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心念不改意难平(八)
王韶现在很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忙得不可开
。
在一个一切都已上了正轨、已经正常运转了数百年的职位上任官,与白手起家、把一个衙门从无到有建立起来,这难度完全不同。
最直观的,就是胥吏的数量。在秦州州衙中奔走的胥吏
数,是官员数量的几十倍,多达三百,衙中几乎所有的庶务都是由他们完成。许多吏员都是父子传承,熟悉故事,贯通条令,公务到了他们手上一切都能做得妥妥当当,官员只需做好监督工作就足够了。
但古渭这边就不同,原本就是军寨。连书办、文员,都是吃着兵粮。衙前吏员的数量不是屈指可数,而是根本就是零。王韶奉旨设立缘边安抚司,就算把原来吃兵粮的文吏也统括进来,也是不敷使用何况他们的编制属于古渭寨,而不是缘边安抚司。要不是新任寨主傅勍听话,王韶都没借
驱用他们最后他想到的办法,就是从周围的千来户汉
弓箭手中招募。
做事的
少,能做事的
更少,这就是王韶所面临的现状。
偏偏王韶要
疼的不只是缘边安抚司的军事政事,管理屯田和市易都是需要大量
手去指挥。
屯田的工作,王韶很
脆的让给了高遵裕,让他手下的门客去
疼。而主管市易的
选早就确定,但元瓘能力毕竟不如韩冈。城寨外的榷场虽然早早的建立起来了,但王韶去看过几次,觉得里面
糟糟的,没个应有的秩序。尤其是他从榷场回来后,顺道探望了几个来古渭养病的蕃部首酋,到了疗养院中转了一圈后,这样的感觉就更明显了。
刚刚把一个连九九
诀都背不好的应募文吏骂了下去,喝着凉茶,滋润着已经沙哑的喉咙,王韶越发的怀念起在秦州州衙中那群虽然总是少不了贪污受贿,欺压百姓,但终究还是能做事的胥吏。
‘也该找些门客来了。’王韶想着。在他还是机宜文字的时候,要养门客是
费钱财。但现在他管着一个安抚司,若是没有些门客来帮着做事,光靠自己实在忙不过来。而且他在古渭,要把自家
安
进军中吃官饷,直接也比在秦州要容易。
王厚这时走进了厅中。王韶放下茶盏,问道:“韩家那边安顿好了?”
王厚点了点
,自家老子这两天火气见涨,让他说话声都轻了不少,“都已经住下了。孩儿遣了四个老兵去听候使唤,都是老实勤快有家室的。韩丈还让孩儿带话,要多谢爹爹关照。”
“韩玉昆说过他父亲
于农事,这事我已经跟高公绰提过了。明天……”王韶想了想,“还是后天。后天请他去高公绰那里,看看要开垦的荒地。韩家的那几顷田该从哪里划出来,任凭他挑选。”
“孩儿明白。”
“还有韩家的吃穿用度,你都要安排好,不要等他们自己去找
。”王韶继续叮嘱着。
王厚继续点
:“孩儿已经提前办好了,粮油
蔬都让
送了上好新鲜的过去。韩家还有些不便携带的家当留在秦州没有带来,孩儿也早就安排了备用的。”
虽然已经从王舜臣那里听说了郭逵对韩冈的看重,父子两
在
谈时却绝
不提此事。韩家都搬到古渭了,两家也定了姻亲,韩冈的立场一般来说不可能轻易改变,并不是初来乍到的郭逵能动摇得了。
王厚倒是很佩服韩冈的魄力。官员上任最多带个妻妾儿
,把全家都搬到任上的很少见。此时官员调职很频繁得很,平均下来也就两年上下就得到另一处任官,带着全家老小奔走,其实是件很麻烦的事。就像王厚的继母和兄弟,都是被留在德安老家中,侍奉他的祖母,也就是王韶的亲娘。
“还算想得周全。”见儿子办事妥当,王韶
气松了一点,“跟韩家说,有什么需要可以尽管提,自家
不需要客气。”
“孩儿知道了。”王厚应声后,等了一下,见王韶没有其他话吩咐。便又说道:“孩儿还有一件事要禀报大
。玉昆的表弟冯从义,现今在元瓘那里做得也挺卖力的,这几天,已经听说他已经联络上青唐部,就是……”
王韶打断了儿子的话:“此事韩玉昆已经跟为父说过了。不是要借钱嘛,他要借就让他借,不要超过千贯就成。但利息不能少,而且年底前至少要把半年的利息偿清。一切照规矩来,为父不会为他徇私。”
“孩儿会转告给冯从义的。”
王厚答得痛快,让王韶有些不放心起来,“冯从义年纪轻,见识少。这世上又是
心险恶,保不准就会被
骗了。我不便叮嘱他,你去与他说,凡事多于元瓘、黄察商量,不要妄信他
。”
王厚忙点
答应了。若是韩冈不在古渭的时候,让冯从义给
骗了,他们也不好见韩冈,“不过大
也无须担心,冯从义找的
是俞龙珂和瞎药担保的,谅他们也不敢诓骗玉昆的表弟。”
所谓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着新开辟的榷场,古渭的官员自然都在此有份买卖。王韶的那份在元瓘处,韩冈则是找了冯从义,高遵裕也有自己的代理
,也就是王韶说的黄察。三
都不是清正古板之辈,既然占着这个位置,在为朝廷卖命之余,从中分润一部分利益,没
会觉得不对。只要不犯国法,自己不明着出
做买卖,谁也不能籍此说事。
说完韩家的事,王厚一句闲话也不说的就出去了。韩冈不在,他身上的大小事务等于凭空增添一倍,跟王韶一样忙得脚不沾地。
王韶继续处理他好像永远也忙不完的公务,过了一阵子,高遵裕找了过来。王韶放下手中笔,又与他说起公事来。
屯田的事虽然王韶说是全权委托给他,但高遵裕却不能不与王韶商议。而王韶手
上的重要事务,也得通报给高遵裕这个安抚司同管勾。不然时间长了,两
之间必生嫌隙。
两
互相
流了一阵各自手上的公事。高遵裕突然提起新任古渭寨主傅勍,“傅勍自从当了知寨后,做事勤勤恳恳,不辞辛劳,也不见他再酗酒,韩玉昆这个
选推荐得确不错,挑他接刘昌祚的任是挑对了……只是刘昌祚留下另一个职位西路都巡检却得商量出个对策。傅勍官位太低当不了,也不能让这个位子空着,不然总会被
惦记着。”
“可实在没
啊……”王韶在秦州虽有几年时间,但一直被压制,难以结
将领,在秦州军中也没个体己可信、够资格担任西路都巡检的武将。
王韶本来听了韩冈的建议,想让傅勍兼任西路都巡检一职。但给朝廷否决了,宁可空缺也不让他暂代比起当初有资格直登朝堂的刘昌祚,傅勍的本官实在太低,即便让他暂代其职,冠一个‘权发遣’的名目,也是不够资格。王舜臣现在倒是勉强够资格,‘但他的资历实在太浅了。’王韶暗自叹着气。凭他个毛
小子,压不住手下的骄兵。
“我倒有个
选。”高遵裕突然道,“不知子纯意下如何?”
王韶略一犹豫,问道:“……是谁?”
“苗授。”
王韶听说过这个名字:“可是德顺军的苗授之?”
“庆历元昊做反,苗授之父苗京死守麟州城,殁于王事,便因荫补而得官。他又是胡翼之的学生,曾在国子监就学,是个文武双全的
才。”
高遵裕说得王韶都知道,“可苗授的本官已是供备库副使,在德顺军作着兵马都监,秦州西路都巡检怕是安不下他。”
供备库副使是诸司官,从七品。犹在大使臣之上,比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