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师四十里,到昌平州回龙观站,咱们可以到驿馆歇脚吃饭,之后继续上路,回龙观四十里,是昌平州榆河驿。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晚上就在榆河驿歇脚。”
“温榆河下流为沙河,
顺义西南界,下至通州
潞河。是通往京城的水路。”
“再往北走就是居庸关了,最初咱们大梁的北线就只到居庸关,这些年一直打仗,又把疆土开拓到开平卫。居庸关外也就这两年才太平点儿。居庸关可是一个大关,相传当年秦始皇在此修建长城,取徙居庸徒之意名关。”
“相沿又有几个关卡,可惜不能上到城楼上看一看。”
殷老四感慨一句,殷清瑶抿唇笑着,抬眸远眺。
居庸关两山对峙,山势雄奇,号称天下九塞之一,名气虽然不如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但是也和嘉峪关一样名垂千古。
她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现在的居庸关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后世闻名世界的长城。
第一天行程比较赶,天黑之后才到驿馆,他们是普通的商旅,不是官身是不能住官府的驿站的,众
安顿在驿站旁边的客栈,殷清瑶在驿馆周围溜达了一圈,检查了一下卸下来的货物,见殷老四安排好守夜的
,问了一句便回房间洗漱歇息。
第二天天还没亮,远远的就听到驿馆外面急促的马蹄声,她没放在心上,以为是赶路送信的差役。
没想到马蹄声在门
停下,送信的驿差翻身下马,没往驿站里去,直接来到他们下榻的客栈,问了一圈被殷老四带到她面前。
殷清瑶揉着额
接过差役送来的信,看到信封上熟悉的字迹……一共三封,放在最上面的是邵云舒的。
“辛苦大
跑一趟。”殷清瑶从荷包里取出一枚银锞子推到驿差面前,“路上喝杯热茶。”
驿差神
坦然地将银子收起来,抱拳退出去。
殷清瑶拆开第一封,殿试前三甲当场就能确定,看着并排出现在信上的名字,杜衡羽的名字排在第一个,他是今岁的新科状元。
第二……不是苏子义,是另一个名字,叫秦豪琛,祖籍开封府。殷清瑶心中想着开封府的考生,陈明晨应该认识。
第三名果然是苏子义,圣上钦点的探花郎。
这个排名,其实跟会试放榜的排名没有太大差别,差别就是苏子义从第二名变成了第三名,其他考生中也没有杀出一匹黑马。
白竞从第五落到第六。
今天只出来了前十名的排名,余下的要等卷子批改完之后才能公布。
陈明晨和殷乐安不在前十名里,所以还不知道成绩。
邵云舒的信里就说了这么多。
再打开第二封邵毓宁的信,满满三大页说的全是对邵云舒的补充。比如为什么要让苏子义做探花郎。自古有俏探花的说法,三鼎甲之中,探花郎的才华不一定在状元榜眼之下,但是探花郎一定是三
之中最俊俏的。
另外两个
……秦豪琛殷清瑶没见过,杜衡羽的长相要比苏子义养眼多了。
据邵毓宁信上说,榜眼秦豪琛也是难得一见的俊俏公子,三个
中,只有苏子义在形象上稍逊一筹。要是在前两
之中选一个做探花郎实在太难抉择,于是皇帝就把这项殊荣,专门点给了苏子义。
这样其他两个
就不用争了。
这倒也是个办法,就是……有点儿戏。但是在文
圈子里,估计是一桩轶事。
信上还说这次殿试没出
七八糟的题目,出的是最传统的君子立世,所以殷乐安和陈明晨之前准备的都没派上用场。题目取自四书五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越是简单的题目要想答得出彩就越难。
这一点从古至今的考试都是一个德行。
最后一封是杜鹃的,信上说苏子义得了个探花郎,皇上已经赐了官服,就等放榜时由礼部的官员安排着参加游街。
还说……苏子义刚从宫里出来,就抱着官服上门提亲了,还送给她一个家传的手镯。
她也不知道该不该接受,想问问她的意见。
看到这里,殷清瑶的唇角勾起,将信放起来,她并不打算回信。
早饭是羊汤泡饼,吃饭的时候,殷清瑶跟羊汤店的老板聊了几句,北方的牛羊
比南方便宜数倍,因为北边到处都是牛场羊场。
北方的碗也实在,比殷清瑶脑袋还大的碗中盛上满满一碗羊汤,大块儿的羊
丁沉在碗底。
她要的是清汤,没有太多油,饶是如此,第一
吃的时候还是被膻味儿冲得差点没吐出来。
“北方的汤都是这个味儿。”殷老四端着碗在她旁边坐下,“南方的菜点
致,但是不够吃,北方的饭菜虽然粗糙,吃到肚子里当饱。多吃几次就习惯了。”
殷清瑶不是矫
的
,抄筷子把
丁捞出来吃了,又泡了饼吃上几
才习惯。
抬眼瞧见大锅里骨
和
一起不分家地炖着,汤上飘着一层厚厚的油。
“羊汤不是这么炖的,得把肥
分出来,剩下的
连着羊骨一起不放盐小火慢炖。炖熟的
捞出来片成薄片。等出锅的时候再放盐放
片。肥
炼羊油,做羊油辣椒,这样炖出来的汤是鲜味儿,
感不会这么腻。”
“小公子一看就是讲究
!”支摊儿卖汤的大哥一边盛汤一边赞道,“明天我试试,回
等小公子回来的时候,再请小公子指点。”
殷清瑶赶忙回了句不敢,低
和自己碗里的
汤好做了一番斗争才吃完。
吃完早饭装上货物就又立刻出发了。
路上比较枯燥,除了一遍又一遍被扬起来的黄土之外,就是荒郊野地和山岭
地。还有
顶越来越晒的太阳。
在太阳地里晒久了,乍一闭上眼睛,眼前都是绿色的光影。
一天下来眼睛被风刮得酸涩,殷清瑶在心里默默地怀念了几百遍墨镜。
半下午的时候到了南
,居庸关其实有两个关
,南关名为南
,北称居庸关。
居庸关形势险要,东连卢龙、碣石,西属太行山、常山,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关
处设置了关卡,需要
上路引,并检查货物才能放过去。
殷老四走过几次这条线路,流程很熟悉,队伍也没有很长,排队很快就检查好。回
一挥手,大家推着货物通过。
殷清瑶跟在队伍中间,看着关
两旁雄奇的山势和简单的关卡建筑,有的地方正在施工,看样子是在修建城楼。
居庸关也在成长之中。
通过南北关之间的溪谷,能看到清流萦绕,青峰重叠,山鸟争鸣。山上是
绿的颜色,此处的春风总是晚些,由
绿色点缀的关沟看起来格外有活力。
穿过关沟,只见半座正在维修的半旧的城楼上也在施工,
活的工
们赤着膀子,看起来热火朝天。
“早就听说朝廷准备重修居庸关,没想到这么快就已经动工了。”
殷老四上前跟关
的兵将搭话,塞了一块儿碎银子,说想上去看看。若是以往,就是塞钱也不一定能行,如今……
守门的兵将将银子塞到袖子里,问道:“几个
,要是
多可就不行了……”
殷老四指指凑上前的殷清瑶说道:“这是我侄子,就我们俩
,久闻盛名,上去看一眼就下来。”
殷清瑶长相乖巧,兵将含混地挥了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