,受
摆布,应该是停止的时候了。
而且中国新占领敌国的土地,游击战激烈,
心惶惶,不可能对我们派出大军。
即令派出大军,我们固守天山险要,他们粮道辽远,补给困难,绝不能持久。
”在座的各城城主(伯克)都赞成小和卓木的意见。
于是,他们宣布建立
图尔汗国,跟中国对抗。
然而小和卓木的判断完全错误,判断错误就要付出判断错误的代价。
中国远征军强行越过天山南下,山麓一些重要城市的城主不能抵御,纷纷投降。
第二年(一七五八)满洲兵团司令(定边将军)兆惠率领他的
锐四千余
进攻叶尔羌,在距城一公里的黑水(叶尔羌河)渡河一半时,桥梁中断,被分为两截,陷于包围。
可是,和卓木兵团既没有攻击用的重武器巨炮,又没有斗志。
僵持了三个月,中国援军到达,把兆惠救回阿克苏城。
第三年(一七五九)兆惠作第二次进攻,攻陷叶尔羌,大小和卓木向中亚的浩罕王国(乌孜别克浩罕城)逃亡。
经过葱岭
达克山部落(阿富汗东北部)时,被
达克山部落酋长杀掉,把
献给尾追不舍的中国追兵。
图尔汗国只有四年寿命,就告覆亡。
现在,准噶尔汗国全部领土,面积约一百九十万平方公里,由清政府改称为新疆,即新开辟的疆土——事实上是新收复的疆土之意,并
中国版图。
六清政府的民族政策新疆合并后,中国的领土膨胀停止,但已是一个拥有一千三百余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的超级强国。
在世界历史上,面积仅小于蒙古帝国,但比蒙古帝国属下的元帝国,要大两倍。
两个世纪以来领土膨胀
形,用下表说明:从表上可以看出清政府对中国的贡献是如何巨大和重要。
他们为中国开拓的疆土,较他们上世纪(十七)四十年代从明政府继承下来的领土,要大四倍,我们再用下表列出统计数字:清政府并不是为汉
开疆拓土,他们纯是为满族
开拓,不过后来不得不传递到汉
之手。
而且他们
关之后,坚持自己也是中国
——满族裔的中国
,跟汉裔的中国
,完全相同,所以他们理直气壮的以中国主
自居,东抢西霸,广置田宅。
对其他的各民族,站在满族
的立场,厘定他们的民族政策。
对满族
清政府采取两项措施,一是坚决地保持满洲故土(东北)作为满族
独占地区,不准汉
出关(山海关)移垦,准备万一演出被驱逐的结局时,满族
可以跟当年的蒙古
一样,能够退回老巢。
二是每一个满族男孩诞生,立刻就有一份战士的薪饷,目的在使满族
全民皆兵,专心从事战斗训练,不为外事分心。
因为满族
太少,本世纪(十八)不过四百余万,而汉
已有二万八千四百余万,满族
认为必须这样,才能胜任对汉
和其他民族的控制。
——结果是,一、东北地广
稀,田地大部分荒芜,在东北的满族
遂私下欢迎贫苦的汉
出关为他们耕种,在严密的禁令下,汉
仍不断增加。
二、满族
不需要有任何努力就有一份薪饷,使他们的生活堕落,他们的时间并没有用在战斗训练上,反而用在声色犬马上,成为满族
腐烂的根源。
对汉
清政府完全效法明政府的手段,继续用科举作为武器,使中华民族中所有知识分子比从前更严重的酱在独占
的儒家系统和僵硬的八
文之中。
同时对汉
传统的中华民族本位主义,予以打击,强迫中华民族接受多元观念,承认满族
并非夷狄,同样也是中国
,而且是中国的主
。
对蒙古
清政府利用他们的战斗力,而根绝他们的智慧和知识,也就是彻底的愚民政策。
除了阻止蒙古
接受教育和阻挠蒙古
汉化外,还诱使蒙古统治阶层“王”、“公”之流生活靡烂,跟
民形成尖锐的对立,使他们不能追求更高的理想,而且也根本不知道有更高的理想。
对西藏
清政府尊重他们信奉的喇嘛教,而禁止他们从事政治活动。
事实上西藏
在喇嘛教的“泥沼”中,也没有余力去过问政治。
清政府用隆重的礼节对待达赖和班禅,鼓励西藏
出家当喇嘛,赋给喇嘛
上的尊荣和物质上的利益,喇嘛是不准结婚的,在清政府的鼓舞下,本已
渐减少的西藏
,更加速减少。
喇嘛教如果继续不变的话,西藏
会走
自然灭种的结局。
对维吾尔
清政府看他们比蒙古
西藏
,要低一级,连谋略
的优待都没有,反而有相当难堪的迫害。
满族官员虐待蒙古
、西藏
的事件不多,而虐待维吾尔
,以致激起民变的事件,却层出不穷。
而且把新疆看成东北第二,作为满族
发展的专用土地,阻止汉
前往移民,早已移民过去的一些汉
,本来跟维吾尔
相处得十分融洽,清政府下令汉
必须单独居住,不准跟维吾尔杂居。
于是每一个城市都分裂为二,汉
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