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欧皇崛起 > 第542章 日德兰的农业潜力和哥萨克

第542章 日德兰的农业潜力和哥萨克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中世纪的欧洲,文化主要分为两类——贵族和教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马林让丹麦国王汉斯带走那些贵族,只能算是解决了一半的问题。对于那些识字的丹麦教士,还没有解决。

不过,这也不算什么难题。因为,马林有教廷的支持,大规模把这些丹麦教士调离,还是很简单的。

比如,不莱梅大主教国搬到施滕达尔后,肯定会把不莱梅大主教国的很多重要的教士一起带走。这样,原不莱梅大主教国就会空出很多教士的位置。

这样一来,马林完全可以把德兰半岛的有文化的丹麦教士,都调到原不莱梅大主教国地区去。然后,再从自己控制下的德意志地区,挑选德意志传教士,去德兰地区主持常教务。当然,因为德意志教士不会讲丹麦语,和丹麦百姓沟通困难。因此,马林会选择在石勒苏益格公国境内挑选会讲丹麦语的德意志传教士前去负责教务。

石勒苏益格公国是个很特殊的地方,这个地方南边是德意志为主(后来划归德国),北边以丹麦为主(后来划归丹麦)。虽然地处南北两边,但石勒苏益格公国的德意志和丹麦,还是有很多集的。毕竟,同处于一个国家。

所以,就造成了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传教士,很多都会同时讲德语和丹麦语。而且,同时会讲德语和丹麦语的传教士,占到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传教士总数的过半,数很可观。

当然了,虽然会讲两种语言,但石勒苏益格公国的传教士,还是会选择本民族的语言作为母语的。另一种语言,只是为了和沟通方便。书写的时候,德意志传教士还是会选择德语,而丹麦传教士,还是会选择丹麦语。所以,把会讲丹麦语的德意志传教士弄到德兰丹麦地区,是不用担心那些德意志传教士会帮丹麦传承文化的。

而那些丹麦传教士,马林决定利用教廷给的授权,全部调往德意志地区,哪怕白养着不做事,都要这么做。然后,德兰半岛丹麦地区的教务,则全由石勒苏益格公国那些会讲丹麦语的德意志传教士全面接手。

然后,马林会以教会的名义,在丹麦创办很多小学,教当地小孩子学德语和书写德语。同时,德兰地区一切公文和书籍,全部使用德语。至于丹麦语,马林也不禁止,而是不允许书面使用,作为无文字的方言对待。不过,不会讲德语的丹麦,永远只能当农,而不会得到改变命运的机会。

……

同时,马林还会选择对德兰半岛进行移民,把大量的德意志难民移民到德兰半岛来。德兰半岛虽然面积不算大,但地势较为平坦,无论搞种植业还是畜牧业,都大有可为。

在后世,丹麦可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之一,号称“欧洲食橱”,不管是粮食产量还是类产量,在欧洲都是排名靠前的。而且,丹麦猪,占据世界第一,均小麦产量接近一吨(丹麦500多万),而华夏只有90多千克。当然,华夏是以稻米为主食的,不好比。但是,这也显示出了后世丹麦农业的发达。

丹麦农业发达固然有其高科技的成分在内,但最主要的,还是丹麦的农业可利用土地多啊。后世丹麦43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不包括法罗群岛),竟然有29万平方公里的耕地——尼玛,都占国土面积的67了。华夏占比多少?十分之一都不到……

而且,后世华夏虽然耕地不少,可很多耕地土地贫瘠。北方的土地,尤其是西北的土地,严重缺水。而丹麦这地方,压根就不缺水。除了气候稍微凉了一点外,没有任何问题。所以,后世丹麦才能搞出农业上的迹出来。

当然,因为穿越者马林的关系,后世的丹麦想要迹就难了。因为,丹麦土地面积最大的德兰半岛被马林抢过来了。以后,是马林在德兰半岛上大搞农业了。

马林知道,德兰半岛的土地肥沃平坦,可耕地很多,至少占一半以上。而德兰半岛包括石勒苏益格公国在内,差不多达到了3万平方公里的样子,可耕地按一半算的话,就有15万平方公里。折算成英亩,就是370万英亩,也就是185万尤格拉姆,或者2246万亩……

当然,这是理想况。而且,现在可是中世纪末期,农业纯粹靠工啊。那么多土地,也没那么多去开垦啊!

就拿新到手的德兰半岛约2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来说,这里只有25万丹麦,最多几万壮年劳力。一家五,耕作100亩地顶天了。25万,最多耕作500万亩土地……

但是,这25万,又不都是农民啊,还有很多渔民,以及其他各行各业的呢。所以,现在最大的问题,是严重不足啊。

想要利用好那两千多万亩地,起码需要20万户五之家,也就是超过一百万。而且,这都是农业……

所以,马林的打算是——既然缺,那咱们就从德意志穷地方移民德意志过来呗……

到时候,德意志都占优了,还愁丹麦翻出花来?再说了,马林还打算鼓励德意志和丹麦互相通婚呢。本就都属于耳曼,除了语言习俗,其他差别本就不大。再互相通婚,加上德意志占多数,不要几十年,就把这里同化掉了。

若是真要把德兰半岛上超过一半的国土都开发成农田和牧场,马林光是收地租,就会受到手抽筋的……

当然,出于军事目的考虑,马林打算,把德兰半岛这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中,可利用的一半国土,再分成两大部分——耕地和牧场……

耕地需要劳动力太多了,马林打算把其中的一半,主要是沿河的肥沃地段,方便灌溉的地区,都开垦成耕地。而另外一半的不靠近河湖的地区,则开辟为牧场,全部种上苜蓿,饲养细毛绵羊,以及牛和马。当然,也可以发展一下后世丹麦的强势养殖行业——养猪业……

到时候,肥沃的德兰半岛,将会成为马林手中的粮仓和仓。同时,还可以供应大量的战马和酪制品。

牛自然是选用荷兰花白牛,而战马,马林选择东欧蒙古马,也就是后世的顿河马。这种哥萨克骑兵的坐骑虽然没有阿拉伯马等名贵马种那么出色,但是,胜在耐耐粗饲。随便放在地上吃,就能养活。只有很劳累的时候(比如载长途奔跑后),才需要加点料。不像欧洲战马,平时就要料。尼玛三五匹还好说,要是上万匹,花销简直惊

所以,欧洲历史上,骑兵的规模一向不大。但贫穷的沙俄,却能经常出动几万、十几万哥萨克骑兵,横扫四方。一战的时候,沙俄甚至出动了上百万哥萨克骑兵。只不过,面对德国的机枪阵,没讨到好。

但是,在18和19世纪,能够随意出动几万哥萨克骑兵的沙皇,号称“欧洲压路机”,让整个欧洲都有些瑟瑟发抖……

所以,马林决定——在德兰半岛上,那些耕地以外的牧区,多建立一些类似哥萨克村落的聚居地。

然后,马林会从德意志青年中,挑选一些喜欢骑马,且格剽悍的小伙子,加这些村落。马林会分配牧场给他们,但他们必须缴纳少量的赋税,并无条件为马林打仗。

平时,这些小伙子们在德兰半岛的牧场骑着东欧蒙古马去放牧,没事的时候,马林会安排村长组织这些小伙子们练习摔跤、马上格斗和骑等。

他们的村长,就相当于马林麾下的骑兵连队长。一旦战事发,村长就会变身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校花的全能保安 科学家的空间塔 漫游诸天 霸武神王 天才风暴 有一千个技能的我怎么输 妖怪公寓 庆余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