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辈子锦衣玉食,做一个地主老财安享晚年了,怎么这般无智,还在行骗呢?”
了解始末之后,朱允炆更是好奇了:“一百万两,你就是在南京,也能包一片产业,媳
孩子接过来,在纳上几个妾,这
子不知道多潇洒,还敢骗几千万,你要那么多钱也没地花啊。”
在大明,除了朝廷有地能花完几千万这笔数字,换谁有这个本事?
花不出去的钱,它就是一串看起来吓
的数字。
而想要变现,几千万两是什么概念?
整个浙江的官库里加一起都没有那么多现银,都熔锭之后在南京太仓里躺着呢。
“
民这是成瘾了。”
对朱允炆的好奇,胡三苦笑一声,照实说道:“
民就是一农户出身,以前就觉得村长是了不得的大
物了,后来渐渐在行骗的过程中,
民认识了商
、官员,并且随着越骗越大,
民发现,就连一省布政,也对
民客气有加,
民就想继续骗下去。”
骗钱用于享受早已不是胡三的目的,胡三更享受的是自己虚构的身份给他带来的心里满足。
避难泉州也只是为了躲风
,桃姐的出现,算是他这位英雄没有度过的美
关罢了。
不过事态的发展还真如胡三所想的那般,一路行骗,真就让他骗到了皇宫,见到了朱允炆这个皇帝。
大明之大,顶了天的
物也算是让他见到了。
“若是你就这么死了,媳
孩子的都撒手不管,你倒是实现了你的
生价值,她们娘俩怎么办?”
面对这个问题,胡三罕见的哽咽语顿起来,良久才抽抽鼻子。
“
民之愧欠,只能下辈子再还了。”
“朕会派
把你的故事写下来,传阅到全国各地。”
朱允炆宣判了胡三的结局:“你对大明是有功劳的,因为你,朕会命银行成立反诈骗衙门,也会让各省更加的惊醒将来再出现类似的事
。
对于你一生行骗所用到的手段,朕以你的姓氏为冠,叫做胡氏骗局,虽然你成了反面典型,但也算是另一种方式将自己的名字刻进青史了。
国法无
,你虽然是个
才,朕也没有宽赦你的道理,不然对那些被你骗过的,血本无归的无辜百姓、倾家
产的商
不公平,朕许你全尸,去吧。”
“
民,谢吾皇隆恩!”
胡三一
砸在金砖之上,虽血流如注却是感激不已。
解脱了。
锦衣卫将胡三拿了出去,迎接他的,或许是三尺白绫又或许是一杯鸩酒。
总是一个体面的死法。
胡三只是一个普通
,是大明这个时代、社会背景下形形色色万
中的一道掠影,他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什么高贵的出身。
就这么一个
,通过学习、看书和自己后天的努力,一步步也走进了风云激
的舞台中心。
或许将来几十年、几百年后,后世的骗子都会将他奉为祖师爷。
而他留下的胡氏骗局,也一定会一直存在下去。
“芸芸众生,不管好与坏、对与错走哪一条路,都在蜕变。”
朱允炆笑着看向双喜,由衷的欣慰道:“朕编修《建文大典》的目的实现了,将来随着大典的内容不停丰富,可能朝廷还会不停的遇到比胡三更棘手的罪犯,会给咱们这个国家带来更大的麻烦,但猎物越来越聪明,朝廷这个猎
也会跟着而进步。”
说完朱允炆又想起了一件事,特别
代道:“浙江这次事跟内阁说一声,浙江布政使司和杭州知府衙们官员全部吏察评劣。”
评劣虽恶,但总比罢官杀
要强得多。
官与民斗的这一局,到底是胡三这个芸芸众生的一员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