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大宋那些年 > 第三十二章 斩龙袍

第三十二章 斩龙袍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王爷,你想过一家老小没有,你这一闹,皇上如果治你一个欺君罔上之罪,弄个满门抄斩,这如何是好!”

陶三春急得哇哇大哭,“我不管!我就要他赵天子还我夫君命来!”家丁们也跟着一起叫嚣起哄。

苗广义道:“为保你郑家一脉,我已命黄花真,到府上将郑英带走,教授武艺,他年,你们母子还会重逢,如若你还这样胡闹下去,我也难保你郑家周全。”

听军师这样讲,陶三春顿时不

(本章未完,请翻页)

再讲话,只是呜呜痛哭不止。

高怀德道:“一命换一命,韩龙也已经正法!贤妹啊,你听我一句,还是回府去吧……圣上已下旨赐北平王金井玉葬……”

苗广义道:“是啊贤妹,你还是听驸马的,赶紧回府吧……若你还不解气,这里有圣上的一件龙袍,若你还是不依不饶,这件龙袍给你,任你处置去吧。”

高怀德哽咽道:“贤妹啊,苗军师为了郑贤弟,已经被皇上贬职为民了……”

走下城楼,高怀德提着韩龙的,苗广义托着黄袍,二来到午门外,陶三春迎上。

高怀德道:“贤妹,这是韩龙贼的首级,就让他来祭奠北平王的英灵吧!”

一见韩龙的首级,陶三春恨的钢牙直咬。有家丁过来,夺过首级,恼的吐了几吐沫。

苗广义举起黄袍,道:“这是圣上的龙袍,从前,曹孟德削发代首,今,赵天子拿贴身的袍子,代已受过,贤妹,您随便处置。”

陶三春拔出宝剑,用剑稍挑起黄袍,一边哇哇大哭,一边用宝剑照着袍子连砍数剑,算是给郑恩报了仇。

陶三春道:“高驸马、苗军师你给我听真:你们去告诉那昏君,若要我回府,请他赵官家到俺北平王府,高搭坛台,打七七四十九罗天大醮,如若不依,我誓死不退兵!”

高怀德拍着胸脯道:“贤妹放心,这一点,皇上一定会答应的。”

这时,有太监前来传旨:封郑英北平王,世袭罔替,封陶三春为一品诰命夫,赏赐绫罗绸缎,黄金珠宝,为郑恩打七七四十九罗天大醮,一切花费,由皇家承担。

陶三春听罢,一时怒气消了一半,她将龙袍弃之于地,拨转马,抹着眼泪,带领众家丁回府去了。

文武百官在午门外,面面相觑。太监接着传旨道:“今早朝已过,皇上有旨,众卿可自由散去。”

这边,高怀德命将北平王郑恩的重新接上,苗广义念过咒文,撒过符水,二将郑恩的尸首送回北平王府。

北平王府,全府缟素,赵匡胤派在此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罗天大醮,自此,陶三春也开始吃斋念佛。

赵匡胤想挽留军师苗广义,这老道觉得,历来“伴君如伴虎”,自己已经为天下黎民选了一位皇帝,他的任务已然完成。当初把郑恩推荐给赵匡胤,没想到会是如此下场。

于是,坚持以归乡养病为由,辞了官。为表恩宠,赵匡胤又送金又送银,还以国号宋,为苗广义的家乡赐名宋村,以表彰苗广义的不世之功。

道长苗广义,从此隐身江湖,布道间,落得个逍遥自在。

老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身边有一个能吃生的樊哙;刘备之所以成功,身边有猛张飞;李世民之所以成功,身边有个只会三板斧的程咬金;朱元璋之所以成功,身边有个猛将常遇春;赵匡胤之所以成功,就因为身边有个饿虎星郑恩。就连水浒英雄宋江,身边也要安排一个李逵。

历史有三种,一种是官府专写出来出版发行的,叫正史;一种是文士大夫编写的手抄本,叫野史;还有一种是民间相传的故事,叫传说。

为了维护官家的体面,能把一两个大活给写没了,也是常有的事。

《掖县县志》上记载“郑恩,郑子明.....”;郑氏族谱有“家有余香书带,世传小技梨花枪”的说法,据说“梨花枪”指的就是“郑恩,郑子明”的武术技法;宋初编排的《百家姓》,郑姓能排在百家姓第七位,也是因为“郑恩”的缘故;武关道上,有关郑恩的故事也是代代相传;至今陕西蒲城陶池一带,也依然流传着关于郑恩与陶三春的故事。

有的只能活在书本上,有的却可以一直活在老百姓的心里。

(本章完)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不小了 来自种花家的勇者 重生之小玩家 吾儿皆是大魔王 汉末召虎 我修仙有提示语 养鬼为祸 她把反派养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