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梦回大明春 > 663【活力四射的时代】

663【活力四射的时代】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自从王渊辅国以来,大明制度总是在不断变化。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只要自身利益不受损,官员们已经习惯变化,而且还对此乐在其中。

就在今年冬天,王渊改革官员休沐制度。

确定元旦(正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端午、中秋、重阳、冬至为法定假,全国官员可休息一天。每月逢初一、十五,全国官员可休假一天。但是,各部门必须留值班,遇到紧急公务也要取消假期。

对于京官来说,每月的初一、十五,是皇帝举行大朝会的子。

大朝会属于礼仪质,遇到懒散的皇帝,根本不会定期举行。朱元璋那会儿,群臣非常劳累,大朝会乃是君臣放松的子,皇帝还要赐宴给群臣,直至正统七年才取消初一、十五大朝会赐宴。现在王渊规定,初一、十五的大朝会,早晨九点钟准时举行,群臣不必半夜起床,散朝之后就能自己去耍乐。

另外,元宵节放假十天的旧例保留下来,国子监每月双休的旧例也保留下来。

唯独庶吉士五一休,这个特别优待被王渊取消,庶吉士与普通官员享受同样假期。

在王渊简政裁员、加强考核之后,京城各衙门官员,其实工作挺忙碌的。不能一直神崩着,必须要定期放假才行,劳逸结合才能提高办事效率。

明代一年有三个重要节,即元旦、冬至和皇帝生

在这三天,皇帝要么给群臣赐宴,要么给群臣赐食。如果啥都不赐,说明出大问题了,天灾祸取消庆祝活动。

冬至,赐食群臣。

前些年,赐的是玉米、花生、瓜子等物,今年每赐一只半大火

是首辅王渊的养场养的,卖给鸿胪寺,再赐给文武百官,顺便附带两枚受蛋,可以自己拿回家孵小

此时此刻,东安门外,就有几个大臣,指着彼此仆从手里的火闲聊。

“此殷州异禽,比之中土,肥硕至斯也。”

“确实肥硕,只是不知为何称为火。”

“王相名之,未解何因。”

“我打算带回家中饲养,可供观赏,又能作画。”

“最好观赏,此不香。”

“安平兄吃过火?”

“吃过,腿和翅还不错,其他地方的又老又柴。”

“……”

近些年,新鲜玩意儿越来越多,火只不过其中一个点缀。

如今的官宦富贵之家,真是家家都有自鸣钟,还出现专门侍钟的仆,平时擦拭灰尘,偶尔上油润滑。

戴眼镜的官员也越来越多,老年儒士戴老花镜,年轻士子戴近视镜。都是那种单片眼镜,不用时挂在胸前,用时取来架在鼻梁上。镜片有玻璃的、有水晶的,镜框有玳瑁的、有玉质的、有金银铜的,已经有把眼镜誉为“文房第五宝”。

哥白尼身边跟着个翻译,看到官员手里提着火,问道:“中国官员为什么每都有一只?”

翻译笑道:“今天是冬至,皇帝赏赐群臣。这种火是从殷州来的,平时不容易看到,皇帝就赏赐大臣们每一只。”

“冬至?”哥白尼没听明白,因为翻译不知道该咋翻译,直接使用了“冬至”的汉语音节。

翻译解释说:“今年以后,就开始回暖了。”

哥白尼瞬间明白,原来今天是太阳回归,也是西方圣诞节的起源。

西方世界许多民族,都把冬至视为太阳神的生,罗马、叙利亚、波斯的太阳神都在冬至这天诞生。罗马太阳神的生,由于年代久远、历法不,因此被定在12月25,这天被称为“太阳神节”。

耶稣以前是没有确切生的,各国胡给耶稣庆生,春夏秋冬四个季节都有。直至公元354年,罗马主教才取“罗马太阳神节”,把耶稣生安排在这天,“圣诞节”由此出现。

民国时期,中国把圣诞节,称为“西历冬至”,其实刚好歪打正着。

哥白尼继续在城中闲逛,陆续看到好几拨游学士子,他好奇道:“中国的年轻学者,为什么都带着一把剑呢?”

翻译笑道:“如今倡导复古,年轻士子什么都推崇盛唐。携带长剑离开国家,辞别亲,到远方游学(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便是盛唐士子的习惯。特别在江南地方,如今商贾大兴,商家子嗣腰缠万金,弱冠之年必定仗剑游学。剑是君子的象征,君子就是品德高尚哲。同时,剑还能防备歹,遇到强盗也能自卫。”

“原来是这样,欧洲也在文艺复兴。”哥白尼点说。

翻译名叫张煌,来自广州海商家庭,目前拜北京物理学院读书。王渊听说哥白尼来中国了,虽然没有立即接见,但还是安排了一个随行翻译。

哥白尼望着那些仗剑游学的大明士子,不禁有些心生羡慕,他们降生在一个伟大国度的伟大时代。

至于欧洲,太黑暗了!

其实,这些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士子,很多都是找借四处旅游而已。他们生来不愁吃穿,科举也没什么把握,脆就追慕盛唐遗风,带着一把剑到处耍乐。其中的佼佼者,还会写游记和诗词,寄到报社赚取名声和稿费。

如今兴起一种游学类文学,以名山大川、边塞怀古为主,甚至有跑去西域,想把楼兰、台、车师、河这些古地名都找出来。

今年夏天,就有个游学士子声名鹊起。

名叫陈宗儒,父亲原为海盗,后来变成大海商。陈宗儒幼年便拜名师,还跟着父亲去了南洋和印度,考了个秀才便不愿再科举。他先是到北京学习物理,实在学得脑壳疼,脆呼朋引伴前往河套,同行士子的花销全都由他负责。

这些家伙甚至北出山,骑马到漠北去溜达,在瓦剌蒙古的地盘转了一圈。接着又跑去集宁(乌兰布察),一路骑马东行,来到鞑靼蒙古王庭,受到蒙古博迪汗的热接待,最后是从辽东坐船回来的。

一路上,陈宗儒写了上百首诗,陆续发表在《燕京旬报》,又被其他几份报纸转载,已然迅速轰动北方文坛。

这货写的全是边塞诗,风格模仿王昌龄、王翰、岑参等,被誉为“当代边塞诗第一”。

张煌说起陈宗儒的诗歌,可惜翻译得太烂,尴尬道:“哥白尼先生,中国诗歌很难翻译,需要你自己学会汉字才能领略风采。”

哥白尼说:“我会努力学习汉语的。”正说着,哥白尼突然双眼圆瞪,指着前方街道,“那是什么?”

张煌也有些懵,只见当朝驸马王素,骑着一辆奇怪的车子,身后还载着公主殿下。公主紧紧抓住驸马的衣服,不时惊慌尖叫,所有路全都朝他们看去。

张煌解释说:“这是首辅之子和公主,他们是夫妻。此车甚为怪异,可能是什么新机器,首辅之子也是一位渊博的学者。”

一辆自行车而已。

而且还是没有链条的自行车,前大、后小,踏板固定在前车轴上,蹬起来那是非常费劲。

王渊对儿子说:“你这自行车,如果想要省力,就得加装链条,通过杠杆效应来实现。”

链条还没做出来,王素就带着公主,骑自行车出门兜风了。

那些仗剑远游的年轻士子,见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神级插班生 生活系游戏 炼器真仙 重生九二之商业大亨 我能提取熟练度 大明妖孽 丰臣遗梦 主神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