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汉祚高门 > 0316 行路难

0316 行路难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上巳修禊乃是士庶同乐的大事,因而如今的大江之畔,不独有众多民众香结环、濯水为乐,亦有大量为官者呼朋唤友,于竹楼上曲水流觞,诗赋相和。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庾怿身穿一件时服鹤氅,坐在江中小岛一座竹楼上,伸出手捻住流觞杯翼一饮而尽,旋即又将漆器酒杯置于面前流水中。看到堂上众贤云集,其乐融融,心中不免伤感,又有几分感慨。伤感之处在于,如今他所坐的主席,若是大兄仍在,岂能到他恬然居之。

至于感慨处则在于,往年大兄在世时,对三弟庾条多有薄视。然而如今若非三弟在京经营的一番局面,他也绝无可能安坐此席之中。

京畿陷落,西面诸多家涌来此处。如今在这竹楼中,单单南北旧姓家便不下数十。像是颍川荀氏、沛国刘氏、太原王氏、河东卫氏等等,都是中朝以降旧誉隆厚家。

而以个名望而论,颍川荀邃乃南渡老,平原华穆乃是太常华恒族弟,陈郡谢裒曾居大尚书,吴郡顾众、会稽贺铭俱为江东名士。在这一群当中,庾怿资历名望都是太浅,原本也不应到他坐在主位,但眼下众都请他坐于此,便是已经表明了对他的认可,承认他代替大兄在时局中的位置。

这一份认可,对于庾怿而言实在太重要了。他以中书侍郎而假中书事,若是不能获得认可,后果无疑是灾难的。众对他的认可,便意味着对来行台的认可,只有如此,来平叛中他才有可能执掌大局。

座中这些家,多与隐爵有涉。庾怿也明白,这些之所以肯予他认可,其中相当一部分也是看了庾条的面子。因而再望向三弟庾条,庾怿的态便更加温和。继而又想到让庾条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沈哲子,心内不禁感念更

早先庾怿其实也如大兄并时下许多北一般,对南不乏警惕。但相对于其他那些感上的好恶,庾怿又不乏自察之心,明白他们这种警惕其实也只是一种偏见。若是南真的一意要与侨门为敌,移鼎江东之事绝难做成。换言之,江东局面若想维持下去,绝对不能将南排斥在时局之外。

在这一点,庾怿跟大兄其实是有分歧的。他知自家在中朝虽然略具根基名望,但落在他们这一支身上,其实难称显宗,更不要说与根叶茂的琅琊王氏相比。若想要获得与琅琊王氏那样在时局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不只要靠乡故旧的支持,南的支持更加重要。

正是因为这样的心理,庾怿并不排斥与沈家的往。尤其这么多年下来,原本的功利之心之外,他与沈充也不乏惺惺相惜的认同。所以对于近来喧嚣尘上会稽分州之举,庾怿心中并无排斥,甚至亲自出面去说服那些对此持警惕态度的侨门旧姓。

重任骤然加身,稍有不慎便是灭族之祸,庾怿不能再如那些侨门家一般袖手空谈,他必须要考虑到更实际的问题。会稽分州表面上看是南的一次突围,但实际上,将事权分割下去反而更有利于中枢平衡局面的作。尤其沈家乃是他坚定不移的盟友,借此示好于南,不只有利于平叛,更有利于平叛之后的局势平稳。

而且沈哲子也与庾怿有过谈,会稽分州只是权宜之计,一方面是为了抓紧一点军权平叛之用,一方面也是给他们争取多一点政治筹码。待到以后局势平稳,他们要进取的是整个扬州,而非简单的江南一隅!

对此,庾怿以为然。过往这段时间,会稽分州基本上已经在京达成共识,当然不是如吴所设想的那样沿太湖南岸一刀切下,整个吴兴、大半吴郡都要划为新立的东扬州。而是以浙江为线,一路向南延伸至广州,基本上就是沈充如今都督的范围。

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吴立州的要求,一方面还能保证朝廷对三吴大半的直接统辖,可以说是各自让步。

不过相对于会稽分州,庾怿更关注的是京设立南徐州。一旦平叛战事拖延太久,行台久立京,而京又是徐州所辖,郗鉴作为徐州刺史,哪怕再如何严防,都难免要被其抢夺一部分中枢事权。而且京的战争潜力同样很大,并不逊于淮北广陵。一旦南徐立州成功,他家与沈家的联合便掌握江东半壁,优势会马上凸显出来。

虽然理是如此,但南徐立州却无异于直接在郗鉴身上割,虽然如今徐州对于京辖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但毕竟也是分割其事权。对于淮北反应如何,庾怿也拿不准。

虽然眼下宾客济济,气氛也是融洽,但想到时下这千万绪的事,庾怿也实在轻松不起来。

正于席中自忖之际,庾怿忽然听到席中有哄笑声,待反应过来定睛一看,便见一枚赤翼流觞停在他面前,不免哑然失笑。

时下之修禊不兴丝竹之乐,众齐聚一堂总要有些雅戏来供消遣,因而便取流觞涂以朱色,到哪一个便选一份题,或为诗作或为赋文,以供众品鉴赏阅。庾怿早先在席上已经听到一些佳作,如今到了他,自然也不能推脱。

很快便有仆上前奉上一个雕花竹筒,庾怿在其中翻拣片刻挑出一张卷起的纸,待打开一看,色便有几分尴尬。

沛国刘耽与庾怿素来亲善,见他这幅便笑道:“座中素知叔预勤勉于行,不闻清音久矣,不知叔预所得何题,今可为我等一洗耳目之谜。”

听到这话,庾怿更有几分为难,笑着将那题目传示众:“若作文赋,我倒可勉力为之。只是这一首旧题《黄鹄曲》,却是让我为难啊,声韵本非所长,辞丽更是只能仰止啊!”

听到他这诉苦声,更是哄然大笑。这时候,竹楼边上一指着江上一游舫道:“那船上所坐可是沈维周?他家自有吴音传承,又得纪侯声韵之教,辞清意挚,乃是后辈翘楚。若有他在场,何题不可?”

“是啊,快请维周上楼来!”

庾怿正苦于尴尬难解,闻言后连忙示意庾条下楼去相请。

沈哲子此时正与家眷在江边垂钓,听到岛上庾条着呼喊,本不欲搭理,可是公主听到楼上要请沈哲子去拟作乐府旧题,当即便兴奋起来,连声催促沈哲子快去。

沈哲子哪不知这小郎最喜看自己出这种风,但老是抄袭,还要考虑应不应景,他压力也是蛮大的。还来不及推辞,公主已经让将船划至岛上。

无奈下,沈哲子只得吩咐家们将公主送去岛上另一处家眷所在处,自己则跟庾条登上了竹楼。

“维周至此,我等可以喑声了。”

待到沈哲子行进来,众纷纷起身相迎笑语道。

待坐到庾条身边,看着剖开竹筒穿堂而过的曲水流觞,沈哲子也大约明白了众在玩什么。既然已经到场,他也不再拘泥,顺手拈出一提来打开一看,倒是一乐,那纸上写着的乃是一个乐府旧题《行路难》。

也是在时下浸得多了,沈哲子也才明白乐府诗的具体含义。像是传承自汉的乐府自然不必再讲,乐府本有固定曲目,但流传至今,有的是曲调遗失,有的是歌词散佚,后托以曲调新作诗句填充,或是新拟曲式,这种风在建安年间达到一个高峰。

像是曹流传后世,耳熟能详的许多作品,都是托以乐府旧题而作。至于沈哲子老爹沈充所作的《前溪曲》,则属于乐府新曲式。再发展到后来,乐府诗已经不再限于能不能乐,渐渐脱离音乐成为一个独立的文学载体存在,像是唐诗大盛时期的五言、七言,追溯起来,源都在乐府诗。

简而言之,乐府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斗罗之九剑封天 重生后她成了暴君的掌中珠 我被大佬们养成了团宠 我老婆是传奇天后 恶毒女配每天都在艰难求生 精分大佬她在线装穷 暴躁大佬他又来卖乖 联盟:开局成为EDG上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