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别说项宣现如今还得到了江东义师的全力帮助,哪怕是隔着一个豫章郡,江东三郡亦源源不断将粮食与军备运往长沙。
因此在兵源、粮食、军备三个方面,如今的项宣都不短缺,现如今长沙义师唯一的遗憾,也就只有一点,即新征募的兵卒无法在短时间内形成战力,这也是项宣不敢挑衅颍川郡的原因之一。
相比较项宣的‘先苦后甜’,王尚德可谓是艰难多了。
虽说项宣也熬过了去年的艰苦,可他今年年后就得到了江东义师的全力援助,而王尚德得到过什么援助了?
迄今为止王尚德唯一得到过的援助,也仅仅只是前几年朝廷下令叫颍川郡向南阳运了一批粮食而已,除此以外,颍川郡既没有出兵帮南阳郡,也没有援助一件兵器。
对此颍川郡解释了原因:自己用都嫌不够,无能为力。
更有甚者,截止前年南阳郡逐渐恢复了产粮后,颍川郡
脆连粮食方面的援助也断绝了。
当然,王尚德也怪不到颍川郡,因为前年与去年连续两年,朝廷从颍川郡征调了超过百万石的粮食——前年是为陈太师提供军粮,助其进剿江东义师;而去年则是朝廷用于赈济济
、东平、山阳等
发叛
的郡。
换而言之,之前那场仗,王尚德打到最后几乎是同时扛着长沙义师与江东义师,根本就没有得到援助。
而事实上,当时颍川郡是可以助他一把的。
别的不说,单说在昆阳,就驻扎着西上部都尉陈陌的一万军队。
王尚德实在想不通颍川郡叫这一万军队驻守在昆阳做什么?难不成是防他南阳么?
若换若其他
,王尚德估计就直接派
去颍川强令对方派兵了,可惜,颍川有个叫做周虎的都尉,那家伙是陈太师的义子,陈门五虎的兄弟,他拿什么使唤对方?
至于向其求援……
王尚德更是拉不下这张脸。
毕竟当年那周虎还在黑虎山落
时那会,那可是曾派兵去围剿过的,虽说最后双方在某种程度上达成了默契,但却没有丝毫的
,王尚德怎么拉的下这张脸?
“……先静观其变,看看颍川郡的应对,只要项宣的军队攻
汝南,颍川按理来说不会视若无睹……”
在沉默了片刻后,王尚德沉声说道:“待颍川与长沙叛军
兵,我等再伺机而动。”
听到这话,副将李贽欲言又止。
在足足犹豫了半晌后,李贽这才抱拳小心翼翼地说道:“将军何不联系一下颍川呢?传闻进近几年在那周虎的管治下,颍川的郡军无论
数还是实力均有极大的提升,更别说其麾下还有不少前长沙叛军的降将,相信那些降将都知道该如何应对项宣……”
“……”
王尚德皱眉瞥了一眼李贽,不悦说道:“没有颍川,我军就无法战胜项宣的叛军么?”
见主将还不肯面对现实,李贽叹了
气,无奈说道:“将军,您其实也知道的,以我南阳军目前的兵力,固守南郡与南阳倒是足以,但却无力阻截项宣,甚至都没有收复江夏的把握。再者……项宣那支叛军占着‘义师’之名的便利,蛊惑百姓纷纷投奔,自是不缺兵源,再加上他如今得到了江东的全力支持,在粮食与军备方面亦不短缺,只要给项宣一段时间,他就迅速将麾下叛军扩增至十万
,甚至十五万、二十万,逐步与我军拉开差距。想要遏制这
叛军,务必要在其大肆扩军之前将其重创,重重挫败其锐气,将其打回长沙,甚至将长沙郡也攻占下。然而如今单凭我南阳军,却不足以做到这一点,我方需要大量训练有素的兵卒,而目前,只有颍川郡具备这个能力,据说,颍川郡目前有将近十万的军队,且其中有一半以上都是训练时间超过一年的老卒,更别说他们此前收容的,前长沙叛军的兵将……”
“你也知道颍川郡军中有大量前长沙叛军的兵将?”王尚德冷哼道。
李贽摇
说道:“那是周虎要考虑的问题,不是咱们的,怎能因为这点事,就忽略颍川郡军的实力?”
“……”王尚德皱了皱眉,有些不耐烦地说道:“我不是说了先看看颍川的应对么?”
仿佛是猜到了主将的心思,李贽苦笑说道:“当务之急,我等双方应当立即联手,共同迎击项宣的叛军,岂有‘先看看颍川应对’一说?若咱们毫无表示,他周虎又怎知我军急需增援呢?”
这一番话,说得王尚德面色有些挂不住。
毕竟他所谓的‘先看看颍川郡的应对’,说到底只是拉不下脸向那周虎求援,或者说他不想因此欠对方的
而已。
见王尚德面色不佳,李贽又说道:“最起码,将军应当与那周虎联系一下,了解一下对方的打算。”
王尚德皱着眉
看了几眼李贽,半晌后这才缓缓点了点
。
当
,他亲笔写了一封信,派
送往颍川。
大概十月中旬前后,王尚德的这封书信,终于送到了颍川舞阳的晋军大营,送到了赵虞手中。
当时赵虞正在观阅王庆刚派
送来的战报。
从十月初起,在项宣于平舆县摆出了防守的架势后,王庆所率领的颍川军,反而与对面的长沙义师发生了小规模的
兵。
几乎隔三差五地,王庆都
流叫周贡、乐贵、鞠昇等将领去平舆主动搦战,朝着平舆县的城
喊话,偶尔朝城
上
几箭,但项宣就是不出战。
在这种
况下,周贡、乐贵、鞠昇等
敷衍似地组织一场攻城战也就打道回府了,论兵力损失,双方的伤员加起来可能连一百
都未必会有。
反过来,项宣偶尔也会出乎练兵的目的,派麾下大将刘德率军求战,甚至是亲自督战,毕竟就像王尚德与李贽所认为的那样,现如今项宣麾下长沙义师基本上啥都不缺,就是没有足够实力的战力,而已与他们建立‘默契’的颍川军,显然是最佳的练兵对象——只要与颍川军打上一仗,相信长沙义师那些新兵会迅速蜕变为合格的士卒。
见项宣带着一帮新兵来挑战,王庆、鞠昇、周贡等
自然也猜到了对面的想法,但他们并没有揭穿,就像王庆对诸将所说的:“对面主动将战功送上门来,为何不要?”
诸将纷纷笑着点
。
尽管项宣是为了借与他颍川军作战而达到练兵的目的,但打仗是要死
的,那些被他颍川军所杀的义师士卒,无疑也可以化为一份功勋——至少可以用来应付朝廷。
于是乎,各怀心思的双方便有默契地开始了小规模的
兵。
项宣那边尽可能地控制着伤亡,同时也防备着对面的‘突然毁约’;而王庆这边,他也乐得收割一场又一场的小胜,同时也避免给对面造成太大的伤亡——否则他可无法向赵虞
代了。
总而言之,尽管仅十月上旬双方就
战数回,但彼此却都保持着克制。
至少王庆这边是留了很大一手,从始至终都没有派出旅狼,否则以旅狼的实力,就凭长沙义师那群良莠不齐的新卒、老卒,还想在城外建营?一晚上都把它们全给端了!
不过在不知
的
看来,双方倒是来来回回打地极为热闹,就差一场决定胜负的决战。
尽管以上这些,王庆并未写在他派
送给赵虞的战报中,但凭着双方的伤亡数字,赵虞大致还是猜得到的——哪怕王庆将对面长沙义师的战损夸大了十倍,一场仗就是‘斩首数千’。
拜托,平舆县能‘付出’几次‘斩首数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