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兵开赴边境,分明已大大超出了帮
的范围了。
原来自己竟是李绩的亲外甥,李绩这些
子做的这一切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以前再怎样疼
李素这个晚辈,李素对李绩来说终究是外
,疼
和维护都是有限度的,可李素的身份若突然成了自家亲
,那么待遇就不一样了,帮忙的底线也大大提升了。
李素抿了抿唇,看着老爹道:“爹,孩儿
狱后便突然多了一位舅舅,是爹主动与他相认,求他来救孩儿吧?”
李道正叹道:“这些年看你加官晋爵,为国屡立功劳,我甚觉欣慰的同时,也
感担忧,爹没当过官,但我知道官不是那么好当的,爬得越高便越危险,看你官当得越来越大,背后却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大
物帮衬你,我时常感到忧心如焚,事实上,你当官的这些年,大大小小蹲过几次大狱,也闯了不少祸,得罪了不少
,遇到的危机一次比一次严重,招惹的
物一个比一个大,每到危难临
,放眼四顾,却无一
真正能帮到你,每次都是你独自一
咬着牙度过危厄,爹看在眼里心疼。”
“……你爹我没本事,到死也只是个平凡庸碌的农户,帮不上你什么忙,主动上门认亲这事,其实我早已在犹豫了,我知道你懂得‘独木不成林’的道理,所以自从你展露
角之后,没事捣鼓出来的新玩意总是朝程家,牛家那些大将军府上送,逢年过节从来不耽误,见着
了叔叔伯伯喊得甜,
前
后都堆着笑,娃啊,我明白你的苦处,踏进朝堂这个是非圈里,你一个
独力支撑实在太辛苦,太累了,你希望爹和婆姨能过上无忧无虑的好
子,首先就必须先保全自己,你知道自己已是家里的顶梁柱,顶梁柱不能倒,你若倒了,家也就完了,所以你在找靠山,
朋友,认长辈,你像蜘蛛一样在编网,编出一张足够保护自己和家
的网,这些年下来,这张网约莫已看到形状了,可是它仍然太脆弱,经不起风雨,
家那些门阀世家都是积累了千年才有历经风
而不倒的底蕴,咱家没有,你在慢慢的积攒底蕴,你做的一切都在为了这个家……”
“看你如此辛苦,我着实心疼,左思右想,总该为你做点什么,当年我与你娘的那段往事早已过去,本不应再提起,可是,如果重提往事能给你找到一座靠山,让你以后不必那么累,想必你娘九泉之下也不会怪我,……这次你出事之前,我便犹豫很久,打算将你娘的事仔细和你说说,后来听道陛下下旨要将你流放黔南,我倒是下定了决心,索
进城找到了李大将军……”
李素垂着
,听着李道正娓娓而道,眼眶却不由自主地红了。
做这一切再辛苦,他都觉得是自己应该做的,必须做的,父子一场缘分,夫妻一场缘分,未来与孩子还有一场缘分,来到这个世界,本就是一场到不可思议的缘分,他很珍惜这场缘分,希望不负此生,希望不负身边
,希望这场缘分有始有终,不负今生。
做这一切的初衷,无所谓被不被
理解,更没必要四处宣扬嚷嚷说自己多么伟大,多么辛苦,李素一点也不在乎。
他没想到,他在乎的
,其实很在乎。
真正的父子,是心有灵犀的,苦不苦,快乐不快乐,一个字都不必说,他全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拍了拍李素的肩,李道正叹道:“前
听大将军说,你现在的麻烦不小,就算被放出来了,麻烦也还在,对吧?赶紧去大将军府上拜望他,听听他的说法,或许能帮到你,自家舅舅,求
不丢脸。”
李素摇摇
,沉默片刻,忽然道:“爹,我想去娘的坟上看看。”
李道正一怔,接着笑了笑:“好,我陪你去。”
************************************************************************
父子二
骑着马,领着方老五等十几个部曲,慢悠悠地出了太平村,朝西面那座不知名的荒山行去。
一个多时辰后,众
到了荒山下,山下是一片平地,平地长满了野
,哪怕是寒冷的冬天,野
也生得异常茂密。荒地不远的正中,一座土坟孤零零地伫立在那里,坟
周围的野
被除得
净净,显然经常有
清理打扫,坟
两侧一左一右仍立着两尊缩小的石马,坟前立有墓碑,碑上却无字。
方老五等
知道这是李素娘亲的墓,下了马后远远地屈膝朝坟墓拜了三拜,然后识趣地牵着马原地等候,李家父子则一步步朝坟墓走去。
墓前地上很
净,还备着一坛酒和一些祭拜用的香烛,李素一言不发,面朝坟墓三拜,李道正站在一旁,痴痴地盯着坟
土堆,黯然道:“你娘……她是个很有担当的
,有巾帼之风,或许受其兄熏陶,平
也喜好喝点酒,所以我常带一坛酒来看她,当年和我离家之后,我们隐居在太平村里,每逢她兄长生辰,她总是要喝一坛酒的,不过那坛酒她只喝一半,剩下的一半便朝着长安城的方向,全数洒在地上,然后摔了酒坛便睡去,第二天醒来仿佛什么事都没有,继续和我过着贫苦的
子……”
李素也定定看着这座孤零零的坟
,久久无言,不知多久,轻声道:“爹,你和我娘……当初是怎么走到一起的?”
李道正笑了,露出几分甜蜜的目光,悠悠地道:“一个是大将军身边的亲卫,一个是大将军的妹妹,自然认识得早,只是我身份低微,不过是大将军收养的孤儿,而大小姐却是富贵闺秀,平
纵然见了也只是行主仆之礼而已,那时大唐刚立国,天下并不太平,各地反军诸侯仍不愿奉大唐为主,大将军那几年忙着四处平
,大约武德二年,大将军奉旨平并州,平
之后,高祖皇帝索
命大将军领兵常驻并州,以震慑北方突厥。大将军便命我带着百十亲卫,将家眷接到并州来,而他则奉旨留守并州。我领命去了长安,谁知接了家眷上路后,路上竟遇到一
盗匪,这
盗匪可能是被冲散的义军,布阵颇有章法,战力非常强悍,我和袍泽兄弟百十
苦苦抵挡,堪堪战成平手,后来有几个盗匪趁
朝大将军家眷的马车冲杀而去,当时我就急了,生恐护卫不力伤了大将军的家
,于是拼了命冲上去,背上挨了三刀,将那几个
全杀了,当时你娘就坐在马车里,见我如此奋不顾身,大约……被感动了吧,从那以后,她便有事没事与我接近,对我嘘寒问暖,从来不看低我亲卫的身份,慢慢的,我们便私下里订了终生。”
李素盯着坟
,淡淡笑道:“李伯伯……也就是我那个舅舅,知道你与我娘的事之后,恐怕不愿答应,是吧?”
李道正叹了
气,道:“大将军知道后,确实不高兴,甚至很生气,但此事却怪不得他,你娘早在很小的时候便与别
订了亲的,那
据说也是山东豪门,你娘脾气倔,一直不答应,但亲事岂能由得她?自是父母媒妁说了算,大将军待我如亲兄弟,从来没有任何看不起我的意思,那些年我追随他,好几次救过他的
命,大将军都记得的,他生气的是我和你娘瞒着他,气的是我和你娘的私
坏了早已订好的亲事,害李家失了诚信,而你娘也是烈
子,当时便与他大吵起来,吵过之后当夜便带着我离开了李家,这一走,便再也没有回去过了……”
李素扭

看了老爹一眼,叹道:“原来咱们父子竟然同病相怜,年轻时的经历也是一样的……”
李道正一愣,接着反应过来了。
儿子与东阳公主的事,不正是他和英娘的翻版么?
李道正呆了片刻,然后摇
失笑:“果然同病相怜,只不过,你做得比我好,结局……也比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