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下都在看着,若这车师真保不住,这岂不是成了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谁知。
北境军,继续围城佯攻几天。
一道消息传来。
刘知州,并未发一兵一卒。
家跑凉州——开会去了?
郑玉兴当即大怒。
这是什么鬼?
自己这折腾来,折腾去,是折腾了一个寂寞吗?自己的北境军,就这么被刘知州给无视了?
漠视!
藐视!
“将军,这……”
“这我们怎么办?”
郑玉兴眼神一冷,狠狠咬牙,这次不用三皇子在旁边撺掇,他便自己忍不住了,拍案怒起道:“欺我太甚,刘知州欺我太甚,给我攻,将这车师攻下来再说!”
众
神大振。
佯攻,终于要变成真正的攻城了?
但紧跟着,他们都
吸一
冷气。
若是围城佯攻,他们还占着理。
要是攻城的话……
他们便真的成了不义之师了啊!这其间的差别,天翻地覆!
……
刘铮依然很忙。
这几天,其实他一直在考虑的是,这凉州府的内阁,应当是一个什么样的形式。
在华夏文明的明朝时期,内阁制度得以发展成熟,内阁其实真正的机构
质,还是君主咨政机构。
也就是说,君主将议政权
给内阁,自己紧握决策权,行政权,则分给六部,然后发至地方。
实际上。
搞明白了这三个权利的具体划分,内阁便出来了。
突出一个议政权!
但是……
刘铮受后世的民主思想影响,他认为,真正能参与议政的,当是社会各界
士,若只是那些高高在上,一身酸臭的读书
——他们能懂什么民间疾苦?
而且……
内阁制的弊端,便是对行政单位的监督,不如国会制度更加有力。
所以。
他此时纠结的便是,这内阁,当应是凉州府的官员任职,还是让地方官员,也参与进来?
或者……
他可以融合一下国会的
质,将两者的优缺点,融合互补?
涉及到这个层面的东西,刘铮是很想和青阳铄好好研究一番。
然而……
青阳铄让他独自去面对。
他也觉得,自己应当独立面对一些事
了,现在的自己,现在的凌辰,都应如此。
内阁,国会,内阁,国会……
突然。
刘铮苦笑一声。
自己这是折腾个是没劲儿呢?
虽说封建王朝,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民会议很难,但是稍微
简一下,不就可以了吗?
大代表,是社会各界,那自己,便搞成各个利益集团,贵族,士大夫,商贾,农民,各出一些代表,这不就搞定了吗?
智慧!
刘铮这个时候,才真正意识到,后世的
民会议制度,是有多么的完美!简直就是内阁制和国会制的完美融合!
说
就
!
一到凉州,刘铮便开始起
《凉州内阁制度总纲领》!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
刚刚随着龙驾离开的周总管,又给折返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