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寒门巨子 > 第588章 两封信,一个答案

第588章 两封信,一个答案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个年,李凌终究是没能过踏实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突然的变化让他完全无法安心过年,对今后江南局势的考虑,对朝廷突然变卦的猜想,以及对闻铭处境的担忧……种种复杂而忐忑的心,时刻萦绕于李凌心,但因如今的通讯过慢,却在年前连一个说法都未能落实。即便他在得知此变故后的第二天便已派送信各处,查问内

可即便是金陵的闻巡抚,也没法在短短几内就给他一个明确的答复,更别提远在千里之外京师的反应了。他这次不光给身在朝中的徐沧去了信,就连萧承志和孙璧都没有遗漏,反正就是打算通过各种角度来了解此事真相,以及背后所带来的更层次的影响。

然后直到正月初六,闻铭才终于来了回信,只是信的内容却很是简单,分成两个意思——重编民册一事暂缓,以及耐心等待朝廷的下一步计划。至于他自己的想法什么的,却是只字未提,最后更是加了一句“此信看过即焚”。

只这一句,就让李凌感受到了闻铭况很是不妙,这是担心会牵连到自己才想着把一切私底下的联系都给切断啊。

对此,李凌心中更感沉重,却又无能为力,在这事上自己确实位卑力弱,也就打打下手,真出了什么变故,却是什么都帮不上。只希望闻铭他能度过这一劫了,毕竟像这样有理想,有能力,又愿意为社稷为百姓做事的好官,在如今的大越朝中可太少见了。

等到正月过半,京城那边的回信也终于先后送达,先来的是孙璧和萧承志联名来信,上关于江南重编民册一事写得并不多,毕竟两一个还在守孝,一个对朝中事务了解不多,也得亏这次的事闹得动静极大,他们才能有所耳闻。

就信中所说,腊月中旬之后,京城朝野间就多有在非议江南巡抚是祸国殃民的臣。开始时,还有一些为其说话,但没过多久,随着有数十名御史言官联名弹劾闻铭的种种不法事后,帮他说话的声音就彻底消失了。

那是真正的墙倒众推啊,闻铭的名声瞬间一落千丈,就连已军营中历练的萧承志都从同僚那儿听说了不少他的坏话,什么好大喜功,什么刚愎自用,什么排除异己,甚至连之前江南的几番子,其根源居然也扣到了闻巡抚的上。大有闻铭不除,江南不安的意思在里了。

哪怕两信中只是简单地提上几笔,也让李凌明显感到了一阵压力,闻巡抚竟已成朝中喊打般的存在,如此一来,别说再推行什么重编民册的大事了,恐怕他连官职都未必能保得住啊。

而这封信中更多的内容则是在陈述二大半年里的经历与变化。

孙璧其实也就那样,按皇帝的意思,他将要在母亲灵前守孝三年,这才刚过一年呢。唯一值得让欣慰的,是他的心态倒是平和了许多,不再怨天尤,反过来劝说李凌不要因为受到挫折就做出什么傻事来,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而且据萧承志所说在年前,他和皇帝还见过一面,虽然父子两并没有因此就尽释前嫌,但也总算有了一些改观,总比一直僵着要强得多。然后守孝的时候,孙璧就练练武,看看书,尤其是兵书什么的,现在对领兵作战一事倒是有了新的见解和提高。

至于萧承志,在京城倒是过得颇为滋润。

一开始,他在京城只是和一些勋贵子弟一同读书,而他豪爽仗义的格居然真就和这些相似出身的纨绔子弟们打成了一片。倒是皇帝真让他学的什么经世礼义的东西,他没能学进去多少。

所以等到去年秋季,确认他不是读书的料后,皇帝索把他又丢进了军营历练。这一下,却让萧承志如鱼得水,在军营中混得风生水起,短短时间里就结了不少朋友,与其他勋贵子弟一比,他这个定西侯世子居然也算不错了。

也是靠着这些经营出来的脉关系,萧承志才能对朝中变化有所掌握,知道了闻铭和江南的种种事。不过他对什么重编民册这样的大事还是有些懵懂,所以信中更多就是随提提,让李凌放宽心罢了。

读过两的来信,李凌也只能苦笑,不过还是为两个兄弟眼下还算安稳的境遇感到高兴。随后又想着何时大家还能共事,还能跟在西南时那样联手,又是一阵唏嘘……

这样的绪,在几后,徐沧回信送到,才再次发生了变化。在看完他那厚厚的一沓信后,李凌的心瞬间沉了下去。事,已无可挽回,走向了最差的结果!

作为朝中官员,哪怕只是翰林院中一个不起眼的小官,徐沧对朝中发生的事的了解,以及对其背后隐藏的含义可要比那两位详细和透彻得多了。

“腊月十一,京中有散播江南之其实是官-民反。是因为闻铭平过于苛刻待民,使百姓生活难以为继,才让罗天教逆贼有有机可趁,方有连番之。”

“腊月十三,有御史台数名言官弹劾闻铭种种不法事,被陛下驳回。然次,又有十数名言官上表弹劾,言说他有意搅江南局势,才会提出重编民册之事,陛下依旧驳回。”

“两后,十五,弹劾闻铭者达三十七之数,且不光为言官,也不只是江南官员,直言其狼子野心,欲在江南行不轨之事,为朝廷修民册是假,为自己邀名是真,陛下将之发回政事堂,由宰执等商讨其功过。”

“十八,又有超过三十名官员上表弹劾,直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今之闻铭,便是江南之庆父……次,相关弹章再上,而联名要罢闻铭之官者,数字更是达到了将近百,大势已成……”

光是看着这一连串的陈述,李凌就只觉着皮发麻,后背生寒,这才知道闻巡抚所面对的况要比自己想的更危险,更艰巨。

或许一开始,皇帝是打算要保他的,也想推行在江南重编民册一事。但随着朝中百官不断地反对弹劾,皇帝也好,宰执们也好,他们的立场势必会发生动摇与改变。或许正是在这样的压力下,才有了之前陆谢两家所知的消息,重编民册一事彻底作罢。

只是这么一来,李凌就有些困惑了,为何明明只是江南之事,怎么最后却迎来了几乎满朝官员的群起而攻呢?

这个疑问也就保持了片刻,他的心中,徐沧的信中都给出了相近的答案——因为他这一做法不光得罪了江南所有官吏,更是把其他官吏都给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江南那些官吏自不用说,那是真正的利益攸关,切肤之痛,一旦此法推行,哪家都难免要遭受不小的损失。而其他各地的官员,也怕一旦江南民册重编后税赋猛增,而让朝廷拿准了主意在别处照办,到那时,他们的损失也不小啊。

既然大家都会遭此事牵连,那还不如提早把此事摧毁在萌芽阶段呢。所以这回,朝中无论文官武官,不论太子和是永王的,也不分陆党王党,所有都团结在了一起, 诋毁弹劾,无所不用其极,就是要把闻铭批臭打倒,让他再无于江南立足的可能,这样解决了提出问题的,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

而就徐沧分析,或许一开始,他们还不敢大张旗鼓地动手弹劾,毕竟谁都知道此事是得天子照准,还有政事堂几位大佬点的,甚至连圣旨都已经下达了。

但,随着腊月中旬之后的那一连串变化,事就发生了根本的转变。而其根源,就在于那几里,民间消息的散播,以及出身两淮的诸多言官的突然发力!虽然他们的弹劾很快被打回,但他们居然没有半点气馁,接连弹劾,然后才带动了有着切身利益的江南官吏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面壁者:从球状闪电开始重启命运 穿梭在热血电影世界 大唐探 网游之开局获得神级血脉 大明风流 新时代警察之特殊线人 至尊神婿叶昊郑漫儿 从湾鳄开始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