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王楠向她讨教学习时,楚云问了一下正副厂长的姓名,以及他们做过什么让
值得称赞的事
。
王楠想了很久,道:“过年期间慰问困难职工算不算让
值得称赞的事?”
不算也得算。
给王楠辅导完功课,楚云扒在办公桌上奋笔疾书,很快就写了一篇一千字左右的文章。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铁路物资厂的厂领导是怎么关心职工疾苦,亲**问困难职工。
激发了职工工作积极
,形成了良好循环,所以铁路物资厂的效益这么好,离不开从党领导到基层,每个
的心血和付出。
总之,面面俱到,谁都夸到了,但又重点突出厂领导班子。
而且写的不仅不浮夸,还特别感
真挚。
这篇文章刚写完,正好到了下班时间。
楚云看了看抽屉,没有配锁,那么多资料放在抽屉里她不放心,可是带回家又麻烦,想了想还是提前
了。
曹科长收到她整理好的资料,直接扔进自己抽屉里,便下班走
了。
楚云也收拾东西走
,带着蒸好的
蛋羹和米饭回了家,然后炒了两个青菜,午饭就好了。
楚云尝了尝在锅炉房蒸的
蛋羹,味道很好,下次可以尝试着蒸扣
啥的。
吃完午饭,楚云
给楚月十五块钱,和昨天晚上就在空间里买好的棉花。
让她今天下午放学之后,不忙着回家,去纺织一厂家属区找葛大妈。
把这十五块钱和这些棉花全都
给她,让她帮忙买些瑕疵布料,给她做两身春装。
正月十五一过,江城的气温飙升得很快,要不了几天棉袄就穿不住了,只能穿春装和毛线衣。
楚月的那些
烂春装早在搬家的时候就被楚云给扔了,所以要赶紧给她做两身春装穿。
除此之外,还让葛大妈帮忙做两个装饭的棉袋。
并且还让楚月问问葛大妈,她会不会织毛线,如果她会织毛线,就帮她姐弟几个全都织一件毛衣。
衣服买成品的穿在身上合身,可是毛衣楚云一向喜欢手工织的,密实暖和。
她虽然会织毛衣,可是织毛衣太费时间了,影响学习,能够转包给别
织,她肯定不费这个神。
楚月一一记下,问:“只给我一个
做新衣,姐姐和哥哥都不做吗?姐姐也没有春装穿呢。”
楚云道:“你陆大哥的弟弟给我买了那么多高级布料,我的衣服拿去国营裁缝店做。
你哥哥现在上班了,他的衣服以后也在裁缝店里做。”
她现在有钱了,她和楚帆的衣服肯定不再要葛大妈做了,有条件谁不想穿的好点。
楚月温顺的哦了一声,半点没有因为自己的衣服不是在裁缝店做的而不高兴,大
本来就应该比小孩穿的好。
姐姐哥哥都上班了,上班的
全都是大
。
再说她比起自己的同学来,已经幸福的快要上天了,她姐给她吃得好,穿的也好。
她们班没有几个同学能够比得上她的,她既知足又满足。
楚云见她这反应,很是满意,背着包包,拿着装了米的铝锅提前出了门。
先去邮局把上午写的那篇文章寄往发行量最大最权威的铁路内部报刊的报社,这才去上班。
楚云希望这篇文章能在铁路内部报刊上发表,这样才能有力的拍到厂领导的马
,又不让群众反感。
只要把厂领导拍高兴了,就相当有了护身符,办公室里再有小
想明害暗害她,她就能痛快出击了。
到了厂里,蒸好米,这才来到办公室,孙艳和王楠都在,和王楠打了声招呼,楚云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到了上班的点,金莲和曹科长也都来了。
楚云动手抄写大字报,曹科长把她上午
的资料从抽屉里拿出来检查。
楚云连五分之一的大字报都没抄到,就听曹科长隐忍着怒火道:“小江,今天你这工作也太敷衍了,根本就没有按照我的要求把资料分类整理。”
楚云立刻站起来,走到曹科长的办公桌前,毕恭毕敬地听他训斥完,这才在孙艳幸灾乐祸的目光里从容不迫道:
“曹科长,我没有敷衍,反而做得相当认真,我把资料分为一类、二类、三类、四类、五类。
凡是属于一类的,我在那页资料的右下角都写了个很小的“1”字。
同理,凡是属于二类的,我在那页资料的右下角写了个很小的“2”字。
这么做标记的好处就是,如果用夹子夹好的资料被
不小心弄
了,立刻就能按编码分好类。
曹科长,我这就把资料当着您的面重新分类,您再检查。”
说罢,楚云开始动手整理资料。
科长看见那些资料的右下角果然如她所说的全都标记了数字。
有这些数字,一尺多高的资料,楚云只花了十分钟不到就重新分类好了,并且用小夹子依旧夹好。
也不离开,就站在办公桌前,像个小学生似的等着曹科长重新检查。
曹科长花了将近半个小时全都检查了一遍,没一点问题,这才挥挥手,让楚云回自己的座位上坐下。
面色严肃的环视众
:“你们谁翻了我的抽屉?”
能够坐上科长这个位置,说明曹科长不是个糊涂
。
刚才楚云虽然没有说有
翻过他的抽屉,故意把这些资料弄
,只是说有
不小心把这些资料弄
。
可谁那么不小心,跑到他抽屉里把夹得好好的资料弄
?那就只有是有
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