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的
愈发悲怆,嘴唇微微颤抖,脸色也有些发白了。
李素长叹道:“可是,你看看这些百姓,我们权贵想要的,百姓都给了我们,可百姓们想要的,我们给了他们吗?”
看着李治愈发悲怆的脸,李素拍了拍他的肩,道:“大道理我就不说了,看到这些苦难的百姓,该懂的道理想必你都懂了,我们身负陛下和朝廷厚望,奉旨
晋赈济和安抚百姓,我们一定要把这趟差事做好,做完美,不要让百姓饿肚子,更不能让百姓们对权贵,对天家失望,明白了吗?”
李治重重点
:“明白了。”
大路正中,一位左手搀着老
,右手抱着孩子的大汉忽然脚下一绊,打了个趔趄,老
被拖带得身躯不稳,猛地跌倒在路上。
李素
一紧,急忙下马,李治一愣之后,也跟着下了马,二
朝那位跌倒的老
走去。
“娘,您没事?”汉子急得满
大汗,一脸愧疚地看着老
,怀里的稚龄幼子也被吓得哇哇大哭,后面跟着一位中年
,拎着简单的行李偷偷抹泪。四周围了一群关心的百姓,不停地询问着,叹息着。
老
脸色难看,泛出一抹不健康的
红,呼吸有些急促,躺在地上紧紧咬着牙关不言不动。
“都散开,散开,围着做甚?留出空间让老
喘气!”李素很不客气地

群中。
众难民见李素衣着华贵,顿知来
颇大,很自觉地让开了。
李素蹲下身,仔细看了看老
的脸色,沉吟片刻,道:“速传军中医官来,快!”
很快,随军同行的医官来了,中年大腹便便的胖子顾不得擦汗,蹲身开始为老
把脉,没过多久,胖胖的医官苦笑道:“老
并无大碍,只是身子发虚,盗汗,乏力……”
李素听得云里雾里,道:“究竟是何病因?”
胖医官叹道:“究其本因,其实是……饿的。”
李素愕然,转过
看着老
虚弱的脸。
李治却急了,扬声道:“来
,弄点米粥来!”
米粥有现成的,有晋王和县侯同行的仪仗队伍,自然不缺粮食,米粥很快端来,甚至还冒着几丝热气。
先前搀扶老
的汉子,还有怀里的孩子和身后的
。见到那碗热气腾腾的米粥,都不由自主吞咽了一下
水,但还是毅然坚决地捧着米粥,端到老
的嘴边,就连怀里那个稚龄幼子也没有哭闹,眨
着可怜的大眼,看着老爹给
喂粥。
这一幕不仅李治心酸。就连李素的嘴角也微微抽搐几下,转过
朝一旁的乌福眼示意了一下。乌福是个伶俐
,马上明白李素的意思,转身悄声吩咐下面的将士几句。
很快,下面的将士又端来三碗米粥,李素示意将它们递到汉子和
面前。
可敬的是,那汉子和
很感激地谢过之后,却并不急着喝粥,
捧着米粥喂孩子,汉子则心无旁骛地喂老
。
“孝”之一道。
民心民风,由此可见一斑。
老
悠悠醒转,见汉子正在喂自己,愣了一下后却出地大怒起来,抬起手狠狠抽了儿子一记,骂道:“不争用的东西,这么金贵的粮食自己不吃。也不喂孩子,却拿来
费在我这残老之
身上,家已
了,如今你是家里的主心骨,你吃饱了,有力气了。才能顾到一家老小,可你,竟如此
费粮食,你,你……!”
老
呼吸愈见急促起来,汉子急坏了,跪在老
身前边哭边磕
。道:“娘您保重身子,莫气坏了,一切都是儿子不对,儿子没用,上不能养老,下不能育小,儿子该死!”
老
怒道:“谁该死?该死的是老天!天灾谁有办法?我生你养你,不指望你腾达,只求天灾危难时能扛起一个家,这才是真正的汉子,你却拿粮食
费在我这个不中用的老迈之
身上,家里已是这般境地了,粮食有多金贵你不知道吗?我已是快
土的
了,一路牵累你已是不该,一路为我寻些树皮
根也就是了,怎能
费粮食?灾年光景,每一
粮食都用来活命的,你懂不懂?”
说着老
气不过,扬手又狠狠抽了汉子一记,汉子一直垂
大哭,老
抽他他也不躲,任老
宣泄怒气,一旁的
偷偷抹泪,也不敢哭出声来,而那个孩子却对外面的一切不管不顾,捧着粥碗贪婪地喝着米粥。
老
脾气不小,抽了几记仍未消气,怒道:“还有,粮食哪里来的?谢过善
没有?打小教你的礼数都忘狗肚子里去了?”
汉子起身,面朝李素李治二
,二话不说扑通跪下,狠狠磕
道谢。
李素心中愈发惨然,李治的眼眶早已泛红,泪水泫然欲下。
该如何评价这个年代的百姓啊。
朴实,知礼,硬气,也有着非比寻常的尊严和倔强。
他们,穿着最廉价的粗布衣裳,过着食不裹腹的
子,却有着比王侯将相更朴实的灵魂,那
子从不向老天低
的傲然之气,任何
见了都不由动容。
李素心中泛起一
难言的疼惜,如此朴实的百姓,不认命,不尤
,面对任何灾难,咬着牙坦然迎上,绝不低
,这样的百姓,生在这样的盛世,实在是统治者的福气,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把他们妥善安置,让他们不为衣食所苦所累?
抿了抿
枯的嘴唇,李素上前将不住磕
的汉子搀扶起来,同时也伸出手,将地上的老
搀扶到路边的石块上坐稳,热心的李治急忙命乌福从行李中取出一张狐皮垫在石块上。
李素朝老
行了个晚辈礼,李治眨了眨眼,也跟着李素行礼。
“这位老
家,您受苦了,敢问您一家从何处而来?”
老
急忙摆手,道:“贵
万莫行此礼,老身担当不起,会折寿的,我夫家姓黄,去世得早,家里由我儿子当家,半月前晋州雪灾不止,春播无望,一年生计眼看断绝,我儿与我商量过后,决意离家南下,奔长安而去,看能不能讨点活计以养活家小,可惜去年余粮不多,一点点粮食带在路上,一家四张嘴很快吃光了……”
抬眼看着远方的漫漫前路,老
露出苦涩忧愁之色,叹道:“也不知我们一家能不能顺利走到长安,能不能找到挖沟行脚做工的活计,咬着牙只盼能度过这个灾年,我们再回到故乡播种耕地,图个来年的好收成……”
李素苦笑,放眼再看路上密密麻麻的难民,他们心里恐怕都和老
同样的想法,走到长安,再寻个活计养家,咬牙撑过今年,可是,难民这么多,做工的机会却不太多,这么多的难民,能找到活计的有几
?剩下的
,他们的活路在哪里?
心
无比沉重,李素却对老
笑了笑,温言道:“老
家会持家,您一家的
子一定会越过越好的,我这里还有一问,如今晋地大灾,百姓们纷纷离家,不知当地可还太平?”
老
叹了
气,道:“灾年光景,哪里说得上‘太平’二字?守本分的拖家带
行路逃难,不守本分的三五十
聚在一起抢掠富户地主,我们这一路行来,那些原本富庶的富户地主家,竟也十室九空,全家不知去向,反倒是听到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说法,说什么当今无道,什么杀兄弑弟,所以遭了天谴,我们百姓被当今连累……唉,我们是穷苦
,只想管饱一家肚子,那些大
物的事
,各有各的说法,我们哪里能分辨?只管低着
走自己的路罢了……”
ps:一天八千字……老贼尽力了……诸君有意扔几张月票奖励一下老贼的勤奋不?)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