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大唐黑脸神 > 第0370章 第一位门客

第0370章 第一位门客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几块冰而已,或许这个季节在外买,的确要花不少钱,但对敬玄来说这都不是事。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本来嘛,不过就是一把硝石事,能花几个钱?

但敬玄并不打算就此点

俗话说收收心嘛,这第一印象尤为重要,至于以后公输秦从别的什么渠道了解到这些冰块什么的是怎么来的,那时木已成舟,谁管他怎么想!

一听说少爷的客,姓公输,云叔的眼里就迸发出浓浓的好奇之心。

也是,公输之名这天下谁不知?

就是乡野间那些目不识丁的粗鄙汉子,你让他说两句关于鲁班的传闻,他也能说得是道。

“这么说来,公输兄已经想好了?”

敬玄笑眯眯的坐在上首看向一脸局促的公输秦,就刚才那一番拿捏,自持,几乎已经耗去了他的全部力,对于这一点敬玄可以理解,毕竟也是从小生长在山里,没见过世面又想装一装高很正常。

公输秦闻言,站起身子说道:

“得蒙侯爷看重,公输秦愿为侯爷肝脑涂地!”

敬玄笑着按了按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公输兄此话倒只是说对了一半,本侯要公输兄的,就是一些对公输兄而言,拿手的活计,顺带替本侯再教教学生罢了,谈不上什么肝脑涂地。”

家传的技艺要外泄他,这是任何一个家族传都不愿意接受的事,所以敬玄故意把话说在了前,为的就是给他提个醒儿,别到时候又整出什么幺蛾子来。

果然,公输秦当即就犹豫了起来,迟疑道:

“不知侯爷说的教学生,又是什么意思?”

敬玄微微一笑:

“既是教学生,自然是让公输兄传授一些手艺出去。”

公输秦闻言,立刻沉默了起来,明眼一眼就看得出来,他有些不愿。

对此敬玄早有预料,从上首走了下来,来到公输秦旁边和颜悦色的说道:

“教学生而已,又不是教徒弟,并非是让公输兄你倾囊相授,所以公输兄不必感到介怀…”

“可是…”

公输秦正要说话,却被敬玄抬手阻止,只见后者指着旁边的柱子说道:

“公输兄,若是将你族学比做这跟柱子,公输兄自问能达到怎样的高度?”

虽然不知道敬玄为何这样问,但公输秦还是站了起来,侧想了想,指着腰腹处说道:

“我公输家先祖的技艺鬼斧神工,在下最多只学了些皮毛,至多…至多到这里吧?”

敬玄笑了笑:

“那么公输兄想不想重现先祖的荣光呢?”

公输秦神色晦暗:

“何其难也,再说了,家里很多东西都失传了,想要达到先祖那种高度,几乎就不可能…”

“一个当然不可能!”

敬玄立即接道:

“纵观历史上的那些各派学说,如兵家,先后有孙膑、吴起、尉缭、赵奢、白起,张良、韩信等,研究,这才有了兵家著作《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等,还有如今大行其道的儒家,也是经过无数前仆后继,沥尽心血,这才铸就成今之辉煌,公输兄切以为如何?”

公输秦细细琢磨着敬玄的这番话,忽尔眼前一亮:

“侯爷是想重现公输家的辉煌么?”

敬玄笑着摇了摇

“不止是你们公输家,任何对大唐有利的学说,本侯都想让他们绽放光芒,实不相瞒,本侯近期打算开设一所大学,而这所大学跟传统意义上的学堂有所不同,除了儒家以外,也会有其他学说存在,而你们公输家的那些东西,则是重中之重!”

公输秦闻言,立刻兴奋起来:

“多谢侯爷提携,公输秦一定不辱使命,将我公输家的学问传播出去!”

敬玄诧异的看了他一眼:

“刚才不是还不打算把你们公输家的学问宣扬出来么?怎么这么快就改主意了?”

公输秦面皮发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低下解释道:

“公输秦不是那种敝帚自珍之,当年我先祖之所以没将学问传播出去,那时因为墨家矩子从中作梗,诚如侯爷所言,一派学问若想发扬光大,光靠某一个努力是不够的,就连墨家也是先后招纳无数为其卖命,这才取了那么一点点成就,如今侯爷肯重现昔百家之盛况,公输家又被侯爷如此看重,一定能取得先为竟之成就,既然如此,那公输家的学问姓不姓公输又有什么区别呢?”

见他思想觉悟如此之高,敬玄都忍不住给他比了个大拇指:

“的确如此,一派学问若想发扬光大,靠的是一群前仆后继的努力,尤其是像你们这种动手能力极强的学问,那就需要更多的其中,只有一群拾遗补缺的研究,这门学问才会有质的提升,若是只因为家族学问不可外传这么一条迂腐的规定,那这么学问迟早会被带坟墓!”

说到这里,敬玄忽尔冷笑道:

“可笑这天下迂腐之何其多啊!”

尤其是那些自诩品行高洁的饱学之士,终其一生研究出的学问因为眼光狭窄的缘故,最终只能带进坟墓里,跟着自己的尸骨一起化作一杯尘土。

而那些大家族就更加过分了,什么传嫡不传庶,传男不传,也不知道是谁起的

这就导致了一个家族的风气愈发的排外,不但排斥同姓族,甚至还排斥起了朝廷命官,估计要不了多久,这些傻傻脑的豪族门阀就会触动皇帝的底线,到那时,可就不是单单把学问出来避祸那么简单了!

但这一切,其实未必不是社会大环境的因素造成的,尤其是东晋过江以后,为了留存住华夏的那一点文华气息,不被胡给虏去,不知有多少选择隐居山林。

而那位写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陶潜陶渊明更是其中的典范,已经隐居到连皇帝请他出山都不肯的地步,这就导致了他辛苦大半生作的那些学问,无可避免的随着他烟消云散于这个世间。

这样做的后果显而易见,听说现在连《尚书》都凑不齐一整篇了,国子监那些大儒夜以继的在考证,依然没有任何进展!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我的霍格沃茨大有问题 斗罗之我可以偷别人武魂 千万别惹约德尔人 我在古代当大哥 女主她又不想活了 这个世界不对劲 西游之我可以签到诸天 美漫:九头蛇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