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天圣令(肆) > 第23章 帝服祭庙

第23章 帝服祭庙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又将还政之事重提。

滕宗谅字子京,与范仲淹乃是至,两政见相同,言行极为合拍。大名鼎鼎的岳阳楼,便以滕子京的修建、范仲淹的题记而千载为传颂。

太后虽然纳了吕夷简之言,当众烧了武后临朝图,将朝野上下轰轰烈烈的各种劝进称帝的举动按了下来。可是她虽然明面上表示不会再进一步,并不代表她实质上各种行为,越来越向武则天靠近。

江山在握的滋味,实在不是能够轻易放下的。

而契丹齐天后被杀之死,更是一面镜子,照出失势之的下场。

太后赦了那裁缝死罪,却将蒋堂、滕宗谅等上书都压下。

此番八大殿只是受损,修复亦是极快,两个多月后,八大殿均已经修复完毕。十月旬,修葺大内使、宰相吕夷简以大内修复完毕,来向太后复命。

太后在资善堂召见了吕夷简,嘉奖了一番,又将滕宗谅与刘越的奏折给吕夷简看。自太后临朝称制以来,尤其是当今皇帝大婚之后,这一类请求太后还政的奏折,隔不久便会有上一道,只不过从刚开始的宰相王曾副相晏殊等辅国重臣一直下来,到如今基本上进言的官员官位却是越来越小了,这类的奏折吕夷简看得多了,并不以为意,却见太后如此郑重地特地提出来,倒是吃了一惊,知道今天必不会轻松了。

太后笑道:“吕相有何见解?”

吕夷简也笑道:“不过是书生意气罢了,太后实不必在意。”

太后也笑道:“宫中失火原是常事,打从太宗朝到先帝在世时,我都亲眼看过多少回了,为什么到我手里,就都成了我的失德,天象示警了?我自问临朝以来,边境、百姓、律法、国政都不曾听到过抱怨声,难不成是对上天敬奉的不够,所以每每指着天意说事?”

吕夷简暗暗心惊,难不成太后也有意效法先帝,真宗年间的大兴祥瑞之风,近年好不容易才压下来,若是为几个书生的意气用事而再兴起,岂非大大地不妙,忙道:“太后理政,天下归心,国泰民安,何必计较些须不晓事的自言自语呢。”

“虽则如此,你们明白,可天下未必明白。”太后盯着吕夷简道:“此番八大殿修复完毕,须得诏告天下,禀明上天才是。”

吕夷简揣度着答道:“太后的意思是——”

“祭庙告天,”太后站起来道:“我要天地、百姓和祖宗都知道,如今天下太平,民泰民安,八大殿已经修复完毕,更胜从前。”

吕夷简松了一气,祭庙告天并不过份,亦是常,也不算太糜费,太后方才拿这奏折说事,令他实实捏把冷汗,不知道太后的用心会到哪一步,见太后这样一说,他立刻轻松地说:“是,臣这就去安排。”

“慢着,”太后这才把手中一份诏叫递给他,轻描淡写地说:“这是这次祭太庙的仪制,你照此准备。”

吕夷简松了一半的心又提了起来,太后越是说得轻描淡写,他越是听得出其中的不轻松来,接过诏一看,像他这般老于城府的,手都不禁轻轻颤抖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太、太后……”

太后若无其事地问:“怎么了?”

吕夷简实在不能不惊,诏上写着太后祭庙告天,要穿全套天子祭庙时的冠冕,一刹那时只觉得整个都呆住了,一时回不出话来,半晌才道:“这,只怕百官们不敢奉诏。”

太后显得很和气,询询善诱地:“别说得这么不着边际,百官们有哪几位不奉诏呢,吕相怎么就能代表百官全部之,而断定无一奉诏呢?”

时近初冬,吕夷简上的汗却在一滴滴往下滴:“这……”

太后悠然道:“你身为宰相,自然有办法说服百官是不是?我知道吕相的才一向很好,只看用不用心罢了!”

吕夷简知道太后是提及那次他上《黄台瓜图》之事,心中一冷,却仍想问一句:“太后为何一定要如此呢?”

太后冷笑:“你倒看看你手中的奏折,如今我还活着,就有再三生事。若不给天下一个明证,异我若不在了,后世子孙不知道的,倒笑我无胆无才呢。”

“太后,”吕夷简大为震惊,抬不由地失态了:“臣竟不知道,太后心里是这么想的。”

“下去吧!”太后挥了挥手,吕夷简无言退下。

太后既然决心已定,吕夷简知道已经不可违拗。退回去静静思索,不由地出了一身冷汗,才知道自己放心得太早了。回想太后当年谋皇后之位,也是在群臣反对之下,主动上奏表示退让,却是过得几年,所有的反对理由和反对之都已经不构成威胁后,才水到渠成地接受四方祝福而穿上凤袍。

太后的个,从来就不会真正地退让过。

吕夷简冷静地想了想自己目前处境,他要阻止太后走得更远,然而阻止的办法,却必须是以退为进,尽量依从太后的意思,否则的话,他将是下一个被太后换掉的。前车之鉴已经有寇准、王钦若、丁谓、王曾、曹利用等了,他又何必再凑上去添数呢!

他只有仍在相位上,才是保持现有状态最好的措施。一副《黄台瓜图》,保住了他的相位,也将太后称帝的最大助力钱惟演排除在朝堂之外,已经是他进了一大步。现在太后要进,他何妨有条件地作一退让呢!只要这退让,没有退出他的底线,没有影响到更新换代的危险,当前实在不宜触怒太后,因为太后如今的权势,任何触怒她的只有失败。

他心中甚至暗暗闪过一个大不敬的年,太后毕竟年事已高了,而皇帝却如旭初升,那么只要缓和太后的心境,使太后不至于强硬地决断去迈过那一条底线,便一切都好办。

十一月,太后诏书下,命礼官详定皇太后谒庙仪注。太后欲纯用帝者之服,参知政事晏殊以《周官》王后之服为对,被太后扔了回来。

太后与众辅臣在僵持中,参知政事薜奎等一力反对,太后却不放在眼中。经过大半个月的僵持,宰相吕夷简提出了折中的办法,太后仍以帝服祭太庙,戴仪天冠、着衮龙袍,其余绶、带、圭、佩等等一应天子祭天服制俱有,只是少了宗彝、质章,去掉了佩剑。

等到自内宫终于将太后批复在已经来回拟了几十遍的诏上“可”字传进中书省,吕夷简长长地吁了一气,这半个月多来,他的发也为此白了一半,还好这一关总算过了。

太后定下帝服祭庙告天的事后,又发布了一道诏令,因崇德、长春、滋福、会庆、崇徽、天和、承明、延庆这八大殿修复完成,以原名不祥,重新命名。

太后所居崇徽殿,更名为宝慈殿。

同时,改视朝前殿崇德殿为紫宸殿,常朝之殿长春殿改名垂拱殿,滋福殿为皇仪殿,会庆殿改为集英殿,天和殿改名观文殿、承明殿改名端明殿、延庆殿改名福宁殿。

除此之外,又顺势改了几个未受火灾的宫殿宫门,南三门的正门原名正阳门改名宣德门,西华门北门大宁门改名宣祐门,东西两掖门原名勤政门改名嘉福门,后苑东门原名宣和门,改名宁阳门。又有清净堂改名寿宁堂,紫云楼改名升平楼,玉华殿改名琼华殿,集圣殿改名肃仪殿,化成殿改名玉宸殿等等。

一道旨意下来,顿时将大内宫殿的名称,改了大半。参知政事晏殊接了旨意,对着宰相轻叹一声:“不知道何时,会再下一道旨意,将三省六部也改为凤阁鸾台、春夏秋冬!”

吕夷简苦笑一声,太后的作为一直是向武则天看齐的,武则天废中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天圣令(叁) 天圣令(贰) 天圣令(合集) 医毒双绝:太子妃野又飒 全职国医 新真人 剑指山河 重生之似水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