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穿越1630之崛起南美 > 第二百六十三章 网(一)

第二百六十三章 网(一)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646年4月25,晴,庙街。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两艘“阿穆尔河”级内河浅水炮艇小心翼翼地避开一些浮冰,然后快速靠近了位于阿穆尔河北岸的过冬营地。

事实上一个星期前它们已经来过一次了,当时阿穆尔河的冰还相当严重,拥有两座燃煤锅炉、140马力、双轴双桨推进的两艘内河炮艇也不得不降低了航速,避开那大片的流冰区域,艰难靠近了庙街过冬营地,给在这里猫了五个半月冬的费雅喀送来了一些食物以及牲畜幼崽。

熬过了这个冬天,他们就要开始大力种植黑麦、燕麦等耐寒作物了,同时也会种植一些苜蓿之类的短生长期牧,以饲养各类牲畜。黑麦、燕麦这种农作物有很多优点,比如适应能力特别强,又耐寒,还不用怎么管理,基本上可以大面积散播。去年10月份从本土过来的船队中,带来了大量机器零部件,可以组装出几十部收割机,套上马就能使用。有了这种利器,东北肥沃的黑土地便可以扩大播种面积了,粮食单产也许会下降,但总产量会有一个大幅度的上升。

此地的费雅喀族长用汉语向乘船前来东岸海军军官表示,今年的税收一定会在秋收后及时上缴上去。一些去年被刘海洋征发进挺身队第一联队直属侦查小队的猎们也趁机回了趟家,他们穿着厚呢子大衣,戴着海豹皮帽,满面红光地将大包行李(每五十公斤)从船上搬了下来。烈酒、蔗糖、盐、金属刀具、茶叶、瓷器、丝帛应有尽有,当然也有一些金银,但这些东西在老乡们眼里并不如那些烈酒、茶叶、刀具等重要。

东岸水手们倚在船边,笑嘻嘻地看着这帮挺身队员们衣锦还乡。第一联队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一直到十月中的三个月时间内,趁着清军主力南渡以及自己的机动优势,连续在鲁南、苏北的沿海地区发动多次战役,先后攻陷了照、莒州、赣榆、海州、盐城、如皋、海门、通州等州县,沿海几乎无处不示警,使得清廷以偏师全占江北的梦想灭。多铎不得不从收降的部队中调集了相当数量的马来剿灭黄衣海寇。但收效甚微。

8月15,东岸陆军加上挺身队第一联队主力共计战兵五千余,与清沂州总兵许定国部万余河南地主武装战于莒州城外。清军大溃,死伤枕籍。混战中许定国被波兰长枪骑兵阵后打落坐骑,几乎命丧当场,后趁混战逃走,仅以身免。清廷委任的莒州知州不战而降,整个沂州镇为之震动。远在济南的勒克德浑以及驻兵登州的豪格几乎气歪了鼻子。却也无可奈何,这种不对称的打法他们也无力地很。

9月5,东岸军队在通州地区大举登陆,连州县。奉多铎令带着两千五百满蒙八旗收服江北地区的固山额真准塔,在与东岸陆军战不利后逡巡不进,畏敌如虎。遭到多铎训斥后,他才勉强与赶来的左梦庚部先锋数千一起向东岸大军进攻,结果左梦庚部先锋六千在二十余门大小火炮的轰击下当场崩溃,准塔带着两千骑断后,方使左部数千不至全军覆灭。正在收取南直隶州县的多铎闻听此败。“震怖”,迭令明降军各部往扬州汇集,准备用数量堆死黄衣海寇。

考虑到这些明降军素质低劣,上了战阵也许不会比左梦庚部好多少,因此多铎也抽调了大量满蒙八旗、乌真超哈等部队返回江北,共同会剿。恰好此时江南暑热,八旗兵丁极不适应,因此数量高达万的八旗兵丁再次渡江进了扬州,准备周密部署后一起东进,压缩东岸的腾挪空间。

不过东岸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蹲太久。因此他们很快离开了通州一线,登船北上,并于10月5于海州地区登陆。清廷委任的知州自焚而死,屯驻此地的清沂州镇兵三千闻风而散。两支先后赶来的援军——沂州镇援军数千也被击溃。至此,清廷苦心经营的两大海防支柱之一的南支柱沂州镇已经损失了过半镇军,剩下的也都“避黄衣军而走”,士气低落得很,基本失去了有效的作战能力。

发动了这三次战役,极大地调动了清军后。东岸打完收功。部队回到烟台,开嘉奖大会,发送奖励、提拔军官;而船只则回到大泊、黑水、鸳泊等地分别做保养,保养完毕后立刻开始转运,毕竟这才是东岸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事

因此,此时回到老家的这些挺身队员们一个个都算“腰缠万贯”了,让一帮窝在庙街附近种地的老乡们眼红得无以复加。一些新近搬来此地的费雅喀、达斡尔、鄂伦春也是羡慕无比,纷纷寻思着下次征兵得想个办法挤进去。自己的箭术不比他们差,下套抓野兽的本事也比他们好,凭什么他们能发财而自己不行?

庙街过冬营地此时的已经比去年繁盛多了,在吸收了一些逃难来的野真各部族后,已经达到了一千二百。而有了东岸的庇护,他们今年也安下心来开始定居,并大面积播种了由俄罗斯的黑麦、燕麦等农作物。

掌管整个黑水地区的莫大帅今年雄心勃勃,开始在库页岛、阿穆尔河流域肥沃的黑土地上大力扩大播种面积,同时大造渔船,增加渔获量。而济州岛的彻底占领,更使得岛上肥沃的牧场以及大量的存量牲畜落了东岸之手,粮食在今年,应该是不至于太过缺乏了!

因此,在发现能够养活更多之后,东岸在江北的时候便不再顾忌,每攻一个州县都裹挟大批男上船,然后拉到东北或烟台。据统计,截止1646年4月25,45-46移民运输季结束后的黑水地区的移民已经维持在六万多的高位,差不多是史上最高了。

其中,烟台地区的滞留移民(不含军队数,下同)约为25万——这些迟早都要转移到别处,因为烟台的作用已大大下降;库页岛(含黑水港、大泊港以及利尻岛)上的最多,约有36万(包括五千常住居民);处于东岸间接控制下的济州岛上新增了约六千打散后分配到岛上的明百姓,这是为了给岛上翟从谔等三家武装稳固根基用的。他们三家合兵才5500,控制岛上数万朝鲜总感觉有些不稳当。

最后,东岸还将俘虏的总计约两千名清军许定国部河南兵打散后分配到了庙街以及恒衮寨两处,由当地的山丹看守,进行劳动改造。如果表现正常的话,一定时间后他们可以被赦免为自由民,并分配土地,在阿穆尔河流域扎下根来。其实这些原本都是河南的泥腿子,跟随长官稀里糊涂投降了清朝,然后又稀里糊涂去了山东,再被一战击溃抓了俘虏,到现在都闹不清楚状况呢。

他们跟谁混不是混啊,只要东岸让他们吃饱穿暖,就是跟着他们打“我大清”也是没二话的。这些到来后,庙街与恒衮寨两处的分别达到了两千之众,算是初具规模了。而且他们和山丹不是一个系统的,挤在一起也能互相制衡,便于东岸羁縻这两处。两千的城寨,在此时的阿穆尔河流域绝对是一般的存在。这就是背靠大树好乘凉的结果啊,山东、河北、江北多的就是流民,一脑儿地塞到东北来,即便冬天因为不适应死掉一批,也还会有更多的活下来。这些都会极大地改变此地的种构成,对以后东岸开展的各项战略影响远。

此时两艘内河炮艇就载了第二批约五百来到庙街。这些还穿着清军号衣的降兵们抖抖索索地跨出船舱,垂丧气地被押到了岸上,由本地的山丹看管,然后进行劳动改造——主要是种地、伐木、筑城、割、照料牲畜。这些中基本没有军官(军官都去黑水煤矿劳动了),因此比较好管束,东岸也留了几名顾问在此,名义上是联络官,实际是本地的太上皇,监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穿书后我从奶妈转职当剑修 抓鬼小农民 龙王传说之自然之子 极品厨仙 瞎猫总裁爱上鱼 校园花心高手 民庆街68号 胥引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