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硝烟弥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12磅炮开火完毕后,接下来发言的是恐怖的18磅长管重炮。当沉闷的轰鸣声从炮筒内响起后,锈迹斑斑的18磅实心铁球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分别击向了自己的目标。他们的目标不是清军的火炮,而是在火炮后方列阵的清军步骑。这些
离东岸城墙足足有千余米,这个距离在他们的认知中是比较安全的了,因为很少有火炮能打到这里,即便能打到,也是强弩之末了,对他们造不成太大的杀伤。而且他们也不敢离火炮阵地太远列阵,因为万一敌军杀出城来他们可能会来不及保护炮兵。
不过城楼上两门18磅火炮1400米的有效
程(最大
程2000米,在城墙上
击还有距离加成)让他们知道了这里也不安全。呼啸飞来的实心铁球在清军阵型内制造了恐怖的杀伤,虽然他们已经尽量将间隔扩大了,但斜穿过整个阵型的18磅铁球在摧枯拉朽般撞倒了十余
后,又在地上蹦蹦跳跳地弹了几次、连续擦碰了好几
后才最终停了下来。
“中着立毙”、“粘着即死”,李文长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明末文
形容红衣大炮的词语。两枚18磅炮弹足足造成了清军三四十
的伤亡,或者说三四十
“死亡”更准确,因为被炮弹擦碰了即便不死也多半被带走了胳膊、腿什么的,在这个时代是很难活下来的。
18磅炮
击完毕后,最先发
的两门12磅火炮差不多又准备完毕了。几名炮兵实习参谋在他们背后负责观察落点、计算弹道,然后将需要修正的参数与炮长协商,炮长采纳后立刻对火炮进行调整,然后再次开火。这次炮弹依旧落空了,但偏得不多,一发又打在了
活的民夫
群里,一发从清军火炮炮位旁擦肩而过。
虽然四发炮弹都没有击中这个幸运的清军炮位,但发发不离他们身周也让清军炮手们吓得够呛,因此。他们的还击也很快就到来了。六蓬黑烟在南方五百米外次第升起,六发炮弹呼啸着飞过了护城河、飞越了铁丝网,然后一
栽在了城墙根下。
装药不够,动能不足!李文长心里暗笑。估计清军火炮质量不咋地,平时应该时不时炸膛,因此他们都不敢装很多发
药,这也难怪他们的炮弹这么软弱无力了。
清军
击结束后,东岸
位于两侧突出部上的两门12磅炮也怒吼着发言了。
这次东岸
终于有了斩获!除了一发继续偏到后方挖土的
群中外。另一发则击中了一门红衣大炮的炮架。该炮直接被击散了架,沉重的炮身往旁边一歪,直接压倒了两名清军炮手,远在城
用望远镜观察的李文长都为这两个被压扁的家伙默哀,死得也太憋屈了。
东岸
打到现在已经打了十发炮弹了,才取得命中一发的战果,这个成绩只能说马马虎虎。要知道,城外的每一块区域之前可都是
确测量过的,每门火炮也都对每个区域进行了大量的试
,试
取得的数据由参谋们用数学方法进行处理。然后得出了
表。这个
表已经将风速、温度等很多影响测量的因素都考虑进去了,可以说理论上东岸
的火炮应该是指哪打哪的。但现在打了这么多炮弹才命中一发,而且说不定还是运气弹,这个成绩真的算不得多好。
清军火炮的装填速度太慢了,而且他们看起来很紧张,因为黄衣贼军的火炮出地准,虽然大部分都没打中,但所有炮弹无一例外都在他们附近打转。说不定哪一发炮弹啥时候就落在他们
顶上了,这个
压力可不是一般地大,这自然也会导致他们动作走形。装填工作变慢。
18磅火炮继续
击!这次一发炮弹打在清军两个步阵中间的间隙内,让他们逃过一劫,但另一发炮弹可是结结实实地再次砸进了
群中,带走了七八个
的
命。
双方就这样进行着炮战。轰了大约十来分钟,清军终于绷不住了。随着一声号响,在红衣大炮后列阵的清军缓缓向后撤到了1500米处,不过这里仍然笼罩在18磅长管加农炮的
程内。这种恐怖的火炮在城墙上有效
程可能达到了1500多米,最大
程更是达到了2100多米,虽然打到这里时炮弹动能有些衰竭。但仍然能杀伤大量
员。以清军此时的阵列密度,命中率达到七成以上的18磅重炮等闲一炮就能轰死六七个
,运气好的话打死打伤十多
也不在话下。
不过清军步阵显然不能再往后撤了,再撤就起不到保护炮兵阵地的作用了。黄衣贼军的马队随时可能会杀过来,若是他们来不及驰援炮队,那么上
怪罪下来他们这些新降之
可都吃罪不起。
刚才大约十五分钟的炮击中,清军只打了三
击,18枚炮弹中更是只有四枚击中了烟台堡的城墙。不过这种用砖块、条石砌成的厚实城墙显然不是他们能轻易撼动的,几发炮弹只不过打掉了外层抹的水泥层而已,对城墙本体
坏有限。清军若想真正轰
烟台堡城墙的话,他们最好再将火炮朝前移动个两三百米,不过这对于笨重迟缓的红衣大炮来说真的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十五分钟里东岸
的火炮以两分钟一发的恒定速率进行着猛烈
击,不过依然只有一发炮弹取得了命中,这发炮弹击伤了几名清军炮手,但火炮本体未遭到
坏。
趁着清军阵列后撤,东岸炮手们也抓紧时间对火炮进行冷却。他们拿着大团湿冷的毛巾覆盖在炮筒上,毛巾上顿时冒起了大团蒸腾的雾气。这种冷却方法严格来说对炮筒是有损害的,但此时是在
战途中,为了使火炮快速冷却以便尽快投
战斗,那么便无可厚非了。
对面的清军似乎出动了马队。在付出了一两百名不值钱的新附军的死伤后,清军终于舍得将宝贵的满八旗、汉八旗马队调出来了,不过他们依旧驻兵在东岸
火炮
程之外,算是远远地威慑着东岸
的骑兵部队。只要他们一旦做出出城攻击清军炮队的举动,那么他们就将以雷霆万钧之势扑上来,将这
敌军马队彻底消灭。
不过事实上他们很可能要失望了。刚刚来到城
观战的莫茗对清军火炮的
程、
速、
准度、
坏力都嗤之以鼻,认为他们在五百米的距离上对烟台堡造成的
坏相当有限。咱这可不是什么内层夯土、外层包砖的城墙,咱这可是全部用大号城墙专用砖和条石砌成的坚固城墙,厚度就没有低于35米的,最厚之处甚至达到了6米。你这些落后的火炮在五百多米外也想轰塌我的城墙,做梦呢你!因此,他压根就没打算派骑兵出城去袭击清军,就这么用大炮对轰呗,看谁先撑不住!
仗打到现在,东岸
除了消耗了几十发炮弹外,
员方面是一根毛也没伤着。反观对面清军,那些以投降明军为主的步阵已经被东岸火炮打死打伤了一百多
,火炮损毁一门、炮手也阵亡了五六个,更别提那些被火炮惊散的夫子劳役了。此时那些八旗包衣们正硬着
皮、心里发毛地上前,一边乞求着炮弹不要落在自己
上,一边拿着刀枪恶狠狠地将那些夫子们
到前方去,继续修筑那些尚未彻底完成的炮位。
炮战继续进行着。冷却完毕的东岸火炮再次以两分钟一发的
速打出了几
火力急袭,在这几
炮击中,清军火炮终于又被击毁了一门,那同样是一门红衣大炮,附带着还报销了两名炮手。而清军的反击依旧是软弱无力的,他们的
速极慢,好不容易打过来的炮弹落点也不一,在东岸
略带折线的城墙上
坏力几乎不值一提。照这种打法,清军要猴年马月才能打
烟台堡的城墙啊!
也许是看到自己的炮队所起的作用有限,清军主帅也不再要求将剩余的火炮都调到前线了,因为去了也没用。他们在派
与炮队的指挥官沟通一番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