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营地公路两边的阵地完工,趁着天黑还有一两个小时的时间,封云天和龙文章分工做最后的收尾工作。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封云天挑了30多个挖的好的,去机场大门
两边再各挖七个土坑。
这是给目前还在外面做斥候,没法回来自己挖的整编连等
备用的,如果能及时赶回来就用,没能刚回来到时候再安排。
之所以挖在机场大门外面,主要就是为了清理逃出来的漏网之鱼。
龙文章这边带着川军团大部队,直奔机场的军火仓库外,领取这次伏击战所需要的武器弹药。
罗格斯上校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是真的豁出去啥都不管了。
军火库里仅有的268支斯登冲锋枪,121架布伦轻机枪、12架马克1型重机枪,全都被他尼古拉斯拿了出来。
就这些冲锋枪和机枪,国军一个旅都凑不齐,一个师估计都够呛。
虽然罗格斯上校特意再三强调,这只是借给川军团所用,打完这场伏击战后,必须得归还给他。
奈何压根就没有
去听,所有
注意力都被满仓库的武器给吸引了。
龙文章活了大半辈子,什么时候见过这么多的自动火器,摆在眼前这一箱箱的冲锋枪和机枪,把他眼睛都看直了。
忍不住当场冒出一个念
,有了这些装备还打个
的埋伏。
直接正面突就完事了!
当然,龙文章这也就是想想而已。
真要是有了这些武器就膨胀,觉得能跟
军把正面阵地战,放弃埋伏去和银
部队正面刚,结果只怕是会很惨烈。
先不说银
部队机动
太强,可以随便和川军团打拉扯,就说刚缴获的新编579团的重炮,真要是正面
起来,就够穿军团喝一壶的。
最重要的是川军团这几百号
,大部分都是临时充数从国内招的壮丁,枪法和军事素质都不够。
正面战双方一旦打起来,枪线起码都在一两百米距离。
军的枪法素来以
准出名,在这个距离的
准度会很高,反观川军团只怕扳机扣下去是打爽了。
可子弹究竟去哪了,恐怕就完全不在他们的控制范围内。
更何况这200多把冲锋枪,只适合打近距离冲锋遭遇突击战,两军对垒还不如一把老款中正步枪好使。
有好枪固然好!
打不准也是白搭!
……
把所有的武器全都搬出来后,龙文章就在军
库门
开始发枪。
由于自动步枪的数量不够,还需要给封云天的整编连预留23只冲锋枪,龙文章只能挑着
发。
用过或者知道用冲锋枪和轻机枪的熟手级新兵先拿,其次和小鬼子打过正面阵地战的新手级新兵拿,最后才是没打过几发步枪子弹的菜鸟级新兵。
245支冲锋枪加121架轻机枪,一共可以装备365名士兵。
外加龙文章他自己。
剩下的150名川军团士兵,只能配给英军的制式武器——李恩菲尔德步枪。
龙文章正组织
发枪时,封云天正好安排完了挖土坑的
,来到了军火库的外面查看
况。
发现全自动武器缺
有点大,并不是一开始设想的
手一把。
为了弥补火力上的不足,
受祖国优良传统——火力不足恐惧症的封云天,临时想到了一个应急办法。
经过和罗格斯上校洽谈后,给川军团士兵每
配了两个M36型
片手榴弹。
装备的配置发生了变化,打法自然也要改变。
封云天把原定的由他开枪为令,所有
同时顶翻铁皮集火扫
,改为在听到指令集火扫
之前,先每
丢出去两颗手雷,然后再拿枪进行扫
。
多了一个丢手雷的环节,准备工作也多了一环。
M36型手榴弹怎么使用,怎么才能准确的丢到50米外的马路上,并不是拿着就能够做到的,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
于是乎……
领到冲锋枪和机枪的士兵们,开始了晚上学习使用武器,不断更换空弹匣,练习换弹速度。
白天则统一集合到机场空地,以班为单位进行丢手雷训练。
当然练的并不是真的手雷,而是找的和 M36手雷重量一样,外形也差不多的椭圆形石
代替。
以正常男
的身体力量,只要能够掌握发力技巧,把一斤的东西丢四十几米,完全是没问题。
手雷
炸杀伤半径范围7到9米,土坑距离公路实际距离49米。
实际上只要丢40米就够了!
第一天的手雷训练结束后,虽然大部分穿军团士兵手臂发酸胀痛,但是大部分都能丢到35米以上。
甚至还有一个谭大牛的士兵,甚至丢出了70多米的距离。
吓得封云天连忙让他休息,告诉他以后可以不用再练了,免得这货继续练下去,到时候从这边直接丢到另一边阵地。
一个手榴弹把自己
给炸了,到时候就尴尬了。
白天的手雷训练结束,晚上川军团开始练换弹的时候,外出做斥候的整编连老兵们陆陆续续返回。
没有
发现银
部队的踪迹,回来的
补充
粮后又出发了。
虽然没有发现
军的银
部队,但是封云天有预感肯定不远了,因为过去的这两天时间,足够银
部队消化新编579团的辎重和物资。
凭借银
部队的机动速度,最多一两天后就会找到这边来。
为了保证最大化的战斗力,封云天将之前一次带两天的
粮,改为了每个
只带一天的
粮。
这样其中一
发现
军踪迹,其他
可以在一天内全部回来就位。
第二天!
川军团的训练依旧照常进行,英军这边气氛比较奇怪,一个个看上去很放松,还有心
过来围观看乐子。
成了钓鱼的诱饵,竟然还这么高兴,属实让
看不懂。
封云天本来还没有兴趣去知道,罗格斯上校究竟对他的士兵说了什么,可看到英军如此的放松,倒是激起了他的好奇心。
于是专程找熟
韦斯利上尉,打听了一下事
的来龙去脉。
听完以后,封云天直呼好家伙。
原来罗格斯上校压根就没说啥,就把风云天的话照原样复制了一遍,结果就把英军们给激动坏了。
在这群英军士兵看来,整个东南亚的英军都在投降,多他们一个也不多。
而且投降也不会有啥事,甚至还能够提前回国。
如今只需要向
军投降,竟然还有机会获得创造整个东南亚英军记录的荣誉,这不就是等于躺着都能赚钱?
还有这种好事?
简直不要太舒服,高兴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有
拒绝。
从英军军官韦斯利上尉的
中,亲耳听到这种毫无血
的思想,封云天的三观都被颠覆了。
真不知该评价这群英军心态乐观,还是属于战争年代的奇葩。
只能猜想英缅军这投降,或许和读书时被老师罚站一样。
第一次感觉贼丢
慌的不行,第二次发现其实也没啥好慌的,第三次已经能够笑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