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拼命的往门前凑,直是哭笑不得。
这些穷书生大多是没多少银子的,即便真有才学,若不能打点了门官,想要将诗词送到魏国公他老
家面前是绝对不可能的。
果然,任凭那些士子拼命叩门,门官丝毫不予理睬。
宁修不由得感慨,
生真是现实啊。
他振了振袍服,迈步朝大门
走去。
那些穷书生以为宁修也是来魏国公府投帖拜谒的‘同行’,纷纷投来了敌视的目光。
宁修却不屑与他们争辩,径自上前叩了叩门。
“湖广乡试新科解元宁修,求见二公子。”
此话一出,那些穷书生纷纷傻了眼。
他们没听错吧?湖广乡试新科解元?
很快大门便被启开,一个三十来岁的门子踱步而出,打量了宁修一番。
“公子便是宁解元吧?我家二公子吩咐了,若是宁解元前来便直接请到花厅看茶。”
这下那些穷书生更是眼红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他们挤
就为了自己的诗词可以送到魏国公案前。而这个宁修啥都没做,就被徐小公爷引为座上宾,同样是读书
,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宁修笑了笑道:“如此,便有劳了。”
说罢一甩袍袖随着门子走进魏国公府。
魏国公府占地极大,大体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花园,其二便是内宅。
花园部分大概占了整个魏国公府的四分之三,多是供
眷游览。
虽然莫愁湖也是徐家的封地,可毕竟不可能整
泛舟游于湖上,多数时间里还是需要一个典型的江南式园林游赏以消磨时间的。
魏国公府一共有三个花园,宁修要去的这个花厅便在其中一个名为函逸园的园子中。
那门官得了徐怀远的嘱咐,自然对宁修态度恭敬,把宁修请到花厅后,叫
上了好茶好点心伺候着,便扭身前去通报了。
宁修只酌了几
茶,并没有怎么动点心瓜果。毕竟他是来拜会魏国公的,仪态上可不能出问题。
约莫过了盏茶的工夫,宁修听到一阵脚步声响起。
他抬
去瞧,只见一众仆
簇拥着两个身着锦服的男子走来。
宁修连忙起身去迎,却感到有些怪。
其中一
是徐怀远,而另一
看年纪不过是三十上下,该不会是魏国公他老
家吧?
徐怀远仿佛看出了宁修的疑惑,抢先一步说道:“哎,我来为你们引荐一番。这位是我的大哥徐维志,这位是我的好友宁修。”
原来如此!
宁修心中了悟。
怪不得这
如此年轻,原来是当今魏国公徐邦瑞的长子徐维志!
在宁修的印象中,正是此
承袭了徐邦瑞的爵位,成为了新一代的魏国公。
“在下宁修,拜见小公爷。”
宁修冲徐维志拱了拱手,和声道。
徐维志微微颌首,笑声道:“早就听二弟提起宁朋友的大名,今
一见果然不同凡响。对了,听说宁朋友高中今科湖广乡试解元,小可恭喜了。”
“多谢小公爷夸奖,宁某愧不敢当。”
这徐维志年岁虽然只在三十上下,但极为老成持重,养气的本领绝对一流,不愧是被当做魏国公接班
培养的。
宁修知道像这种显贵之家,接班
和其他子嗣的培养模式是完全不同的。徐维志从出生的那
起就肩负着整个魏国公府的责任,而徐怀远却可以毫无顾忌的吃喝玩乐,一切都会有这个大哥帮他扛着。
很难说孰优孰劣,但若让宁修选择的话,恐怕他还是会选择徐怀远这种生活方式吧。
三
分宾主落座,宁修表明了来意,徐维志捋着下颌短髯幽幽说道:“宁朋友来的时间有些不巧,恰巧父亲有些中军都督府的公务要处理,出府去了。”
“哈哈,宁朋友啊,既然来了南京就得好好玩玩。在荆州的时候多亏你的照拂,这下
到我尽一番地主之谊了。”
说罢,徐怀远便凑到宁修身边,给他讲起南京城的名胜来。
徐维志见弟弟这般没有定力,着实有些无奈。
可在
前他总归要给弟弟些面子,便把到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对宁修来说,此番来魏国公府是表明一个态度的,至于能不能见到魏国公本
却不是他关心的。
没准魏国公根本就没有去中军都督府,只是单纯的不想出面见他呢。
毕竟他和魏国公身份相差太过悬殊,魏国公屈尊见他是
分,不见他是本分。
徐维志是魏国公的嫡长子,有他出面便也算代表魏国公了。
徐维志到底与宁修不熟,又寒暄了几句便找了个借
离开了。
偌大的花厅中,除了侍候的仆
,便只有宁修和徐怀远了。
徐怀远这才彻底的放松下来,酌了一
清茶感慨道:“宁朋友,这些
子我真是憋闷死了,被大哥盯着整
在书房里练字,真是太无聊了。”
他将茶杯放在一边,冲宁修挤了挤眼道:“你说像我们这样的
家读书练字有个什么用?偏偏大哥还总用大道理压我。这下好了,你来了南京,我总有理由出府去了。”
宁修听得直想翻白眼,敢
徐怀远这么高兴,是因为可以把他从‘牢笼’中解救出去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