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我的人生模拟器 > 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因芯片与基因标靶

第三百六十一章 基因芯片与基因标靶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走了?”

当陆离回到实验室的时候,何教授满脸的“姨母笑”。

“嗯,送回去了!”

陆离点了点,“她在考虑来覆旦应聘经济学教授的事。需要跟家里商量一下。”

“哦?应聘经济学教授?”

何教授有些意外。难道陆离这个朋友,也是一个学霸?

“她是哈佛经济学博士,应聘经济学教授应该是没问题的。”

陆离随答了一句,也没有多说了,“教授,我去做实验了。”

哈佛经济学博士?海归博士?

在陆离刚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时候,却出现了一个有留学背景的海归博士?

出于慎重和保护陆离,何教授连忙把这个况反映了上去,对刘沁进行政治审查。

……

再一次遇到刘沁,陆离心也十分欢喜。

跟现实中的朋友,又谈了一次恋,这种感觉……真的很奇妙。

只不过……这仍然只是一场梦。

在这个剧里,谈恋只是附带的,陆离的目标仍然很明确,一定要找出根治癌症的办法。

接下来的时间,陆离除了跟刘沁通电话发消息之外,更多的力和时间都花在实验室里。

白天在研究所里做基因比对试验,晚上通过虚拟实验室,继续进行基因对比试验。

只不过……这个实验进度真的很令无奈。

dna链条有三十亿个碱基对,要一一对比出来,确认基因信息,工作量实在是太大了。

就算每天能确定出一万个碱基对的基因信息,也需要三十万天。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百年也才三万六千五百天。三十万天……

陆离只是略微对比了一下这个数据,就生出了的无力感。

更何况,陆离在每天的实验中,也做不到完成一万个碱基对的基因信息确认。

这样下去不行啊!

有没有其他更快的方法呢?

有!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研究一种新的“基因表达”检测工具,这种工具叫做“基因芯片”。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测序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杂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的探针。

当溶中带有荧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百度出来的,别问我,我也不懂)

一块基因芯片,微凝胶中集成了无数枚基因探针,在“基因表达检测”上,速度可以提高无数倍。

只不过,目前的基因芯片技术还只有理论研究,真正具有实用价值的基因芯片,还未能问世。

但是……有理论就够了!

“虚拟基因芯片!”

一声令下,一道光芒闪过,实验室里出现了一块巨大的玻璃板。在这块玻璃板上,密密麻麻的集成了无数个基因探针阵列。

这就是一块基因芯片。

只要有理论依据,虚拟实验室就能虚拟出成品来。

在基因芯片的基础上,再搭配光缆电缆,控制台,电脑,电子显微镜,显示器等设备,就能虚拟组合成一个试验台。

片刻之后,各种组件自动搭配,组建出了一台巨大的基因检测试验台。

然后,陆离就可以进行基因表达检测了。

类目前已经确认基因表达信息的基因有十万个,但是……在三十亿的基数下,十万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了。

虚拟实验室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只要想一下,什么样的实验材料都能弄出来。

于是……陆离虚拟出三十亿个分别缺失了某一个碱基对的细胞。

把这些细胞安装在溶罐里,启动基因检测试验台,让这些缺失碱基对的细胞,源源不断的流基因芯片,不停的循环,不停的比对。

显示屏上,各种数据如同瀑布一般翻涌,基因表达检测正在不断的进行。

罐里的溶不断流过基因芯片,又源源不断的回收,循环运转,永不停歇。

这就轻松多了!

只要等着检测完成,得出最终结果就行。

陆离长长的吐了一气,丢开了基因检测这个数量庞大得无法想像的重复劳动,开始研究更有趣的基因标靶技术。

目前,在基因编辑技术中,如何准确定位,如何使剪切蛋白准确的切到所需的位置,这仍然是一个靠运气的事。

如果能解读出体dna链条中的所有基因,确认每一对碱基对的基因表达信息,那么……准确的切中所需的基因片段,就很重要了。

如果能一次就切中位置,能百发百中,不会脱靶,无疑会使得基因编辑技术的效率成千上万倍的提高。

现有的基因编辑技术,基因定位全靠转录酶。

转录酶相当于一台雷达。转录了目标基因之后,转录酶获得目标信息特征,然后在基因链上进行扫描搜索,比对目标。

找准目标之后,跟剪切蛋白结合在一起的转录酶,就会驱使剪切蛋白贴合基因链,对目标基因进行剪切作。

理论上,这个原理是完全正确的。只不过……“雷达”的功效比较差,经常找不到目标,甚至找错了目标。

现在,陆离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雷达的搜索能力。

但是……很难搞啊!

转录酶就是一个很简单的蛋白分子,“硬件设备”上完全没有更新换代的可能

硬件上动不了手脚,唯一的办法就只能更新软件,提高分辨能力。

要提高转录酶的分辨能力,就必须掌握基因链上的所有基因信息。

好吧,又回到了原点。

还是只能先做基因表达检测,先确定三十亿个碱基对的基因表达信息再说。

从事基因方面的科研,完全取决于类对基因的了解有多少!

前路漫漫啊!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玩家祝福你 灵魂冠冕 洪荒降临:我用黑洞镇天道 贤者向往安逸生活 老师快逃 元极典当行 穿越八零幸福生活 长姐穿越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