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大家已经很难受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听了这番分析,更是集体沉默。
关老爷,被颠覆得好惨!
这才是历史的真相?
唉!
弹幕似乎开始缓缓解冻,刚才被疯狂压制的那些相对理智的言论,这时候才稀稀落落地出现,但还是带着几分小心翼翼。
“关羽,是勇将,猛将,但并非智将……”
“不是智将的关羽,遇到了东吴最厉害的吕蒙加陆逊的联手算计,岂能有好下场?”
“事实上,我们也都是上帝视角,看得清楚。”
“在当时,恐怕就连设下计谋的吕蒙本
,也根本没想到白衣渡江能如此顺利,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关羽,会败得如此血崩。”
“对手没想到,自己
也没想到。”
“带
大哥刘备,显然是错误估计了局势!当时他太顺了!顺到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也完全没想到,自己的事业发展给东吴带来空前的压力,当年的孙刘联盟早已
然无存!”
“关羽镇守的荆州,首当其冲,将受到极为恐怖的压力!”
“本来关羽守荆州是很稳当的,一般的对手肯定能镇得住。但是这种战略要地,同时面对曹
、孙权这两位当世枭雄,面对他们手下无数谋士的联合算计,在政治、策略、军事等多个方面同时发动攻击……”
“以关羽的能力,远远不够了!”
“唉!关羽啊……也就是个能打的武将罢了!”
“武圣?要不是当时清朝统治者要刻意贬低岳飞,强行拔高关羽,或许现在关老爷也不会有这么大的名气!”
“岳飞!戚继光!老
家!那才是真的用兵如神,智谋如海!关羽这熊孩子……连手下的亲兵都离心离德,就算跟项羽比,也差了太多,哪有什么任
的资本!”
“那!诸葛亮呢?难道诸葛亮也看不到这样的局面?好歹说句话也行啊!”
弹幕中依然还是有不服气的声音,将目光投向张凡身边,那个神
隐隐飘忽,回忆中带有
遗憾的蜀相。
可是,很快就有
打字回答。
“诸葛亮?那时候他负责的根本就不是军事方面……”
一个“总理大臣”和“大管家”,任务就是保境安民,做好后勤,职责在行政上,军事方面,他要负什么责?
韩信打败仗了,需要萧何负责吗?
关羽,终于还是死掉了。
诸葛亮没有亲见,但听说,他,关羽,当时进攻樊城,是欣然前往的。
自然,打仗而已,以关羽的耿直,根本不会料到有那样的罗网。
但,吕蒙竟白衣渡江,抄了关羽的后路,已是致命的打击!
但关羽还没有立刻被擒,而是逃往麦城,但这时候手下的士兵纷纷解散逃亡,于是关羽被擒住之后,杀掉了。
被视为
神偶像,誉为武圣的关羽,的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他自己的
颅为证。
当这个被惯坏的熊孩子接连面对背叛、打击、活捉、斩首的时候,那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悲凉!
刘备在汉中的胜利,诸葛亮镇守后方的稳健,不幸全被这一抹
沉的血痕抹杀了。
但孙、曹的杀
者却从容地昂起
来,不去理会脸上的血污,只望着蜀国方向,等着那个
的反应。
张凡也悄悄侧过
去,望向诸葛亮,等着他的回忆。
回忆,进一步展开。
画面明灭变幻,重新亮起的时候,一张熟悉的脸,出现在亿万道目光的注视下。
刘备!
大家刚才都已经看过这位汉昭烈帝。
只不过那时候,刘备已经奄奄一息,在病榻上留下了最后的遗言,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帝城托孤”。
而现在这个时候,刘备显然还没有那样虚弱,脸上跳跃的,是愤怒的火焰和复仇的气势。
于是,不需要张凡给什么镜
特写,已经有无数目光齐齐集中在刘备脸上!
想要看一看,这愤怒和伤心,有几分是真实……
在史学界,关于汉昭烈帝刘备,争议不小。
究竟是大仁大义,还是假仁假义?
抑或是兼而有之的?复杂的?
无疑,刘备乃是当代最为出色的枭雄之一,既然是枭雄,似乎与“仁义”是相冲突的。
所以,携民渡江被认为是以民为资本。
所以,为兄弟报仇也被认为是虚有其表。
就连笔下胡
涂抹的罗贯中,也并没有试图描写一个伟光正的刘备。
摔孩子收买
心,这连说相声的都看不过去了……
太假了!
你胳膊那么长,那叫摔吗?那就是一低手,把孩子撂地上了,还是泥地。
要孩子死,不难啊!你拎着两条腿,往树上抡!
那么现在,这个诸葛亮回忆中的刘备,似乎是即将要起兵复仇。
起兵是史实,因为这次起兵直接导致了一场恐怖的失败,以至于元气大伤,永远失去了统一天下的战略远景可能。
但为何起兵?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荆州真的是丢不起!
那是刘备的命根子,哪能就这样被孙权夺了去?
因为刘备的定位,应该是“枭雄”,所以史学界通常认为,刘备所谓为关羽张飞复仇,只不过是幌子而已。
刘备并不会感
用事!
直接证据是:关羽死后,刘备并没有直接率兵去
,而是先称帝,很是忙碌了一阵子。
到起兵的时候,距离关羽死亡已经过去了一年半。
还能算是报仇么?
对此,张凡和《典籍华夏》的解读似乎是——算!
因为此时此刻刘备的脸上,写满了
沉的悲伤。
是不是演的?
观众们,集体迷茫了。
首先,这肯定是演的!而且典籍华夏的演员,向来演技逆天,这悲伤的
绪几乎从屏幕里直接蔓延出来!
但问题是……他是要演绎真正的悲伤,还是要演绎虚假的悲伤?
这就很尴尬了!
很难分辨!
有事不决问专家……
《说典解籍》的收视率又迎来一个小高
。
刘备那次大举用兵,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这原本就是个史学界争论的焦点。
战略目的?
兄弟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