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的‘申虎’。
在陈太师的命令下,晋军冒雪发动追击,一路追至昌乐一带。
恰逢天色暗沉,又降下大雪,晋军这才放缓追击的势
,突围而出的赵璋、赵瑜兄弟,也得以喘一
气。
黑夜之下,寒风之中,兄弟俩坐在一堆篝火旁,商议着接下来的对策。
其实大致的撤离策略公羊先生早已事先考虑好,赵璋、赵瑜兄弟只需照做即可。
只见赵璋神色
沉地说道:“二弟,待明
天明,你先带先生的遗体向琅琊撤离,撤往彭城,我留下,汇合公孙砚、程虞等
,拖延晋军……”
赵瑜皱眉说道:“大哥,你乃一军渠帅,岂能涉险?不若我留下……”
但他的话还未说完,就被赵璋打断了:“我意已绝,你不必再劝。”
次
天蒙蒙亮,赵瑜立即启程南撤,由赵璋亲自留下断后。
他汇合公孙砚、吕僚等几位江东义师的大将,且战且退,但却始终甩不掉晋军的追兵,尤其是薛敖率领的数千太原骑兵,死死咬住了这
江东义师。
此时,赵璋曾经的担忧成为了现实,明明他与几位大将麾下的兵力加在一起仍还有十几万之众,依旧远远超过晋军的数量,但此刻这十几万大军,却几乎无法阻挡晋军追击的脚步。
在晋军追击的过程的中,不计其数的江东义师士卒——尤其是那些前各郡郡卒,纷纷丢下兵器投降,十几万大军,在短短几
内就缩水到了只有三、四万
。
更糟糕的是,在薛敖的率军穿
下,赵璋与公孙砚、吕僚等几名大将的联系被隔绝,自身难保的公孙砚与吕僚二
,唯有率领残兵逃亡,一个向东逃向崂山,一个向西逃向箕屋山,而赵璋本
,则率残军退至莒城。
然而遗憾的是,此时陈太师的另一名义子,虎贲中郎将邹赞,已率另三万太师军突
了鲁郡,径直
了琅琊郡的腹地,恰好将留下断后的赵璋困在莒城。
得知此事的陈太师当即下令:“包围莒城,困杀大虎。”
十一月初五,陈太师麾下几支晋军齐聚莒城,安营扎寨,准备围困事宜。
赵璋见晋军在莒城四周围得水泄不通,且兵力远远超过己方,他索
也就不再想着突围,安安心心巩固防御,准备做困兽之斗。
他对部下道:“纵使困死于莒城,我亦要重创那陈仲的爪牙!”
他所说的爪牙,指的就是陈太师麾下的太师军。
之后的两个月,陈太师多次尝试进攻莒城,但由于寒冷天气不利于作战,晋军尝试攻了几回,便又迅速撤了回来,静待隔年的春季。
期间,邹赞代表陈太师多次向莒城喊话,劝告城内的江东义师投降。
江东义师中或有
意志不坚,在绝望之下试图背弃赵璋,献城而降,然而赵璋早有预料,及时诛杀了叛卒,令邹赞无功而返。
转过年来,即王二十八年。
正月二十二
,陈太师下令进攻莒城,几万晋军采取围三厥一的策略,围住莒城、一通猛攻,赵璋率城内残卒拼死抵挡,最终堪堪击退了晋军。
不过此时赵璋也明白,莒城已经守不住了。
在瞧不见生路的
况下,赵璋决定于当夜率二百名勇士夜袭晋军的营寨。
只可惜,他的意图却被陈太师料中。
陈太师谓毛铮、薛敖等
道:“大虎刚烈,临危不惧,今求生无望,或会孤注一掷,夜袭我军营以博取一线生机,各营当谨慎防范。”
众将将信将疑,但还是做好了防范。
没想到,当晚赵璋果然率军来袭,当这位江东义师渠帅亲率二百余勇士杀
晋军营寨时,就连薛敖亦感觉不可思议。
但由于晋军早有防备,赵璋与他那两百余勇士,最终还是没能翻起什么风
,很快就被营内的伏兵重重包围。
出于对赵璋的敬意,薛敖冲着对陷
包围的赵璋喊道:“敬你亦是条汉子,薛某有意亲自为你送行,你可敢与我一战?”
不得如此的赵璋欣然接受,但很遗憾,他高估了自己的实力,也极大低估了薛敖的武力,不过十几个回合,就被薛敖用长枪挑死。
事后,陈太师亲自观瞧了赵璋的尸体,唏嘘感慨。
毕竟像赵璋这等刚烈、勇武的男儿,向来是陈太师所喜
的类型,奈何此
在谶言中是
他晋国的‘大虎’,不得不除去。
感慨之余,他吩咐众将道:“此
虽是叛贼首领,但据老夫所知,他这两年不曾伤民,念其勇武仁义,待明
用他的尸首劝降莒城,就将他厚葬了吧。”
邹赞、薛敖、罗隆、毛铮等
正要答应,忽然有一名河北军的将领建议道:“太师,此
乃江东叛军首领,何以不用他的首级去震慑江东叛军余孽,反而要将其厚葬?”
“……”
邹赞淡淡看了一眼那名将领,而薛敖更是直接,神色似笑非笑。
“我、我说错什么了么?”那名河北军将领有些忐忑。
陈太师默然不语。
诚然,那名河北军将领其实没有说错,按理来说,他们确实应该拿赵璋的尸体去震慑江东义师,再不济也应该将其首级送至邯郸,毕竟这赵璋,可是被列
朝廷‘必诛名单’中的‘大恶’之一。
只是陈太师个
不想那么做,因为他也明白,江东义师虽是叛军,但实际上却谈不上作恶多端。
在这诡异的气氛下,毛铮低声建议道:“这位将军所言极是,此
乃叛军之首,老大
不当将其厚葬,不如派
将其尸首
给江东叛军,作为威慑。”
听闻此言,几名河北军的将领面面相觑——拿赵璋的尸体威慑江东叛军的余孽这本身没什么问题,可有必要将全尸送过去么?按理来说不都是送个首级么?
然而老太师却拍案了:“子正这个主意不错,就依子正所言。”
次
,薛敖用运粮车载着赵璋的尸体来到莒城城下,朝着城上喊话劝降。
瞧见赵璋的尸体,守城的江东义师士卒再无士气,一部分
献城投降,另外一部分
则逃亡藏匿。
陈太师也懒得追捕那些逃亡藏匿的叛军士卒,留下一千名士卒驻守,便继续挥军南下。
不得不说,在追击江东义师这件事上,公羊先生也估错的形势。
公羊先生以为陈太师在收复山东后,会立刻调
对付济
、东平、济北等郡的叛
,而如此一来,他江东义师就能得到宝贵的喘息之机。
但遗憾的是,陈太师选择了继续进剿江东义师。
原因很简单,因为在那则谶言中,
他晋国的有一大一小两
老虎,‘大虎’赵璋虽然伏诛了,但还有一
‘小虎’呢。
而这
小虎,便是如今退至琅琊郡开阳县的赵瑜,‘大虎’赵璋之弟。
尽管陈太师本身并不相信什么谶言,但若不能诛杀赵瑜,他心中亦有不安。
王二十八年二月中旬,在经过了十几
的路程后,陈太师率十余万晋军追至琅琊郡。
得知晋军大举来袭,琅琊郡北部各县的江东义师纷纷弃城后撤,退至开阳县。
二月十六
,陈太师命
将赵璋的尸体送还开阳,同时劝告赵瑜率众投降。
赵瑜知道自己也在晋国朝廷‘必诛’的名单中,又岂会投降?更何况,他看到兄长赵璋的尸体,恨得咬牙切齿。
愤恨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