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大宋清欢 > 第221章 欢姐儿又出差了

第221章 欢姐儿又出差了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暮春月令。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东华门外竹林街的新琶客饮子饭食店里,上朝前来吃早饭的臣工们,发现那个穿得老气但相貌挺美的掌柜姚氏,又不见了。

“俺家主奉官家诏令,随苏公去北边迎接辽使了,说是一路给辽使做胡豆饮子哩。”

小玥儿给一位问起姚欢去向的朝臣,将咖啡续了杯,带着得意的吻回答他。

旁边坐着的另一个,撩开胡子咬一松脆热乎的毛笔酥,与对面刚刚放下笏板落座的官儿道:“我就说不可貌相吧,瞧来风吹要倒的一个瘦弱小娘子,去岁冻掉耳朵的大清早去城门兜买卖,老夫就晓得她能成气候。模样凑合,是个城郭户,听闻还是沈公族里的晚辈,苏公应承了做弟子的,又与曾枢相府里有些往来,你们看那墙上的牌匾,可是官家御笔。这般好来历的小娘子,竟是比汴河边的纤夫还肯吃苦。”

他对座的听了,“哧“一声道:“或是做戏而已。我看,她应是教官家了眼,要不怎地这些时,院外忽地多了护卫?一看就不是寻常的巡街小卒。”

再一个道:“啊?你说,外是皇城司的?老夫怎地没瞧出来?”

说罢伸长颈去看篱笆外那两个壮汉子。

从灶间端着一大盘子热馒出来的美团,听这帮官老爷们你一言我一语,越说越玄乎。

美团生怕他们回添油加醋些更离谱的故事来,对小主和曾府公子眼见着水到渠成的姻缘不利。

她于是笑吟吟道:“大官们,也太抬举俺们做饭食买卖的家咧。院外那两个,是家丁,俺家朋友府上的。这位朋友热心快肠,听闻最近京城流民有些闹腾,念及此处是眷撑市面,俺家大姐儿又出京去了,就时常遣仆从来捎看一眼。”

“哦,如此,杨司谏,老夫就说嘛,外那两个,怎可能是禁军。你们台阁中,果然神思如脱缰之驹,三言两语,就将个小小的朝食店,变成官家的后宫了。”

“徐少监有理,杨司谏真是说得吓,吾等不过吃个早膳,教他说得倒好像坐在官家的内苑一般。”

压着嗓子低低嗤笑一阵。

被笑话看走眼的官员,有些不服气。

他还想嘀咕几句,忽听城门处锣响,一众青袍官员们,遂呼啦啦地起身,吃完了的掸掸胡子上的酥皮屑子,没吃完再灌一大热咖啡,叼着半个笋,纷纷去院里寻了自家灯笼,上朝去也。

二楼窗畔,琴声停了。

李师师与徐好好踱到窗,望着美团跑到院外,与那两名壮汉子说着什么。

两名汉子身形魁伟,比娇小的美团整整大了两三圈儿,却是俯胸拱手,像被驯乖了的黑熊般,一声不吭地听美团絮叨。

末了,二均是憨厚的咧嘴一笑,仍原地不动。

美团只得摇摇,折回院中,看似一副要跺脚的愠意,须臾间,喜甜的笑容又浮上那张桃花似的小脸。

徐好好往窗内缩了缩身子,侧朝李师师道:“表面上怨刘将军多事、派了护卫来。心底其实调了槐花蜜一般呢。美团这小丫确实可,难怪刘将军发现了宝贝似的。”

李师师拿过一方绢帕,借着外的阳光,将琴上徽位的微尘抹了,浅浅笑道:“小师姐,我在边关虽只待了半年,却分明感到,边鄙之地的男儿,或许难有风雅气度,倒似比京城这些贵胄公子们,更像个男。先刘将军央了姚娘子,一同去东水门她姨母宅里,提出将美团带去熙州做妾之事,沈家姨母本是答应了的,只因熙河路又要与夏开战,美团才未跟去。”

徐好好给几根筝弦调了音,应道:“嗯,我省得刘将军的苦心。官家听了章相公的进言,要宋军兵锋越过横山,熙河路、泾原路的西军必要承了几场硬仗,朝中又说刘路帅教曾枢相护着,很是贪生怕死。只怕刘将军为了保住他阿爷的兵权,此番也得与夏拼上一番命。烽火无,箭矢无眼,他是怕美团这般年轻,就守了寡。”

真正将子放在心上疼的男子,总是将她的吉凶安危,看得比自己一时三刻就占有了她,更要紧些。

或者,平素里,与生死无关的时候,他也会在意她是不是真的高兴……

徐好好想起另一个不算太熟的熟,那位邵清邵先生,当初在金明池边谈及姚娘子开店时的表现,不由更坚定了自己的看法。

她于是又向李师师道:“你也莫要觉得,京城男儿俱是子凉薄之辈。譬如遂宁郡王(赵佶),那般锦衣玉食的小亲王,不也掏心掏肺地待你?你拒了他的缱绻丝,他仍将你我这乐塾,说与宗室亲朋知晓。”

李师师如今已和小师姐成了相依为命、共同谋生的关系,自是也与她直言:“郡王现下还是少年郎,偶尔露了轻佻之气,实则还算有赤子之心。但生在帝王家的男儿,哪个真会做一辈子赤子?王府之事,我目下不会答应,将来更不会。小师姐,你还记得姚娘子说过的话么?姻缘于子来讲,当如初春踏青、夏赏荷、金秋登高、暮冬嬉雪般,以舒心快意投其间,而非将其当作脱离苦海的稻子命途的归宿。”

……

大名府。

原本黄河北流的故道河床中,在这个时节,仍有河水湍湍流过。

河上汉唐时修建的石桥上,大宋对辽聘接伴使,已过古稀之年的老相爷苏颂,一身朝服坐于枣红马上,与现任幽州观察使的大辽重臣萧知古掣缰相对。

苏颂既是接伴使,原本应到宋辽边境的雄州白沟驿,与萧知古会面。

但官家考虑他年事已高,便先派接伴副使凌录前往边境迎接辽使,命苏颂在邢州黄河故道等候。

只听桥那边的萧知古,首先宣读谕:“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敬致大宋皇帝阙下,大宋皇帝与太后贵体安否?”

苏颂亦清了清嗓子,郎声回道:“安。大宋皇帝亦祝大契丹圣文神武睿孝皇帝及萧皇后安康。”

两位国使遂驱马向前,与石桥中心立住,彼此再作揖、互相换了马鞭后,苏颂方引着萧知古和他身后的马,往河道南岸而来。

跟着大宋接伴团队等候在南岸的姚欢,神色恭敬肃穆,心中却涌上了见识到辽宋时节相见礼仪的兴奋。

辽保宁六年(时为大宋开宝七年,公元974年)正式建立聘关系(外时节往来关系)。其间因双方开战而中断,于澶渊之盟后又全面恢复,到如今这绍圣六年时,和平了百年的宋辽两国,已互派正旦使、生辰告哀使、贺登位使、贺册礼使、泛使等,一千余次。

两国既然早已约为兄弟之国,彼此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便很有看

若两国皇帝是平辈,则谁年长,谁自称“兄”。

譬如当年辽兴宗与宋仁宗之间,宋仁宗自称“兄”,并非因为大宋外军事地位更高,而只是因为宋仁宗年长。

如今的辽国皇帝耶律洪基,当年喊宋仁宗“伯父”,但因本朝大宋天子赵煦乃宋仁宗的曾孙辈,耶律洪基若称赵煦为“孙”,画风就有些清奇了……

故而,辽国使节传谕时,出于对南朝的尊重,隐去了宋辽皇帝间的辈份关系。

姚欢正觉得辽还挺地道时,却见已经策马来到眼前的萧知古脸上,挂着鲜明的怒意。

【领现金红包】看书即可领现金!关注微信.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暗恋休止符 那位大佬她穿越了 本宫不想当皇后 虚无之海的龙与帆 守秘人程式 太子他做了上门女婿 皇上非要为我废除六宫 盗墓笔记之意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