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数曹
残
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够效仿董承,铲除权臣,但伏完始终未敢行动。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诛杀曹
的密谋败露,曹
要挟献帝废黜伏皇后,并代献帝写好了废黜伏皇后的诏书。
接着,派御史大夫郗虑拿着诏书,同尚书令华歆一起带兵包围皇宫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宫中的夹墙里,被华歆拖出。
伏皇后披
散发赤脚走出,向刘协哭诉求救,刘协无奈地说:“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么时候结束!”回过
来对郗虑说:“郗公!天下有这道理吗?”伏皇后被幽闭而死,刘协与她所生的两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杀,伏氏宗族百余
被处死。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曹
威
刘协立其
曹节为皇后。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魏王曹
去世后,世子曹丕继位。其时,虽然有孙权、刘备的不断犯边,但基本不成气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旧布新,建立新朝,已经是
心所向。各种力量都在推动曹丕采取行动。那些曹氏部属也在设想着如何弹冠相庆,如何分新朝一杯羹。于是便有小臣去
去劝汉献帝效唐虞旧例,把帝位禅让给魏王。“率我唐典,敬逊尔位”,公元220年12月10***迫刘协禅让帝位给他,刘协告祭祖庙,使张音奏玺绶诏册,禅位于曹丕。曹丕在繁阳亭登上受禅坛,接受玉玺,即皇帝位。
随即进
许都,改延康元年为黄初元年,国号为魏,追尊曹
为武皇帝,庙号太祖,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他在其封地奉汉正朔和服色,建汉宗庙以奉汉祀。曹丕还同时给刘协留了句客气话:“天下的好东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于当时盛传刘协被杀,所以刘备便以汉室宗亲的身分即皇帝位,建立蜀汉(刘备便是汉昭烈帝),追谥刘协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龙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
),刘协寿终正寝,魏明帝曹叡率群臣亲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谥号为孝献皇帝。
逊位之后,刘协不以政治为意,而是融
民间,关切民生,体会百姓之苦;以医为业,悬壶济世,为病
解除痛苦。刘协当皇帝时虽然窝囊,但退位后却是个称职的乡村医生,
受百姓
戴,民众敬之如父母。
刘协为山阳老百姓免费治病,走到哪里,就看病在哪里。经刘协所救治,存活者甚众,百姓皆感激涕零,山阳不少地方都为他立碑,以示
戴。
刘协在山阳期间,曾多次到云台山附近采药,在今天百家岩上嵇山亭内的石刻画像中,就有“山阳公行医图”。对于从云台山上挖下来的中
药,刘协从不收费,扎针、艾灸、拔罐、刮痧都不要钱,只有对购来的药物,才酌收成本。刘协的这种行医方式,流传至今。
在农村,“中药不还价,针灸不要钱”等民俗,据说就是从刘协那时留下来的千年老规矩。
刘协被贬到山阳后,皇后曹节拼死相争,也得以来到刘协身边。刘协和曹节二
携手到云台山采药,施医救民,虽无法与宫中生活相比,却也成就了一段佳话。
百姓出于对他俩的感激之
,尊称他们为“龙凤医家”。另外,刘协的子孙中有不少也居山阳。有娇妻子孙陪伴身边,得享天伦,处于亲
、
、民
的温馨围绕中,这也是刘协不幸中之大幸。
兴办义学,是刘协在山阳的又一大贡献。黄初五年(224),刘协、曹节夫
看到山阳旧的校舍残垣断壁,处处是危房,便倾其所有,捐钱修校舍,并聘请有名望、有学问的卜商前来任教,宣布不论贫富
家的子弟,都可以接受教育,贫穷
家的孩子也有了读书的机会。可以说,刘协任山阳公国时期,是山阳继魏文侯建立山阳邑校以来的又一个繁荣时期。
当皇帝,刘协无法施展个
才华;当山阳公,刘协却可以一展身手。经过十多年的休养生息,山阳
民安居乐业,百业兴旺。空闲时,刘协喜欢到浊鹿城北的小山上登高远眺。盛夏季节,他常到国北的百家岩游玩,一边纳凉,一边观赏吼声如雷、
珠溅玉的天门瀑布,在那里留下了“避暑台”的遗迹,现在该处尚有宋
石刻“汉献帝避暑台”六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