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利民,部队有专业的队伍,可以清除这些炮弹吗?”
蔡利民说:“有的,有工兵团可以排除的。书记,我们现在要么撤退,要么留下来继续察看还有没有其它东西,只是千万不要去碰这些炮弹。”
午阳说:“我们既然来了,就做个全面的了解吧,免得还是不放心,万一出了问题,我们是要担责的。大家往前走,看见水底有炮弹,就不要沉下去。没劲了千万不要勉强,上皮划艇就是了。”
8个
继续前进,每个
都带了一个浮标,皮划艇上面的官兵能够清晰地看到潜水员到了什么位置。下潜了4个小时,中途只上来换了几次气,按说氧气瓶早就用完了,可浮上来时都不用换氧气瓶。
在皮划艇上吃了面包,休息了一会喊着
流了几句,马上又开始下潜了。又过了3个多小时,彭妍坚持不了了,第一个爬上了皮划艇。午阳估计宝贝要好一些,但体力也肯定透支了,看对岸还是很遥远,就
脆下令靠岸休息,明天早上继续。
埋锅造饭后,将吊床拴在大树之间,脸上、手上涂了避蚊剂,就上床躺下了。开始还有一句没一句地聊天,渐渐地都睡熟了。
早上起床,吃了面包和牛
,继续出发。中午不能还是在皮划艇上吃面包和牛
的。
受得了,胃受不了的,何况几个
平时根本就没有吃过这样的苦。官兵们上岸煮了大米饭,炒了
和青菜,吃饱了又休息了个把小时才出发。下午5点左右,离岸边不到3ooo米了,几个
同时浮出水面,“有东西。”(未完待续)
第六百二十六章 三层都是宝贝
午阳问旁边的彭妍,“是木
吗?”
“对,是翡翠压着的木
。”
午阳又问最靠岸边的秦正元和最中间的朱其斌,都得到了证实,这16oo米宽的湖底,都排满了木
,还没有找到尽
,这个面积有多大呢?“其斌,你和敏波往湖那边走,稍微走一点就上岸,小妍你们都上岸,我这里有个
,看看里面是不是有东西。”
安排好了,自己又沉
水底。这里的水
大约1o米左右,清澈见底,木
叠成了3层,木
与木
之间,用那种特大的码钉钉好了,木
上面堆了两米左右的翡翠毛料。说是翡翠吧,上面还有石
,说是毛料吧,很多地方看到的全部是绿油油的翡翠了。3层木
5、6米高,翡翠毛料两米高,离水面只有两米高了。如果遇到
旱年份,湖水水位降低,最上面的都要露出水面了。
在湖床和木
接的地方,露出一个黑黝黝的
,直径超过了两米。午阳想一探究竟,左手拿着电筒,右手拿着器械,就要往里闯。还没有进
,一个黑色的东西就朝他冲过来。午阳视力极好,加上上次见过湖里的大鲇鱼,知道肯定是这样的家伙,马上就身体紧贴湖床,举起器械朝鲇鱼的肚皮划去,从鲇鱼的下颚开始到
门,被划了一条长
子,鲇鱼马上就疼得翻腾起来。
午阳赶紧浮出水面,怕鲇鱼翻腾,将皮划艇打翻了。好在还有一段距离,到鲇鱼不动了。皮划艇也安然无恙。
鲇鱼的白色肚皮朝上,血从伤
往外面
,一大片湖水都给染红了。午阳去碰了鲇鱼一下,鲇鱼挣扎了一会,就没有动静了。“弟兄们。拿挂钩来,咱们晚饭有新鲜菜了。”
官兵们将皮划艇上的钢丝挂钩抛下,午阳将其挂在鲇鱼嘴
的骨
上。“你们稍微等一下,鲇鱼一般都是成双成对的,应该还有一条。”说完就下潜,还没有到水底。就看见一个黑影猛蹿而去,应该是另一条鲇鱼了。
壁是石
砌成的,这个地方被鲇鱼钻了一个大
,应该算是豆腐渣工程了。踏着散落的石
进到
里,看到四周都是石壁。有门通往前、左、右3个方向,所在是一个很大的露天坑,只是被木
盖在顶上了。坑的长度是一根木
的长度,顶上摆了5根木
,长宽大约都是1o米了。坑里还有几条很大的鳜鱼,也不知道怕
,午阳走到跟前了,它们才摆摆尾
。游开一点。午阳手里有器械,杀两条不是难事,可已经有鲇鱼了。够百十号
吃的了,不必要再杀生了。
坑道中间都是码放得整整齐齐的木箱,木箱上面有薄薄的一层浮泥。拂开浮泥,看清木箱的长是1米,高是o25米,宽是o5米。木箱的木材是没有刷油漆的,现在已经变黑了。但是还能看到一些金丝,应该是用金丝楠木做的。金丝楠木在清朝早期就已经极少了。修建皇宫都改用黄花梨,可见这些木箱,肯定不是清朝的东西了。
木箱只用铁搭扣扣上,没有上锁,午阳打开木箱,里面是一些大碗,碗与碗之间,有一些黑色的东西,应该是当时放的填充物,用来保护碗的,现在已经腐烂了。
拿起一个大碗,瓷胎很薄,碗内没有什么装饰,碗外是牡丹花缠枝纹,拿起另一个,就是云龙纹了。看底部的款识,是大明崇祯年制。崇祯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个坑
应该是在明朝即将分崩离析之前修建的,要不然也找不到那么多崇祯年制的大碗了。
先往右边走了几个坑
,里面的木箱大了一些,打开看了,也都是一些生活瓷,盛汤的钵子,盖碗,鱼盆,鱼盘,鱼缸,最大的鱼缸直径在4o厘米左右,高6o厘米左右,外部都画了各种各样的图案,都是青花瓷的。
还有一间是大件,午阳打开一个木箱,里面竟然是青花瓷的莲缸,款识是大明万历年制,这让他很高兴,到现在,不仅他自己没有收藏到,在其他博物馆,也极少见到呢。
回过
来到进
的左边,在另一间坑
里,也是同样大小的木箱,打开来看,是吃饭的碗,瓷胎薄如纸,手电光照
下,几近透明。再走一间,木箱里装的是盘子,然后是碟子,看来都是生活用的瓷器了。虽然明显比在海里出水的要好多了,是官窑出产的,不过也不是很值钱,1o来万块钱一只罢了。
脆走远点,隔了几间没看,再打开木箱看时,里面是茶杯了。茶杯不大,外壁画的是兰
,
丛中蝴蝶在飞舞,午阳一看那蝴蝶时,自己都吓了一跳。原来蝴蝶不是红色,而是紫色,就是专家所说的姹紫,这是成化年间开始烧制这种色彩时,因为技术不过关,本来是要烧制红色的,结果变成了这种不红不紫的颜色,以后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就再也没有这种姹紫的颜色了,那些已经烧制出来的,就成了绝品。以后再想烧制,反而不行了。
看看底部的款识,果然是大明成化年制,据说,这6个字,还是成化帝亲笔书法呢。
午阳曾经在故宫博物院看到过,孙瀛洲先生捐献给故宫博物院的一对明斗彩三秋杯,那可是国家一级文物呢,这里有一箱,数数,有三层,每层有9行,每行有9个,共计243个。可不得了了,即使只有这些杯子,先不说其价值,起码填补了博物馆的一项空白。
再打开其它木箱,同样是茶杯,同样是姹紫,不同的是花样,有公
的,有各种花卉的。午阳记起有12月花杯的,看那画的花卉的杯子,果然是代表12个的典型花卉的图案。如果这间坑
里面全是这种杯子,即使8个
分。那也是不得了的了。
想探明坑
到底有多大,可怕手电筒没电,水中手电筒也照不了太远,万一没电了,怕在里面迷路。只好不去探寻了,为了更有说服力,必须带一只木箱上去。自己和朱其斌、秦正元、蔡利民要上班,以后就让胡敏波和宝贝他们来吧。
浮出水面,递上木箱,爬上皮划艇。“走吧,我们去跟大家会合。”
到了埋锅造饭的地方,秦正元、朱其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