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寒门巨子 > 第647章 家书

第647章 家书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牵挂在外的丈夫终于有信送来,杨轻绡有些失落的绪顿时为之一振,几乎如抢般从李序手里拿过了信件,还没转身呢,就已忙不迭地拆开了信封,抽出那厚厚的一叠信来,眼的皆是熟悉的笔迹。

总算是回到自己房中,点上三根蜡烛,使房中一片光明后,她才端坐于案前,展信仔细地看了起来,不敢有一字遗漏:

“轻绡吾妻子:见字如晤

自离家作别,已有半月。不知你在家中一切可还安好,平可有想我,我虽身在他方,每却总能想及与你和月儿在一起时的光景。如今思及之前对你的不够关心,心下不觉有些汗颜。

今两地分隔,方知你我夫妻之有多浓厚,惟愿你在家中一切平安,小心照料自己的身子,莫要因我不在身旁就疏忽了对自己的饮食起居。你如今已有孕在身,最忌讳的便是伤身伤神,故而平里须得放开心怀,若天气好时,可以叫了月儿一起在花园里走走,又或可趁着天气晴好时外出散心,如此才能叫安心……”

前面的几张纸上的内容都是絮絮叨叨的一些关切与家常,叫完全看不出李凌是一个身负重任,在外奔波大事的朝廷官员,反而更像是一个顾家妻的小男,身虽在外,心却依旧牵绊着家中一切。

看着信中真意切的细细叮嘱,杨轻绡没有半点不耐,只有的欢喜与感动,嘴角轻翘,眼中眸光流转,半晌后,都有些不忍继续往下读了,便把书信先捧了起来,放到了自己心

在那一刻,似乎丈夫又回到了自己身边,那种熟悉的,温暖的感觉从心不断滋生蔓延,让本来有些恹恹的身体重新获得了生机。

就这么揽信在怀,享受着丈夫的关足有半晌后,杨轻绡方才心满意足地重新把信放下,继续看下面的内容。话说像这样一封书信牵着百里千里之外两的思绪,放到后世是再不可见了。

在写完了对妻子的关、念想和叮嘱后,李凌的笔锋便是一转,开始描述起了自己这一路的所见所闻和所感来。这既是对自己这一路感想的总结,算是整理出一个绪来,同时也是为了弥补杨轻绡不能与自己同往北方的遗憾:

“此番北上之前,我便已有了某些想法,觉着大越这些年来对军粮筹运一时终究多有疏忽,如今已到了必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时候了。而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而且如今大越的粮食转运路上的各种问题要比我想的更多。

其一便是道路,虽然江南、中原等地的官道极其通达,从而让我们产生了一个固有的看法,以为我大越官道已可畅通天下,再无阻滞。可事实上却非如此,至少在我走过的这几段里,许多官道都已是年久失修,各种问题不断了。

尤其是如今这季节里,风雪之下,官道多有断绝处,须得靠着民夫军将们铲雪铺道,才可让沉重的车马担子顺利通过。而在此期间,也出现过几次山崩地陷,不光耽误了行程,还造成了不少员伤亡。

其二则是官军对民夫的态度。我已与至少三路送粮队伍有过接触,各路官军对民夫的态度都极其严苛,甚至有将他们视为牛马之意。在那些官员眼中,民夫百姓只是自己达成目标的工具,全未将他们当作同胞看待,动辄打骂不说,甚至多有欲以滥杀来镇压众的。

此风实在不可助长,虽然短时间看来,这样可以让转运队伍更快抵达北方,但其实却是让双方矛盾不断加,我担心终有一会酿成大祸。尤其是当我们面对的敌中还有罗天教这样最善于蛊惑心的存在时,这样苛待民夫的做法,更是在授以柄。

虽然我一路已阻止了多起相关之事,也帮着安抚了不少受屈的百姓,但终究治标不治本,须得朝廷下发明文才能制止扭转此一过错。

其三则在各方官府的应对不足。一路行来,越是往北,各城镇的况就越是窘迫,我身为朝廷官员,自然不愁住宿吃喝,但军卒也好,民夫也好,他们的处境就相当堪忧了。

没有安排好的驻地,也没有朝廷准备的粮食,那就只能让成百上千的运粮队伍在某处驻扎了事,至于吃的,更是只能从随运军粮中调用了。纵然是那些奉命监粮的官员,在此一事上也不能制止,不然只怕当时就能酿成变来。

但在我看来,这终究非妥善长久之策,军民奔波在外本就辛苦,可在进城镇后却依然不得安歇,这无论是对他们的身理还是心理都是不小打击。长此以往,必然懈怠,从而拖慢行进速度。

而运粮队伍可随意调取粮食自用更是大有不妥,如此路上多耽搁一,粮食的消耗便是一分难以估算的损失。这些粮食本来是该送到前线的,路上多吃一,前线将士就少吃一,说不定这一粮食,就能决定一名军卒的生死,一座关城的存亡……我之言语虽有所夸张,但其中之意想必轻绡你当明白。

故而我已有意向朝廷进言,尽快将送粮军民的粮与押送军粮给分开安排,再加以地方上的驿站建设,务必要使军粮更快更稳当地送达边关。

我曾读前有诗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之前只觉在理,今真正随行一回,方知道理之。我在京城,固然可以挥斥方遒,制定种种策略来让军粮更快送达北方,可事实上,这终究只是纸上谈兵,若非跟随走上一路,压根不知这运粮路上还会有诸多的问题存在。

如今想来,世上之事尽皆如此,我非圣,所知终究寥寥,若想真做出些事来,太多事需要我设身处地,真正去见识过,了解过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这封家书厚厚一沓,怕不下万言,除了最开始那些对家,对妻子的挂念关怀,后面更多的,就是这样的李凌在一路上的感想所见。

而且这些内容还不成体系,有时一段说的这个,到了下一段就变了话题。很显然,这是李凌每驻营之后,抽空所写的一些随笔,然后也被他加到了信中,所以看起来,信中内容多有割裂。

但杨轻绡看着却全无半点不耐,反而津津有味,慢慢看,一字一句都无有遗漏的。这因为她其实也对这些事颇感兴趣,毕竟当初的杨大小姐那也是在漕帮有着一定权力,可以带了弟兄们建功立业的物啊。

也正因如此,其实在成亲后的两年里,李凌也总会和她说一些衙门里的事,夫妻二甚至会对一些公事进行讨论。正因为有着这样的共同语言,李凌和杨轻绡夫妻的感才会在几年里不断加

在这封家书里,杨轻绡又感受到了那种相似的,夫妻间无话不谈的感觉,心中的欢喜更甚,自然是逐字逐句地看。只恨李凌这段子漂泊不定,没个确切的地址,不然她也必然是要提笔,回上一封同样很长很长的书信了。

看完这一路的所见所感后,杨轻绡又略定神,最后就只剩下薄薄的两页纸了,这让她都有些不忍继续看了,因为看完后,就没有了。

不过很快,她还是翻到了下一页:“我本以为其上种种问题已是转运粮食需要面对的最大难题了,直到今,才知我还是小觑了此事之难。因为就在刚刚,我接到一个消息,自中原往北送粮的三十二支队伍里,居然有两路未有回音。

一是本该于两月前就已出发的淮北应州府的一路粮队,他们是打从一开始就没有回音,朝廷催问就只说粮食告急,不能起运。二则是之前已晋西南的一支粮队,突然就没了消息,不知是否遭遇了不测。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面壁者:从球状闪电开始重启命运 穿梭在热血电影世界 大唐探 网游之开局获得神级血脉 大明风流 新时代警察之特殊线人 至尊神婿叶昊郑漫儿 从湾鳄开始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