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书友大大过年好,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宁文在地上爬行,宁武和地下党的电工跟他保持了二十多米的距离,跟在了他的后面。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宁文在第一次到武汉的时候,在军统就接受过排雷的训练,高九也给他传授过排雷的技巧。他一边爬,一边用探雷针在地面上搜索,大概是
军的机场处于济南附近,而且机场从来没有遭遇过袭击,因此,只是在机场外面象征
地埋了一些地雷。
宁文在前50米,只发现了一枚地雷,进
了50米范围之内,地雷才陆续多了起来,宁文
在爬到铁丝网之前,一共发现了四枚地雷。
在这个时代,地雷的触发方式还比较简单,在机场埋设的地雷都是压发式的,只要在上面不产生压力,地雷就不会引
。这样的地雷排除起来相对简单,发现地雷后,可以将它取出放到一边,或者
脆做一个标记,绕过它便可以。
宁文排除了地雷,率先来到了铁丝网跟前,然后学了几声癞蛤蟆的叫声,宁武和地下党的电工也爬了过来。
电工拿出试电笔,接触到了铁丝网,铁丝网上面还真的是有电。这种电网你不能随便将它剪断,它的一端连着警报器,如果发生断电,或者电流大幅度的变化,都会引起警报器的鸣叫。
电工来到了电网跟前,首先取出一根八号铁丝,将要剪断的铁丝网两端连接起来,让电流能够从这根八号铁丝上面通过,然后才剪断了铁丝网,用绳索挂在旁边的铁丝网上。接着又如法炮制,剪断了第二根和第三根铁丝网,这样就留出了一个不小的豁
,便于撤退时能够迅速通过铁丝网。
宁文对于那个电工低声说道:“兄弟!谢谢你了,你原路返回,直接就回城里去吧。”
电工跟着他们来执行这样危险的任务,满脸的兴奋,他说道:“那你们当心点儿。”说完就按着原路爬了回去。
宁文和宁武上次已经有了跟着高九进
军机场的经验,他们小心地躲避着
军的探照灯和巡逻队,朝着电工指点的油料库方向摸去。
宁文和宁武不知道鬼子巡逻的规律,他们也没有时间留下来观察,他们来到了塔楼附近,就看到鬼子的一支巡逻队走了过来,二
只好趴在附近的
地上,鬼子的巡逻队走过之后,兄弟二
认为他们短时间内不会回来,赶忙迅速地接近机场上的建筑群。没想到,
军的巡逻队又转了回来。
眼看着他们就朝着宁文、宁武二
这边走来了,兄弟二
没有躲藏的地方,肯定会被发现的。二
看到跑道旁边的排水沟,急忙爬了过去,趴在了排水沟里。
济南城昨天下了一场雨,排水沟里还存留着大约两寸
的水,兄弟二
趴在水里,身上湿漉漉的十分难受。这不是最关键的,排水沟的
度较浅,兄弟二
本
的身子倒是能够完全隐藏起来,但是他们每
身上背的背包个
很大,很难完全隐藏起来。
鬼子如果继续按照这样的线路直接走过来,离他们最近的距离不会超过20米,这么近的距离,即使不借助探照灯的灯光,兄弟二
也会
露的。
宁文和宁武拿出了手雷,拔掉了保险销,他们决定当鬼子走到距离他们20m的时候,就先发制
投掷手雷,然后迅速朝着原路返回。不过这样一来,这次任务就失败了。
宁文、宁武从小生活在桃花山,他们平时都信山神爷,两
在心中默默祈祷,希望山神爷能够保佑他们不被鬼子发现。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山神爷在平原是否管用。
鬼子的巡逻队越来越近了,50米、40米、30米……
正在兄弟二
准备投弹的时候,山神爷真的显灵了,
军的巡逻队竟然转向了其他的方向,然后逐渐远去了。
原来,
军的戒备相当松懈,这从他们巡逻队的
数少就可以看得出来。机场刚刚建立的时候,每支巡逻队的
数都是一个班13
,慢慢的变成了每个巡逻队六、七个
,也就是把原来的巡逻队
数减少了一半,这样就减少了整个守备部队一半的劳动强度。
巡逻队每天沿着固定的线路转圈儿,机场的范围很大,一圈转下来就将近一个半小时,然后在塔台附近再转一圈儿,正好两个小时,就开始换班儿了。兄弟二
遇到的正好是鬼子围着建筑群转第二圈的时候。
如此的幸运,让兄弟二
松了一
气。宁文决定回去再拜一拜山神爷,宁武也觉得以往对山神爷不够尊重,想回去之后多花点儿钱,买些贡品去祭拜山神爷。
看到鬼子的巡逻队走远了,他们等着鬼子的探照灯扫
过去,然后利用短暂的黑暗时间,迅速地接近了机场上的建筑群。
这里是一大片房屋,
军的探照灯基本上就不起作用了。兄弟二
利用墙根儿、屋角,朝着电工所指引的油料库方向摸去。
时间不长,他们就闻到了一
浓烈的汽油味儿。这个时代飞机的主要燃料还是汽油,还没有发展到如今的航空燃油这么复杂。
兄弟二
寻着汽油味儿摸了过去,不久就看到了一个院子里面有一座高大的建筑。
兄弟二
首先来到了院子的一角,看到了大门
站着两名卫兵,兄弟二
又回到了院子的一侧搭着
梯,宁文从围墙探出
去,看不到在建筑物大门上的字,但是门
停着一排油罐车,这就能够说明,这座建筑物就是鬼子的油料仓库。
兄弟二
此时正处在油库外面的马路上,这里随时都有可能有
军经过。进
油库里面,只要能避开鬼子在门
的哨兵,反而相对安全,于是,二
就翻进了油库的院子。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进了院子以后,他们首先绕到了油库的后面,兄弟二
这才发现,建筑物没有窗
,屋顶铺设的也不是瓦片,而是用水泥封顶的,他们二
根本就进不去。唯一能进
油库的办法,就是去
掉鬼子的哨兵。可是,他们也不知道鬼子的哨兵何时换岗,如果刚
掉了鬼子的哨兵,鬼子就来换岗,那么他们也就
露了。
兄弟二
商量了一下,决定等到鬼子换岗之后再开始行动,于是,二
就藏在了油库后面的杂
丛里,倾听着油库大门
的动静。
兄弟二
足足等了四十多分钟,鬼子才开始换岗,接下来就是该如何
掉鬼子哨兵了。
兄弟二
的枪法自不必说,而且他们也带来了这个时代的算得上高科技的消音器。
收音器在1908年3月25
,马克沁(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世界上第一种自动机枪的发明
)获得了一项有关消音器的专利。高九从军统方面弄来的特工装备中,就有不少的消音器,高九和狙击小队的
也都装备了消音器。
按说一枪将这个哨兵
掉十分简单,可是,兄弟二
也不敢保证,一枪正好就能将鬼子的哨兵毙命,而不让他发出喊叫声来,哪怕发出“啊”的一声惨叫,院门
的那两名鬼子的哨兵就能够听到声音,因此他们还是决定亲手
掉这个鬼子的哨兵。
兄弟二
简单商量了一下,然后分别从两侧向油库的大门靠近。
鬼子的哨兵刚刚换岗,
神
特别足,他警惕地向四周望了望,然后就站在门
想着自己的心事儿。
忽然,他听到左侧传来了轻微的声音,有点儿像动物经过
丛,或者是鸟儿扇动翅膀的声音。
他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