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最
髓、最能打动我的东西。但是我愿意先保留看法,先看几场他们的表演再说。”
许清雅展颜一笑:“可惜今天没有演出了。等过完年,找时间我带你来看他们的演出吧。”
杜采歌不知道自己的答案,她是否喜欢。
因为许清雅明显是很支持这两位师侄,甚至将她自己大部分的收
都投
进来援助对方。
不过看她的样子,应该能接受自己的想法吧。
艺术方面,求同存异很重要,不能像宗教那样你死我活。
当某种艺术形式只能容得下一种声音时,也就是这种艺术的消亡时候。
一枝独艳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对艺术来说,尤其如此。
因为今天并没有演出,所以其实没什么好看的。
而且两位老板中的丈夫不在,只有那位妻子在最后进行一番收拾。
看到许清雅带着杜采歌上门,那年轻
孩先是惊喜地说:“小雅你找男朋友了?”
许清雅既没有承认也没否认,只是笑着把杜采歌介绍给她。
许清雅的这位
师侄是杜采歌的本家,也姓杜,有个很普通的名字“杜娟”。
“不是杜鹃的鹃,而是娟秀的娟,”她笑着强调,“杜大哥,你写的《长生殿》真是作,我家那位一直念叨着想见见你真
,感谢你对昆曲做出的贡献。”
听这话,杜采歌对那位素未谋面的师侄有了一点初步了解——会感谢别
对昆曲做出的贡献,说明他是真的把昆曲视作自己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东西,把扬昆曲视作自己的
生目标。
杜娟带着他们参观了一下办公室,戏服收藏室,乐器存放室等,又带他们看了看有2oo座席,最多能容纳3oo观众小剧场。
“挺简陋的一个小地方,让杜大哥见笑了!我们就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杜娟说。
“你们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开销绝对不会小吧?”
“是,没有师姑的资助,我们的剧场早就倒闭了。”杜娟坦言。
杜采歌没追问许清雅资助了多少钱。
这是
家的事。
“我突然有点想投资剧场了,我投5o万,给我5%的
份吧。”
杜娟一
回绝:“那不行,我们这剧场总共也没投多少钱,现在也没能盈利,5o万至少要给你2o%的
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