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便是输了!
“你!”和尚怒目而视,却讷讷不能言,他总不能说竺道融不如先达,只好拂袖坐下,气鼓鼓的闷
生气。
又有一僧合掌发声:“请教郎君,可译过经吗?若没有,谈何弘扬教理,不分先后?若有,可否见告如何译经,才能不失我佛真意,又能通俗易懂,方便传法万民?”
徐佑望过去,原来是心无宗宗主支迦罗,这可是大佬中的大佬,不好应付,当即打起
神,笑道:“我从未译经,但熟读三藏典籍,从中得出点小小见解,简单归纳为六个字:‘五失本、三不易’!”
“愿闻其详!”
徐佑剧烈咳嗽了两声,抬
看了看竺道融。这老家伙闭目安坐,也不知听是没听,明知他身受重伤,还要搞这劳什子的车
战,生怕活几个月太久是不是?
要不要再吐点血?
虽说他现在神功大成,吐点血无伤大雅,可也挨不住整天的吐。吐得身子虚了,家里还有个詹文君,初尝闺房滋味,正是痴缠的时候,那大长腿修长有力,别搞得夫纲不振,可就太不给男
争气,何况这年
也不知道有没有六味地黄丸卖的……
徐佑突然发现不知何故,自
了本无寺,思绪总会无缘无故的发散到四六不靠的地步。正在这时,听到佛堂里响起玉磬声,如雅乐,如空鸣,如禅音,如梵唱,涤尽邪魔,直
心扉。
传说本无寺里有一座神乎其神的佛磬,是魏时安泰年间,一代高僧法相西去天竺求经,从鹿野苑带回来的佛家重宝,高两尺有余,宽三尺,金铁合铸而成,重三百多斤,价值连城。每响到九下之后,就会和
的心率同频,然后就能让普通
感受到与佛法同在的肃穆和宁静。(注:玄奘并不是第一个西行取经的僧
,第一个应该是东晋时的法显。这个奇怪的磬,在今南京毗卢寺,至于是不是真的这么神奇,丸子没去过23333)
徐佑以道心玄微大法来伪装受伤,可以说毫无
绽,却也在这神妙佛磬的共鸣中让那紫府突然跳动了两下,差点真气外泄,露出了马脚。
这是竺道融的试探?还是偶然?
竺无尘担心的眼光看过来,或许整座禅堂的僧众,只有他是真正为徐佑好。可是以他的身份,这个场合并不能做些什么,安玉秀则不一样,掀开帷幕一角,低声和侍
说了句话,就看到一个侍
走了出去。过了片刻,她的身后跟着两个部曲抬着一方锦榻放到徐佑身旁,扶着他斜斜靠坐在榻上,再用绣着金银丝线的厚枕撑住腰身,腿上还搭了条荷花刺绣的缎子,顿时舒服了许多。
支迦罗静静侯着,并没有催促,风度远胜刚才那个僧
,等徐佑收拾停当,这才问道:“请徐郎君不吝指教!”
徐佑容色疲惫,双目半开半合,猛一看去,和竺道融却有几分神似,道:“译梵为汉,有五失本:一者,梵语尽倒,而使从汉,此一失本;二者,梵经尚质,汉
好文,传可众心,非文不合,此二失本;三者,梵经委悉,至于叹咏,叮咛反复,或三或四,不嫌其烦,而今裁斥,此三失本;四者,梵有义说,正似
辞,寻检向语,文无以异,或千五百,刈而不存,此四失本;五者,事已全成,将更傍及,反腾前辞,已乃后说,而悉除此,此五失本。然而《般若经》三达之心覆面所演,圣必因时,时俗有易,而删雅古以适今时,此一不易;愚智天隔,圣
叵阶,乃欲以千岁之上微言,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此二不易;阿难出经,去佛未久,尊者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今离千年而以近意量裁,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此生死
平平若此,岂将不知法者勇乎,此三不易!窃以为,当今凡译经者,当以‘五失本、三不易’为慎!”
简单来说,翻译经书,要允许在修辞语法上适应中土的文风和习惯,要略去佛经里常常出现的重复语句和
七八糟的夹注,另外还要争取翻译出来的典籍可以适应不同年代、不同国籍和不同民众的要求和习俗,在此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又不失佛法的本意和原旨,然后可以凭此绵延后世,传播千年。
要不怎么说辩诘这种事怎么绕晕对手怎么来,如果仅仅为了讲学传播,徐佑可以用三个字把意思表达出来,那就是:信、达、雅!
这是翻译的三要素,古今如一!
心无宗的宗主支迦罗,是楚国沙门享有盛名的译经大师之一。所谓夏虫不可语冰,徐佑这番话要是说给竺无尘听,那要是能折服对方就真的见了鬼,可说给支迦罗听,意义和效果完全不同。他本来就是译经的大家,翻译过程里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难题,越品越觉得徐佑的“五失本三不易”法妙绝巅峰,把如何译、如何传的真义解说的清清楚楚,不仅理论高
,而且马上可以投
实践,这才是好手段!
殊不知徐佑直接从印手菩萨释道安处偷来的学术成果,像这种不世出的牛
,脑袋构成和别
都可能不一样,拿来装
再合适不过。
支迦罗心悦诚服,道:“闻徐郎君为竺上座六字之师,今
又以六字点醒小僧,也算是小僧的六字之师。竺宗主欲加尊号,心无宗再无异议!”
出师告捷,众僧再不敢小觑徐佑,彼此间互相对视,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才有
开始继续问难。徐佑见招拆招,一一应对。接连三
,上午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舌战群僧,毫无惧色,名声再次轰动金陵。
第一
傍晚,庾法护大笑走出本无寺,早有闻声而来的老百姓围成了团,纷纷问道:“庾郎君,里面辩的如何?可有好听的么?”
庾氏虽是四大顶级门阀之一,可庾法护善谑,平易近
,旁
也都和他没大没小,就像后世那些喜剧明星,大家调侃埋汰,总拿他们开刀,只因为知道不会生气。庾法护笑嘻嘻的抚摸着肚皮,道:“好听的没有,好吃的倒是有许多。”
众
懵
,目瞪
呆的望着他离去。谁想第二
,又是这厮,刚到中午就从寺里出来,直接解开宽袍,露出白皙的胸肌,侧身躺在路边,以手托腮,闭目晒着太阳,惬意之极。
又有
好奇问道:“庾郎君,你这是
什么?”
“今
吃得太饱,我得晒晒书!”
“吃书?”这下众
再不依了,有
捉手,有
捉脚,摇晃不停,道:“郎君,你不说个明白,我们就把你扔下河去!”
护城河在旁,真扔下去可爬不上来,庾法护忙服软,拍着肚皮,道:“听徐微之辩法,如同天下珍馐
我腹中。奈何仅仅一
复半
,腹中已满,再无余地。这可不是你们肚子里盛着的秽物,而是从徐微之那偷来的满腹经纶,若不好好晒一晒,发霉虫咬了怎么办?”
众
一哄而散,可庾法护晒书的段子仍旧传开,更是为徐佑如
在天的名声平添了无数的佐料。
第三
夜,大幕垂下,六家七宗达成共识,尊徐佑为大毗婆沙。徐佑
疲力尽,
舌燥,见竺道融提出了一个很不合理的要求:
我要见一见昙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