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大汉庇护的恩义,可不是白授予的。
治无戴与白虎文也必须彰显出价值——为大汉前驱,带领着汉军从山峦小道,斜
乌亭逆水流域,让金城郡的地利优势化为乌有。
毕竟,汉军最消耗不起的,便是士卒的
命。
而金城郡不管是四望峡还是榆中桑园峡,都是必须用无数
命去堆砌,方能攻下来的险隘。
如此战略,乃是最适合大汉国
的。
李严再不济,都不会因为区区一个羌
首领,便提前发兵去强攻四望峡。
然而,很快他便决定出兵了。
柯吾给出了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其一,乃是诚意。
柯吾将自己的长子、
后部落的继承
当成使者遣来西平郡,且留在汉军中充当
质。
确实是长子。
湟水河谷的其他羌
首领,都确认过了。
另一,则是世代栖息在枝阳县的他,知道一条羊肠小道,可以无需经过四望峡也能进
金城郡,直接抵达乌亭逆水河谷。
这条小路,李严让十余个亲卫部曲,随着柯吾的族
前去探视了一番。
的确十分隐秘。
乃是一条牛马不可行走的步道。
最宽处可供四五
并肩,最窄处仅容一
通行;且中间还需趟过宽约莫十余步的小水洼。
而令
欣喜的时,步道的出
,就在柯吾部落栖息地的牧场内。
距离枝阳县城池魏军驻扎处,尚且有四五十里外的距离!
如此距离,哪怕是魏军得知了,也足以让汉军尽数穿行小道、休整列阵迎战了。
当然,若是柯吾乃是受了逆魏郭淮指使前来诈降,故意诱惑汉军
一举灭之,那当作另算。
但李严觉得柯吾并非有诈。
柯吾仅有三子,长子便遣来汉军中为质,如此诚意还不够吗?
虎毒尚不食子。
有几个羌胡首领,在汉魏相争中,主动将自己部落继承
送
死地的?
对他们而言,大汉与逆魏都是汉
。
与他们并非同类。
再者,柯吾前来依附大汉,乃是合
合理。
他先前所仰仗的魏军的将领王祕,已经战死了!
曾经的为非作歹、仗势欺
,不仅被魏国追责,其他羌胡部落也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从他身上撕下几块
来。
这是西凉的生存法则。
谁都心知肚明,谁都待时而动。
抑或者说,他除了依附大汉之外,已经没有别的出路了。
尤其是,柯吾甘愿充当内应,并非是无有条件的。
在双方商谈细节中,他贪鄙与唯利是图的
表露无遗。
竟是异想天开的,要求大汉攻下金城郡后,将整个枝阳县都赐给他当领地!且永远都不能征调战马牛羊等军辎赋税。
他的要求,自然是被回拒了的。
就此问题双方来回拉锯了近一个月,最终让李严大发雷霆,让柯吾归去继续充当逆魏的臣属、大汉不接纳他了,方商定了战后的分配协议。
此举,让李严坚信了柯吾来附的诚意。
依着常理,他若是被逆魏指使前来诈降的话,应该尽力促成汉军
敌境才对!
岂能因自身私利而死缠烂打的讨价还价呢?
不惧汉军不成行乎?
而且对于李严而言,他迫切需要一场大胜,来证明自己的将略。
先前攻伐参狼种羌部落,并不能彰显他的能力。
区区一群散沙般的胡虏而已!
换成大汉任何一位军中宿将来督领攻伐,战果亦不会比他差。
更莫说,那一战护羌校尉姜维的千里奔袭,顺势迫降化外白马种羌的功绩,比他更加耀眼。
尚有,听信了柯吾、有其部落充当内应,比他与丞相诸葛亮定下来的战略好得的多。
毕竟匈
部落首领治无戴与白虎文,已经杀
乌水流域河谷一次了。逆魏郭淮再昏庸,亦绝对会亡羊补牢,加强乌水流域河谷的防备。
届时,汉军声东击西,让马岱再度绕道进军,未必就能建功。
而且李严做出决策时,麾下的将率的反对声音很小。
几乎忽略不计。
自从丞相表请薛永为西平太守后,廖化便成为了镇边的戎将,不再参与进攻金城郡的战事与谋划。
李严的长史,领建义将军的阎晏无有异议。
而直属于李严的两位将军,李盛与黄袭则是大举赞同,且是连连声称“此乃天助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李盛与黄袭,皆曾经是马谡的部将。
因昔
萧关道之战,他们二
战败而被丞相夺了兵权,转为汉中屯田守备。
后来李严领军至汉中,麾下兵马不多,便以“主责在马谡而非他们二
”为由,将他们二
复起领军。
对此,丞相没有反对。
马谡都继续留用了,他们二
也不好苛待之。
这也是他们二
赞成的缘由——为了积累功勋。
唯独
寇将军、领护羌校尉的姜维,觉得依着柯吾之谋而行,太过于凶险。
因为那条步道隐秘之余,亦然十分难以通行。一旦柯吾有诈,进
乌亭逆水河谷的汉军,将退无可退。
然而,李严还是觉得,军争本就是用命。
不
虎
焉得虎子!
北伐四年,汉军未尝一败,又何如不敢弄险?
况且,彼魏延、高翔、郑璞等将领,皆能大
逆魏,他李严又岂会差了?
做了封书信遣
送去汉中与丞相后,便以临阵独断之权,让建义将军阎晏督领前部,率领李盛与黄袭随着柯吾的族
进去乌亭逆水河谷。
自身统领中军,紧随其后策应。
持有反对意见的姜维,则成为了护送辎重粮秣等的后军。
又别遣信使去大夏县,让镇西将军高翔部暗中调兵,待四望峡被他从后方袭击时,便全军悉数杀来,内外夹击。
至于远在榆中县桑园峡的魏延部,李严没有让
去知会。
因为不需要。
他若是顺利进
乌亭逆水河谷,攻下四望峡,金城郡就是大汉的囊中之物。
届时,魏延部无需攻坚,逆魏桑园峡的守备兵马也会主动逃离。
至此,战事的结果,自然也就无可更改了。
-------------------------------------------------------------------------------
【注1:柯吾,三国时凉州羌
首领,曾举兵叛魏,被时任凉州刺史、领护羌校尉徐邈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