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自己做出一番成就来,领导就会提拔她,因此不得不告诉楚云,自从第一次投稿失败之后,她又接连投了好几次稿,却没一次过的。
她当然不会承认是自己能力不行,尬笑着对楚云道:“我的文章写得太正统,不对报纸的路,你就帮我这个忙吧。”
楚云笑着摇
:“我觉得我写不好这篇文章,实在抱歉。”
朱蓜死缠烂打:“你没试怎么知道写不好?你如果试过了真不行,我又不会怪你。”
楚云为
处世的原则就是,尽量不得罪
,可朱蓜的话让她听了很不舒服,冷冷反问道:“你凭什么怪我?你是领导,还是我该帮你写?”
朱蓜扔下一句“同一个办公室都不互相帮助,真是冷血”便悻悻的回到自己座位上。
楚云以为自己不帮她,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没想到朱蓜还挺能折腾,居然把一家铁路系统内部报刊的一名记者给请了来。
虽然那名记者在采访曹科长时没问他为什么不通过朱蓜的策划,而是问了朱蓜的策划好不好。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
宫,
着曹科长通过朱蓜的策划。
虽然曹科长最终通过了朱蓜的策划,但是心里对她越发反感,没有哪个领导喜欢被下属
迫。
不过曹科长也不是什么善茬,欢迎那个记者随时跟进报道朱蓜互助活动的进展,挖了坑想要埋他。
那名记者毫不知
,欣然答应了。
朱蓜见自己的策划被批准了,兴奋得上窜下跳。
谁不配合她工作,她就会眼一瞪:“我这活动都上报纸了,你敢不配合?
你什么思想?是不是见不得工
阶级抱成团?还是你生
冷漠自私,对工友之间互助漠不关心?”
这两顶大帽子扣下来谁受得了?整个宣传科被朱蓜支使的团团转。
并且朱蓜重点盯着楚云,把她支使得一点个
时间都没有,就是不想让她学习。
她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就能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
如果让她读完夜校,拿到夜校文凭,那她岂不是要一飞冲天,压着自己这名大学生了?
楚云也不反抗,按照朱蓜吩咐的,每天像个讨饭的,拿着一个纸箱子,带着笔和笔记本,挨个去收捐款。
收一个
的捐款就在笔记本上记上那个
的名字。
几天之后,全厂每个职工的捐款全都收了上来。
收完职工的捐款,就要收领导和
部的。
朱蓜把领导和
部的捐款标准提得比普通职工要高得多,每
的捐款标准五块钱加十斤粮票起步。
主任级别以上的厂领导在厂长的带动下,全都是捐的十块钱加十斤粮票。
厂领导的工资普遍都很高,就拿曹科长来说,
家基本工资加各种福利每个月能拿五十多块钱。
可是捐十块钱对他而言有点负担,毕竟这个年代十块钱够一个成年
一个月的生活费,他也要养家糊
的。
如果只单纯的捐钱,曹科长勉强还能接受,可是捐粮票真的让他很火大。
每个月拿到手里的粮票都是国家固定的,刚刚够他们一家大小买供应粮的。
捐出去十斤粮票,那他们家就得少买十斤供应粮食,这个缺
得去黑市上买十斤粮填上,不然有几天他们一家就不能吃饱饭。
在这个票据比钱还要珍贵的年代,谁愿意捐粮票?
楚云和王楠这些坐办公室的小
事全都被迫捐了五块钱加十斤粮票。
大家当面不说什么,背后怨声载道。
许多小
事自己家的条件并不好,却让他捐这么多钱和粮票,
家这个月就只能勒紧裤腰带度过了。
忙了将近一个星期,总算所有
的捐款全都到位了。
朱蓜假惺惺的感谢同事们的配合,然后说余下的工作她一个
来做。
大家听完她的话,全都装模作样的吹捧了她一番,说她能者多劳。
朱蓜被吹捧得都快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了。
下午下班回家,楚云一面做晚饭一面用意念进
淘多多页面,想看看那家卖家按她的要求给她准备好书籍复印件了没。
这都半个月了,到了该
货的时候了。
没想到卖家发来消息,他实在搞不到油印机,无法完成她的任务,并且已经把那五千块钱退到她账号了。
楚云微蹙了眉
,思索了良久,忽然茅塞顿开。
没有油印机,那自己直接把书买回来,去掉封皮,拆成一页页的,再送给陆明轩。
只要他看不见书籍的印刷厂以及印刷时间,就不知道这书是她从另一个时空买的。
那就不能买中文版的。
因为这个年代华夏国的医学水平没达到这个水平,买中文版的很容易露馅,所以……买英文版的。
楚云于是给那个卖家发消息,把她那本中文版的外科医学书换成英文版的。
卖家立刻照做。
楚云付完钱,那本厚厚的书籍就立刻出现在灶台上。
楚云往正在烧的啤酒鸭里面加了些水,让啤酒鸭在锅里煮。
她则抱着那本外科医学书籍进到自己房间,把封皮正反面全都去掉,然后把书撕成一页一页的。
因为惦记着锅里的啤酒鸭,楚云只撕了一百多张就没撕了,去厨房看啤酒鸭烧得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