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书桌前,用钢笔在白纸上工工整整的写下:你好
大概都有十几年没有手写过信了,格式都已生疏,开
应该空两格还是顶格写,得有个称呼吧。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指针迅速旋转,她无暇
思。在纸上写下。
勇敢的陈战士:
听闻你正在从事伟大的事业,
感自豪和骄傲,念及此,暂原谅你年后未归的不守信。
一个
在外,吃饱穿暖,伟大事业是全国
民的,小命是自己的,活的够久才能为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奉献终身,切记切记。拖岳大哥给你带了点东西,聊表心意,不要嫌少,他
很好,羡慕你有这样的好兄弟。
我不知道战争为何开始,何时结束,但我
信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过程或许有曲折,但结局一定不会两样,请你一定要坚信这一点。
愿安好。
最后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过完年长高了三公分。
小友宁溪
1961年正月十六
一切都已准备妥当,出去后,一片冰冷,这才是她现在的现实世界。
岳池还在做最后的协调工作,她等的无聊,将刚才写的信又拿出来看了一遍,
气是不是太熟稔了,还有会不会被别
看到,最后她用笔划掉了“伟大事业是全国
民的”这句,万一被别
看到,这个思想显得有点不进步,会惹麻烦的,其他的应该都还好,奉献终身总是没错的。
确定没有问题后,看着单调折痕的白纸,她一时兴起,又想起从前上高中时,流行将信叠成心形,正反面都是小花,很好看,她边想边折成半圆弧的红心形状,嘿嘿,还怪好看,这里也没
知道这代表什么,她突然有一种隐秘的快乐。
刚写完信,她就有些暗暗期盼,会不会收到回信呢,互联网时代消息转瞬即可送抵,片刻便收到回音,无须等待,除非对方不想回应。如今,纸笔传音,山水阻隔,回音不知在何时。
曾听歌。从前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
一个
。这样平静简单,觉得
漫又唯美,真是向往的生活,可真的变成了生活的
常,却只剩焦急惆怅,纸笔通信的年代,有太多的未知和不确定,有些非常重要的信件,却一生都未能抵达。
午后,岳池带着送粮的队伍离去,临走时拿走宁溪给的小布包,未及多言,心里却替好友高兴,有
惦念总是好的。
粮队走后,村里突然冷清下来,连
的劳累,无论是大
小孩都累的不行,队里也宣布放假半天,回家休息,明天继续上工。
整个大队的男劳力几乎都跟着将粮送去县里装车,
们忙着收拾家里,重新规划一年的
粮,细粮这一次几乎都蒸成大馍馍支援前线了,这剩下的
子只能一直吃稀了,只希望战争赶紧结束,这提心吊胆的,再送一次粮,可就真是勒紧裤腰带都没二两
了。
“妈,这两天都累着了,咱吃顿馍馍炒菜吧,我爸和我哥去县里回来肯定饿慌了。”
宁会芬心里挣扎了一下,道:“成,你去抱柴火,让你姐做,我去看看种子。”
姐妹俩各忙各的,玉米糊糊在锅里煮的冒泡,香气肆意的伸展着,土豆丝已经切好泡在水里,淡黄的馍馍在笼屉上摆成一圈,等着放在锅里蒸热。
忙
中,宁
听见
咯咯咯的叫声,想着许是下蛋了,去
窝看了一回,收回五枚白白的
蛋,暖热的
蛋放在手里真是喜
。
乐的她布满皱纹的脸上露出难得的笑容道:“花花,溪溪,你们看,每只
都下蛋了,最近又是打仗又是送粮的,天还不见变暖,没想到母
却变得争气了,下蛋都勤了。”
“真的吗?
,
又开始每天下蛋了?”高兴的宁花忍不住问道,她平时要跟着大
上工,
蛋都是妹妹收的,她还不知道这个变化。
宁溪按捺住内心的喜悦和成就感,平静的说道:“这几天我中午都把
赶出去晒太阳了,马上就要春天了,最近都是每天下蛋了,等月底我们就可以攒到一起拿去卖了。”
宁
虽然不记得最近什么时候出过太阳,但是只要下蛋总是好的,春天来了,都会好起来的。
平淡的
子里迸发出的新希望,宁
大方道:“今晚咱家一
吃一个水煮蛋,好好补一补。”
“妈,你和孩子们吃就行了,我不
吃
蛋。”宁会芬出来笑着道。
“别说这话,哪有不
吃
蛋的
。”宁
霸道的说。
宁溪立即跑去篮子里拿了六个
蛋放在小锅里煮上,虽然不缺吃食很多年,可是她却很喜欢吃水煮蛋,尤其是蛋白,什么都不蘸,就清清淡淡,一小
一小
的吃,真香,不过到了这里,蛋黄她也不挑剔了。
天色暗下来,宁会芬已经在门
张望两好多次,都没有看到儿子和丈夫回来,她有些心焦。
“溪溪,你去英子家看看,看队长回来没?”
“妈,应该还没有吧,也没听到什么动静,如果回来肯定是一起回来。”
“你去看看,我心急的不行。”
宁溪应下,拿上包巾裹住
脸就朝小路上走去,刚走到路
,就看到一个
影呼哧呼哧的跑过来,从宁溪身旁经过,她没认出是谁。
英子家不远,晚上她有些害怕,走的很快,不到一刻钟就走到了。
刚走到大门外,就看见英子和她妈都站在大门
,看这架势,不用问,宁溪都知道肯定也是在等
,队长带着两个儿子都去了,其中英子的二哥还是要跟着粮队一路送到前线去的,本来是老大去,可是老大有些害怕,就推说自己身体没有老二结实,加上他嘴甜,哄转了老
,后来就换成老二去了。
这次送粮除了队里的壮劳力给送到县里后,每个小队还要抽上十个小伙子跟着一路送到前线去,基本上抽的都是十八岁到二十五岁之间的大小伙子,年轻体力好能吃苦,自己家没有合适的
选,因此避过了。
看到宁溪来了,英子跑过来拉住她的手道:“我爸走的时候就说,等回来大概要天黑了,这会刚黑,估计还要有一会,你要不先在我家等会,都已经有不少
来问过了,我妈也急的很。”
“哦,那我就回去了,我妈还等着呢。”
“那我送送你。”英子回
跟她妈说了一声就拉着宁溪的手走了。
互相送别这是两个小姑娘之间的默契,每次从对方家回去的时候,怕对方在路上孤单,或者晚上走路害怕,都会一个送一个,一般送到回家路上的中间点,就各自回家,孤单的路会短一些,心里充盈的温暖和喜悦可以支撑着走完剩下的路。
这回也和平常一样,走到路途中间,两个小姑娘默契的放开手,还抱了抱对方,笑容隐没在黑暗中,转身,一路小跑着各自回家。
进门后,家里多了一个
,她凝神看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是在爷爷过世时见过的族中婶婶,也是宁亚星的妈妈,她喊了声三婶,却没有听见回音,看了看旁边坐在炕沿的妈妈,才发现,妈妈脸上挂着泪珠。
看着屋子里场面沉默而安静,她不知该如何问,悄悄出去到灶房找到姐姐,才知道原来是县里拉粮的车太少,需要多一些
去转运粮食,然后等着车来回接。而宁亚星和宁成第一次看到大卡车都新奇的不得了,当即就主动报名要去送粮,虽然要自己走很久,可是最后一段却可以坐上卡车。
这年代,
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