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生命邀约 > 三十七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遍阳春

三十七 若有知音见采,不辞唱遍阳春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山亭柳·赠歌者

宋·晏殊

家住西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山亭柳:词牌名,晏殊是宋词中第一次用平声韵填写此调的作者。

晏殊是宋代文坛三位大咖之一,其余两位是欧阳修和苏轼。

从传承关系来说,晏殊是欧阳修的主考官,欧阳修是苏轼的主考官,三是递阶的师徒关系。

晏殊在政治方面,官运亨通,官至宰相,受真宗、仁宗二帝信任。

而在文学方面,他一生写了一万多首词,上承南唐“花间派”典雅流丽词风,开创北宋婉约派风格,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

他的词中,最被称道的,则是那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庆历四年(1044年)秋,因撰修李宸妃墓志等事,晏殊遭谏臣孙甫、蔡襄弹劾,以工部尚书出知颖州。后又以礼部尚书、刑部尚书相继知陈州、许州等地。六十岁时,他以户部尚书、观文殿大学士出任永兴军(今陕西西安)节度使,充任一路都部署、安抚使。这首《山亭柳》词作于晏殊知永兴军任上,此时晏殊年过六十。被贬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

这首词在晏殊词中是一种变调,与他平时不为激言烈响的温润的风格颇有不同。因为这首词表现了一种颇为急切的感,这在晏殊词中是一种例外。而同时这首词前面还加了一个“赠歌者”的题目,这在晏殊一贯并无标题的小词中,也是一种例外。

这首词中,年老色衰的红歌用自信又自负的语气说:“我家住在西秦,有多种歌舞艺术才能技巧,在吟词唱曲上别出新裁,翻新花样,敢于跟别比赛,也没有输过。我偶尔随便一唱当年念曾经唱过的歌,能让天上的行云停住听我唱歌。”高遏行云——出自《列子·汤问》说古有歌者秦青“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歌声一发,令众倾倒,博得赏赐无数,不辜负自己多年的辛劳。“蜀锦”,是四川的丝织品,当时很名贵,古时歌多以锦缠,因借“缠”之名指称赠与她们的财帛。”

“这几年,我年长色衰,数年来往返于咸京道上,所挣得的不过是一些剩洒冷饭。满腹心事,该向何去诉说?若得知音赏识,我不会拒绝为他唱那些最难最高雅的歌曲。”歌自诉完身世之后,歌唱一曲。我听完她的话和歌,在酒宴上当众落下泪来,再一次拿起罗帕掩面而泣。

这首词读来颇有江州司马白居易《琵琶行》中“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的味道。

古代的歌者,多数是子,因为封建社会子没有独立的地位,都盼望能找一个可以终生相托的,特别是一个歌,一旦年老色衰,便没有再欣赏她了,做歌总不是下场。其实还不仅是子,即使是男子也盼望找到一个足以托身的所在,可以安身立命,终生为之奉献而不改变。古说“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也是相同的意思。下句“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仍是以歌气自述。这虽然是一个歌吻,但这又实在是中国旧知识分子、封建士大夫的传统品德,即如果有一个以国士待我,我一定以国士报之。因为中国有这样的传统,都希望找到一个能够了解和欣赏自己的,找到一个知音。晏殊这里的“若有知音见采”,“若有”是实无,也就是悲叹找不到知音。那么你纵然有奉献的感,纵然愿意不辞,愿意“遍唱”,又有谁接受你的殷勤,接受你的美意?

晏殊被贬官多年,心中不平之气,难以抑制,假借歌者之名一吐心中的抑郁之,如郑骞所说:“此词慷慨激越,所谓借他酒杯,浇胸中块垒者也”。

士大夫借歌伎的吻来抒写心事,首先是因为歌伎和士大夫虽然地位上一卑一高,但实质上大有相通之处。歌伎要勤学苦练,最终靠技艺谋生,儒生也要十年寒窗苦,和全国的同学们去“斗尖新”,一旦金榜题名,也一样“蜀锦缠无数,不负辛勤”。歌伎最终的出路是要找一个终身的依靠,儒生也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一身本领需要找一个合适的买主,连孔子都是“我待贾者也”,期待着明主的赏识。

如果得不到赏识,或者先得到了赏识又被误解,或者貌似得到了赏识而事后证明那并不是真正的赏识,委屈的感觉总是难免的了。对于歌伎来讲,后半生的归宿应该在哪里呢?对于施大夫来讲问题也是一样的,我这些阳春白雪到底还有没有机会唱给听呢?

晏殊借着写歌伎,写出了自己的心曲,这是一种含蓄和委婉。如果换做李白,很可能直接就写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了。相形之下,晏殊的笔调更符合儒家对于知识分子守的要求:心里有不满,这是可以的,要发泄也是可以的,但发泄得不能太直接,总得节制一下才好。晏殊的节制,就是把自己的牢骚藏了起来,表面上完全在写那个歌伎的牢骚。这种手法往好听了说叫,别有寄托,往难听了说叫指桑骂槐。

如果仅仅是借他酒杯浇自己心块垒,只能形成一个私化的作品,无法走向公共。晏殊这里的私化,却有着一种普世的意义:歌伎与知音的关系,知识分子与明主的关系,其中的艰难险阻和悲欢离合是始终存在的,是许多都有切身感触的,于是晏殊因为这首《山亭柳》而扮演了同类群体代言的角色。一件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流行,这是很要紧的一个原因。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重生八零带家致富 夜少心尖儿是满级大佬 金丝雀她成了娱乐圈顶流 穿到自己书中当女主 谈恋爱是奢侈品 变身:我重生成北极狼 三国之每年一个新身份 修仙混穿,想谈恋爱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