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大明龙州土司 > 第六十四章 旧龙州嬗变龙安府,武清侯争功搞政变

第六十四章 旧龙州嬗变龙安府,武清侯争功搞政变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自贞观元年改西龙门郡为龙州起,在世代更迭和时代变革中,龙州历经826年的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然而就在一夜之间,龙州轰然永远成为历史,被朝廷改为龙安府。

在龙州大地上世代承袭土司之位的薛、李、王三家土司,如今薛兆芝成了土知事,李胤实、王鉴成了土通判,虽然还是能世袭官职,权力却大大缩减,龙州的实际控制权牢牢掌握在龙安府知府手中。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毫不知的龙州百姓们惊呼,龙州变天了!

“到底怎么回事啊,怎么好端端的龙州变成龙安府了?也不是咱们的几位土司管辖了!”

“是不是和薛兆乾造反有关啊?”

“造反不是被剿灭了吗,还在石坝修了座铁丘坟呢!”

“也许是皇帝怕再有土司造反,一朝怕蛇咬,十年怕井绳,这才派了他自认为信得过的来当知府吧。”

“你们懂个啥,听说是皇帝要推行什么改土归流的新政,拿咱们龙州开刀呢!”

“哎哟,你们这些闲心嘛呢。不管是龙州还是龙安府,是土司还是流官,哪个对咱们老百姓好,我就认哪个!”

……

龙州已经彻底成为历史,不管龙州的老百姓是否心甘愿地接受这位龙安府首任知府,但薛兆芝、李胤实、王鉴心知肚明,他们别无选择,接受现实是他们唯一的选择,否则就是与皇帝为敌,与朝廷为敌,与整个大明王朝为敌。

半个月后。

王鉴在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录完供笔录,拖着伤痕累累的灵魂和身体,从成都府回到曾经的龙州宁武司蟠龙坝,如今的龙安府蟠龙坝。

当他来到章郎中的医馆时,早已没有辛夷的身影。

正当王鉴准备回府去找寻辛夷时,刚从后院出来的章郎中叫住他:“王土司大,您回来了啊?”

王鉴尴尬一笑:“章郎中,你说笑了,这世上再也没有什么王土司可言了,我现在只是一名小小的土通判。”

章郎中一脸严肃地摇了摇:“此言差矣,王氏土司世代保卫咱们宁武司,恪尽职守,劝民开垦,开道兴学,免除苦役,修桥补路,造福一方,我们老百姓感恩怀德,铭记在心。不管朝廷怎么安排,在我们这些老百姓眼里,您永远都是我们敬的王土司大!”

王鉴心里激起一阵暖流:“章郎中,这么多年来,我们王家经常麻烦你,谢谢你……”

章郎中忽然想起一件重要的事,转过身去从柜子里拿出一封信,双手递给王鉴:“对了,王土司大,辛夷小姐前天刚走,她留下一封信,要与您。”

王鉴接过信,上面写着“鉴哥哥亲启”。王鉴认得这字迹,正是辛夷亲笔所写。打开信封,一行行隽秀的字迹映眼帘。

鉴哥哥:

当你看到这封信时,辛夷已不在蟠龙坝了。你无须担心,也无须知晓辛夷的去向,辛夷自会好好照顾自己。辛夷自知是个不祥之,早已看透前尘俗事,决心皈依佛门,为之前所造成的罪孽赎罪,从此晨钟暮鼓,焚香诵经,长伴青灯古佛,了却残生。

父亲大弥留之际曾说过,报恩寺的工程建设还有很多未完之处,需要鉴哥哥代替他倾尽全力将报恩寺修好修,尽善尽美。

待报恩寺彻底完工之,就是你我兄妹再见之时。

愚妹辛夷敬上

信很短,王鉴很快读完了。读信的过程漫长而煎熬,每一个字都让心里五味杂陈。

王鉴长叹一气,向章郎中打听道:“章郎中,辛夷的伤都好了吗?”

章郎中瘪瘪嘴,摇摇:“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辛夷小姐的伤才刚刚愈合,她便急冲冲地要走,民拦都拦不住。”

王鉴担心地追问:“那她走的时候,还说过什么没有?”

章郎中紧蹙眉,回忆起来:“那天辛夷小姐嘴里一直念叨什么她是罪,是她带来了灾祸,她没有颜面留在这里之类的话,民没怎么听懂……”

“唉,这一切不是辛夷的错,是命运一直把我们玩弄于掌之中……”王鉴一声叹息,在说辛夷,也在说他自己。

告别章郎中后,王鉴踏着沉重的步子,走到家门

的王土司府经过简单改造,变成了土通判司署。大堂用作处理常事务和差役的住地,二堂变为王家的客厅和生活用房,三堂则作为王家用于供奉皇帝诏书谕旨和祖宗牌位以及朝廷赏赐物品的地方。原来的龙州佥事衙门被征用了,正在被工匠和徭役紧锣密鼓地改造着,亟待改造成气派的龙安府知府衙门,以供新任龙安府知府刘良寀处理常政务。

望着那块新挂上不久的“土通判司署”匾额,王鉴感慨万千,不由得担心地自言自语道:“要是以后辛夷回来,认不出这是我们一起长大的家该怎么办……”

走进大门的王鉴,步子迈得缓慢,曾经府里丁兴旺,门庭若市。如今一派萧条,门可罗雀,大相径庭。王鉴伸手触碰着府里那些斑驳的红墙、青瓦、圆柱、方砖,画出一条条无形的线条。那些儿时与兄弟姊妹在府里嬉戏打闹的记忆,不断撕扯着他孤零零的灵魂。记忆里的如今都已远去,回忆无地不断告诉他,你现在有多孤苦,有多伶仃。

曾经越是欢喜,如今就越是悲悯。

失魂落魄的王鉴忽然想起他已经许久没和木槿、木棉两位姐姐联系了。特别是木槿,自打那年小桂圆被谋害落水引起误会后,木槿从此与他割袍断义,再无往来。就连王玺病故,木槿也只是匆匆奔完丧就返回京师了,并未和他多言一语。

兴许是刚刚失去几位兄弟手足,辛夷出家修佛远去,王鉴从未如此强烈地感觉到,不管是生离还是死别,他再也不想与木槿如此隔阂。尽管彼此都好好的活在世上,却陌生遥远得像是阳两隔一般。

王鉴回到房中,痛饮一壶酒后,即刻修书一封,在信里一一告诉木槿,那年小桂圆被谋害落水的真相,王家这些年经历的沧桑巨变,朝廷实行改土归流后王家的状况等等。写好厚厚一叠信后,王鉴小心翼翼地封了起来。这看似寻常的动作,王鉴做了很久。他不敢妄自揣测木槿收到这封信后会是怎样的表和心

但有一件事,王鉴内心无比坚定,那就是继承王玺的遗愿,倾尽全力将报恩寺修好修,尽善尽美。

随着帝位渐渐巩固,当朝皇帝朱祁钰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打算,他不仅自己要做皇帝,并且希望他的儿子朱见济,能够取代朱祁镇的儿子当朝太子朱见,成为皇位的合法继承

但大明信奉正统,整个朝堂大多认为皇位应该属于朱祁镇一系。当初土木之变,孙太后先立朱祁镇之子朱见为太子,后立朱祁钰为帝。孙太后的用意很明显,大明江山依然是朱祁镇的,朱祁钰只不过是代理执政而已。由于太子是皇太后立的,朱祁钰不得不慎重,稍有行差踏错便有忤逆之嫌。

朱祁钰先试探颇有资历的太监金英,有意说起“七月初二是东宫太子的生。”金英却立刻回答“东宫生是十一月初二。”前者是朱见济的生,后者是太子朱见的生。初步试探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气急败坏的朱祁钰只能隐忍一段时间。

朱祁钰想不明白,他危难之时受命,削平惑,使得国泰民安,国富民强,处处都比朱祁镇强,为什么他的儿子不能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大荒武祖 足之吻 逃妻不乖:偏执墨爷,疼上瘾 机械炼金术士 我的爹地是反派 狂笑宇智波 NBA之控卫胖虎 万古第一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