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本来在皇帝还都以后,会迁任晋绛节度使,敕郡王的,但现在整个形势已经发生了折断
的改变,以后就完全不好说。
“……某对诸部之建议欣慰。”张军点
,总结了一下:“值军制更替,正需要诸
齐心协力,不怕出错,就怕无
发声。
此次南征,是我凤翔成军,得陛下授大唐皇家陆军旗号始,首次国战,不容有失,且务必一蹴而就,以振军威。
南征的目的就是南部六诏必须从地图之上抹除,不受议,不纳降,不容反复。
此次出征,路途遥远
通不利,后勤事务烦重,一切有劳长史前后监督,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兵马使为留后,须确保诸关防安宁,以防吐蕃从旁突袭,职责重大更甚,张二哥切勿疏忽。
学院这边,康院丞,可抽调两院院生单组一营,随军试练观察,具体便由康院丞与戴祭酒商议。”
几个
都拱手领命。
张军又做了一些详细的布署,给大家各自分派了任务,把南征的事务暂时安排完毕,然后才安排与会的其他几位将军。
这几个
并不会直接参与战斗,但是他们的工作也是相当重要。
他们近
就要带上
马出发,至兴元府,剑南东西两川接收整编三镇的地方部队,协助凤翔的官员接手行政事务。
兴元府,李适还都后升梁州为兴元府,即今之汉中。
他们还要正式接收三镇诸通蕃关隘,重新组建关防。
同时,还要负责修缮搭建沿途路桥,为后勤部门创造运输条件,在沿途设置补给营站。
此时出陕
川
通极其坚难,要不然李白也发不出蜀道难于上青天的感慨。
从凤翔府出发往蜀地只有两条路,陈仓道和褒斜道,然后再从西县(勉县)经剑门关走金牛道至成都府。
或从兴元府走米仓道至
州(
中)。
其他野路完全没有办法承载大军行动。
其实就算是这几条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道路,其行走也是相当艰难的。
在这会儿
们主要是走陈仓道,或者是李适跑路时走的从盩厔进山的傥骆道。
傥骆道比较近,但最为艰险,不适合大军行走。褒斜和傥骆两条古道都是栈道。
张军让他们带着
马分三条路走,看看各道的具体
况,验证一下褒斜道还能不能行军。在唐中时期这条路基本上是荒废状态的。
陈仓道是保证可以通行的,就是顺着大散关出去,但这条路必须从凤州过,张军有些犹豫。
凤州这会儿算是大唐和吐蕃的边界城市,他耽心大军经过会被吐蕃发觉。
其实走水路最省劲儿,但是不适合大军,这会儿的船运载量实在是有限,而且风险很大,不象似去河中只过一个黄河。
大船到是有,最大的船因为吃水太
甚至开不进幼发拉底河
,但那是海船,只能走大江。
最合适的就是褒斜道,历史上褒斜道被拓宽过几次,都是用来行进大军的。所以才说这几位将军任务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