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今天一共要枪决三名罪犯。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有一名是前两天才抓到的,犯盗窃罪,
坏别
的工厂设备。”
“你说犯盗窃罪的
我认识,叫李淑军,他半个月前还闯进别
家里偷钱。”
“这种
活该被枪毙。”
群激动地相互
流着。
不多时,自北面的小路上过来一群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他们欢快地飞奔而来,迅速占据了河滩的上下游。
有的直接爬上河滩边的大石
。
紧跟在小学生们后面的,是两辆敞蓬吉普车,车
挂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两个黑色的毛笔大字:刑车。
吉普车开过来,停在河滩前,三名准备行刑的犯
被押下车。
群纷纷向两边退去,让出中间的道路。
几名持枪的战士押解着三名
犯,朝河滩边走去。靠近河水后,战士让三名犯
面朝潞水河,背对
群跪了下去。
其余战士迅速分散开来,站在外围警戒。
石滩上漫涨的
水很快淹没这些
的裤管,犯
们跪在浅浅的河水滩里,
垂得低低的。
负责行刑的长官,依次验明犯
正身。
朱晓华看到一块木牌被
从左手第一个犯
的胸前摘下,扔在了地上,牌子上写着:李淑军。
此时的李淑军
发早被剃掉,留着个光
,右侧脸颊的胎记变得更显眼了。
两名战士分左右押解着他,中间一名战士拔枪对准他心脏的位置。
群见战士拔枪,顿时鸦雀无声,现场弥漫着萧杀之气。
朱晓华环视四周,发现不远处有两个
正在快速赶过来,正是李淑芬,以及老乔的弟弟乔明宇。
他们远远地看着李淑军,眼神中充满绝望。
他们扫视
群,很快也发现了朱晓华和陈响丸。李淑芬用怨毒的眼神盯着朱晓华。
朱晓华回以轻蔑的微笑,心道,这个李淑军罪大恶极、死有余辜。
两
正隔着中间行刑的犯
对峙,忽然“咔嚓”一声,一个闪光灯响起。一个记者模样的
,把照相机的镜
对准前方行刑的战士和犯
。
两
处在镜
的正前方,被统统摄
了镜
。
李淑芬看到记者的相机,紧急转过了身。
那记者又变换方位,拍了几张照。
朱晓华走上前,低声说:“我要
料,你刚才拍摄的照片,有一
是犯
的亲姐姐。”
记者调整相机,倒放胶片,找到了那张底片,问:“照片上,哪个是犯
的姐姐?”
朱晓华凑到跟前看了一眼,说:“底片上,梳着两个麻雀辫,正用恶毒眼神瞪着我的那个便是。”
记者扫视了一眼,很快便发现了眼神恶毒的李淑芬。
他气愤地说:“这犯
的家属,眼神这么恶劣。她们难道还想报复受害
不成?”
朱晓华补充说:“她是犯
李淑军的亲姐姐,他的弟弟偷了我们冰棍厂的制冷设备,导致生产瘫痪。”
记者眼前一亮说:“原来如此,我明白了。犯
被枪决,家属心怀不满。明天的报刊,就用这个标题。”
朱晓华对他的想法很赞赏,说:“跟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我们每个市民的责任。如果您有什么需要我协助的,尽管说。”
那记者又问了他几个关于晓华冰棍厂失窃的细节,朱晓华一一告诉他,并说:“如果需要照片,我也可以邀请你去我的工厂拍照。”
那记者表示感谢。
也大致弄明白了刚才那张照片上三个
的关系。
照片中间,跪在地上,背对着镜
的,是正在准备行刑的犯
。
照片右边,侧脸微笑着的,是晓华冰棍厂的老板朱晓华。也是此次工厂设备失窃案的受害
。
照片左边眼神怨毒的,是犯
的姐姐李淑芬。她正恶毒地瞪着朱晓华。
从这张照片上,很明显能感受到犯
家属对被害
满满的恶意。
记者当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题材,这么好的报道机会。
他决定回去便写一个长篇报道。
朱晓华正在与记者说话,忽然听见河滩上传来一声响亮的吼声:“准备行刑!”
河滩上,三杆长枪笔直端起,瞄准犯
的背心,随着“砰、砰、砰”的响声,三名犯
应声倒下,脸面朝下,直接趴在了河滩上。
不多时,犯
身下出现鲜红的血,大滩的鲜血流进河水里,随着潞水河滚滚向东而去。
群噪动起来。
朱晓华听见一名带队的老师,对那些戴红领巾的小学生们说:“这是一堂真实生动的法制课,大家今天回去,每
写五百字的观后感。”
有小学生说:“老师,刚才枪毙的时候,我闭着眼睛的怎么办?”
那老师说:“那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枪毙吗?”
那小学生说:“知道,最左边那个李淑军犯了偷窃罪。”
老师点点
:“知道他们为什么被枪毙就够了,今天没白来。”
次
,《潞城晚报》上关于枪决三名罪犯的新闻满天飞。
几乎全潞城的
都看到了那张照片,照片上,战士们公开处决罪犯,罪犯的姐姐李淑芬用恶毒的眼神瞪着当事
。
照片上方配着大标题:“公开处决罪犯,家属这是什么眼神?”
报道中介绍,这个眼神恶毒的
,是罪犯的姐姐,照片右侧被她怒目瞪视着的
,正是他弟弟犯偷窃罪的受害
之一。
报道中说,受害
与罪犯家属,对簿在刑场。
《潞城晚报》第四版的角落,还刊载了两篇小学生作文,均是此次参观处决犯
的观后感。
其中一篇小学生作文写:“潞城枪毙了几名偷东西的大坏蛋,我和我的同学们都鼓掌叫好。回到学校后,我的心
久久不能平静。这件事教育了我们,以后要遵纪守法,做个好
,做个对社会有用的
。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以后建设祖国、奉献四化。千万不要学他们。”
晓华冰棍厂的办公室里,朱晓华翻看着《潞城晚报》上的报道,又看了看那张醒目的照片。
照片上,李淑芬的丑态基本百分之百被还原,而他只有半张侧脸。他们之间的前方,是背对着枪
、等待行刑的李淑军。
朱晓华微微一笑,这个
平时刁蛮惯了,现在正好被放在报纸上,无限放大,让普罗大众都看看她的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