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他们走了还不到一盏茶时间,李婆子就迎来了一位意想不到的客
。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来
夫家姓白、娘家姓柳,当然,她和李老三的妻子柳氏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这不是他白嫂子吗?快,快进屋。”李婆子一边一脸热
的往屋子里面让着白嫂子,一边在心里暗暗琢磨白嫂子所为何来。
白嫂子笑着进了屋,两
来来回回扯了几句家常,然后白嫂子就低声和李婆子说起了自己这一趟到底为何而来。
李婆子既惊讶又高兴,送走白嫂子之后,李婆子就翻箱倒柜去找东西了。
时近正午,李淑他们从镇上赶了回来。
“娘。”和往常一样,一进院子,李淑就直直扑进了李婆子怀里。
“小宝乖。你们这是......”
“祁爷爷给我们的,说是莲藕的回礼。”李淑笑眯眯的,“这两个点心匣子,里面装的是枣花酥和红豆卷,是祈家的厨娘自己做的,可好吃了。”
祈家给的回礼,是两匣点心、两匹粗布、两匹细布、两大包才从南方运到这边的雪白新棉。
东西太过贵重,李大郎他们都没敢放进背篓。
回来的这一路,棉花一直拎在李老四手上,布匹一直被李大郎珍而重之的抱在怀里,李淑刚刚提到的那两个点心匣子,则是直接被李老四挂在了自己手腕上面。
“哎呦,这也太抛费了。”李婆子捂着心
,“你说你们几个,我让你们去给
家送莲藕,你们咋还反过来拿了
家这么多东西回来?”
她是为了感谢祁老大夫教自家孩子读书、辨药才让李大郎他们去给
家送莲藕的,可不是让他们去变着法儿沾光的。
两匹粗布、两匹细布,再加上两大卷雪白柔软的新棉花,这得花
家祁老大夫多少钱!
“我们也不想拿啊,可祁爷爷根本就不给我们拒绝的机会。”李淑赶紧帮着自己四哥以及大侄子说
,“他让平安他们把东西拿到医馆外面再给我们,等我们反应过来这些东西是给我们的,平安都已经把医馆后门给拴上了。我们总不能在医馆外面大喊大叫吧?”
原本还打算好好教训一顿自己小儿子和大孙子的李婆子:......
“算了,娘,既然祁爷爷真心想给,那咱们就先收着呗。咱又不是那种不知道感恩的白眼儿狼,以后
子还长着,咱们有的是机会慢慢把这份
加倍还上。”
李婆子叹息一声,“行吧,那就先这样吧。”
东西都拿回来了,她总不能再让大郎他们给
家祁老大夫退回去。
不过,“大郎你把点心一样捡四块出来,碗柜里有
净的点心匣子,捡出来的点心你放那里面。趁着天色还早,等会儿你跑一趟你太姥那儿。”
大郎“哎”了一声,把布匹小心翼翼的递到李婆子怀里。
李婆子则是招呼着李老四,“你跟我来。”
母子两个把布匹和棉花搬进屋,李婆子从针线笸箩里拿出一把剪刀,把那匹本白色的细布和那匹靛蓝色的粗布分别剪了一块下来。
纠结片刻,李婆子又把其中一个棉花卷给拆开了。
她从棉花卷里拿了差不多一半新棉花出来,然后又把剩下的一半棉花给原样卷了起来。
“这些你都带过去,就说咱们家要起屋子,我腾不出手给你太姥做衣裳,让她自个儿先慢慢缝着。”
李婆子的娘卫老太太,今年虽然已经六十出
,身上因为多年
劳也多少落了些小毛病,但却一直耳不聋眼不花的,让她自己给自己做身衣裳还是没有问题的。
“我知道了
。”小心翼翼的把布匹、棉花以及糕点全都用
布包好塞进背篓,李大郎这才脚步轻快地奔向卫家。
“剩下的这些......”一边低声喃喃,李婆子一边拿着剪刀,来回在剩下的布匹上
比划。
李淑上辈子也是下苦工学过针线活儿的,所以她一眼就看出了自家老娘这是打算既做新衣裳,又做新被褥。
不过李淑并没有追着李婆子打听,她就那么坐在李婆子身旁,安安静静的打起了络子。
“老婆子,快,快拿银子出来结账。”太阳快落山时,李家的篱笆院外,传来了李老汉的一声高呼。
李婆子一听立刻放下了手里的针线活儿,她翻出钱匣子,“是你爹他们回来了。”
李老汉他们是去买木
的,虽说新房子李老汉已经决定了要盖土坯茅
屋,可土坯茅
屋要想住的久,它也得有房梁、檩子、椽子之类的基础构造不是?
“钱来了。”李婆子动作很快,李老汉他们那边才刚卸了四五根木
下来,李婆子就已经攥着一个小银锭子、两个小银角子,提着几串铜钱出了自家院子。
价钱是事先核算好的,李婆子把钱拿出来后,李老汉直接就从她手里拿了两个小银角子以及若
铜钱。
李婆子瞅了一眼他拿过去的银子以及铜钱,“四两二钱?”
李老汉“嗯”了一声,“行了,你回去吧,钱我等会儿结给他们。”
李婆子二话不说就回屋去了——她手里可还捏着一个小银锭子呢,那可是足足五两银子。
“老
子、老大、老大媳
,我跟你们说个事儿......”晚上,一家
吃罢晚饭,李婆子趁着大家都还没有各回各屋,神秘兮兮的把李老汉和李老大、王氏叫到了正房东屋。
余下的
虽然好奇,但李婆子没叫她们,她们也不好自己凑上去听。
“小姑。”小机灵鬼李三郎第一个凑到李淑身边,“你知道我
找我大伯他们是要
啥不?”
李淑摇了一下
。
她知道,她猜出来了,但她不能说。
***
李淑他们从镇上回来的第二天,李家
再度忙碌起来。
除了李老大特意请来的、有着多年盖房子经验的泥瓦匠,燕山村还自动自发的来了很多给李家帮忙的
。
按照他们这边约定俗成的规矩,这些
李家是不必支付工钱的。
当然,李家也不能让这些壮劳力白忙活。
只要是过来帮忙
活儿的,李家就要负责管他们一天两顿饱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