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甲壳狂潮 > 573 惊爆消息

573 惊爆消息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轨道工厂建造的第二艘战舰目前还是个谜,没有知道这艘战舰的详细数据,哪怕北月洲基地也找不到几个知者,而且所有都对这艘战舰的数据守如瓶,只知道新战舰的排水量数倍于011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新战舰的建造还引起了军方的又一讨论,争论的焦点在于新型战舰的作战定位。

一方面认为,太空战舰应该以传统的战列舰为蓝本,设计成多炮塔结构,装备激光炮、电磁炮以及其他类型的舰炮,作战方式以炮战为主,辅之以导弹。

另一方面认为,多炮塔早就是湮灭在历史中的过去式,以空天战机为主力的航空母舰,才是最适合太空战舰的作战形式。

炮塔派并不是狂热的bb党,这一观点来自于实际的作战考虑,他们认为,纯战舰模式才是太空战的主要方式,因为战舰体积大,装甲厚,生存能力强,而且战舰装备核反应堆,阳电子炮那种扯淡的玩意没法装备,但除了激光炮,还可以装备x光炮、伽马线炮、高能微波炮……凡是能用电发的武器都不是问题,综合而言,纯战舰在真空环境下更有优势。

与此同时,炮塔派也承认战舰模式的综合作战能力弱于航母模式,但是航母的作战能力太过依赖舰载机,战机必须依靠过的机动力作战,在真空环境下,舰载机不可能使用推力较弱的电磁推进模式,动力必须使用传统的化学反冲方式才能获得强大的机动能力,如此一来就必须携带大量燃料,占用巨大的舰内空间,对战舰的作战能力起到不利影响。

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建造太空战机在技术上是个极大的挑战,为了保证空天战机的能,其体积肯定不能太小,设计方面也是个不小的难题,短期内完成设计并且大量制造太不现实。

最最重要的是,航母携带的战机越多,作战能力就越强,而每一架战机都需要一位飞行员,这一点决定了航母必须带上足够的手;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可以将战舰需要的手降到最低。

同样的吨位,战舰需要的手只有航母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意味着同等条件下,战舰的续航力和自给能力是航母的四到五倍!

这一点才是炮塔派坚持己见的根本原因。

对此航母派嗤之以鼻,以类现有的技术,就算造出了太空战舰,也只能在地球附近活动,三五天时间足够绕地球飞上几十圈,十天的续航力和五十天的续航力有什么区别?

战舰就应该最大限度发挥作战能力,以战机为作战主体的航母更加机动灵活,如果携带加装核弹的导弹,每一架战机都能给敌造成巨大的损失,其坏能力远超战舰模式。

为了增强说服力,航母派甚至拿出了太空战机的设计图,然而也只是图而已,技术上的问题必须靠技术员解决,这样的图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尽管不肯让步,不过航母派同样承认,以战机为主的作战方式对后勤依赖过高,必须建立完善的后勤供给体系,还需要伴随航母出行的专用补给舰,不然单纯以航母携带的燃料补给数量,舰队的作战半径将直接影响综合作战能力,而且是个难以补足的短板。

双方各执一词,说的又都有那么点道理,就连军方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才好,毕竟太空战对全类来说都是全新的课题,没有知道什么样的作战方式才是太空战的主流,而且太空战怎么打不仅取决于类的作战模式,还要看外星的作战方法,眼下无论说什么都是纸上谈兵。

问题是纸上谈兵也要谈,总不能等外星打过来再决定造什么样的战舰。考虑到类在这场战争中的劣势,类舰队在地球附近作战的可能高远离境作战,因此军方最终决定套用海军的作战模式,建造航天母舰战斗群。

这是类迄今为止掌握的、最有威力的战斗模式,在没有更佳选择的况下,套用海军的成熟作战模式无疑是军方的最佳选择。

可炮塔派和航母派的争辩却远远没有结束,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这两派的争论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直到一场真正的太空战以事实彻底压倒其中一派。

但是谁也没想到,这一场战斗会来得那么快。

十一月底,天文学界再次出重磅消息,据多家天文台的观测结果综合分析,天文界确信,一支外星舰队已经离开木卫零,正在向地球方向前进。

这本是个应该被各国严密封锁的消息,但是知道木卫零存在的普通民众数不胜数,不仅各国的天文台始终关注木卫零,全球各地的无数天文好者,同样时时刻刻关注着木卫零的动向。

天文好者手中的设备自然远远比不上天文台,可是看清木卫零并不是件多么困难的事。加之外星飞船都是显眼的冰白色,想不发现外星舰队的动向都难。

于是与外星舰队有关的消息立刻惊媒体,全球各界一片哗然。

因为外星的出现,如今的普通民众都懂一点基础天文知识,知道无论向哪一颗行星发飞行器,都要赶在两颗行星靠近的窗期进行,如此一来,才能用最短时间,最近路程完成使命。

可眼下这个时间,地球和木星中间还隔着太阳呢,外星舰队在这个时间出发,是不是太笨了?

当然不是,天文界很快就站出来澄清,木星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5.2个天文单位,与地球距离最近时大约是4.2个天文单位,也就是地球与太阳距离的4.2倍,约六亿三千万公里。

这个距离太远了,哪怕是目前最先近的类飞行器,飞到木星也需要两年半到三年时间,所谓的空窗期根本不是普通理解的概念,必须提前计算好木星的位置,在合适的时间地点释放飞行器,而不是两颗行星距离最近时发飞船。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俗人回档 不知星辰有灵灯 开局满级北冥神功 穿书有福利 大唐风华路 美漫世界里的黑巫师 这个女仙有点强 一刀劈开生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