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到天色渐晚。
等他被一阵腰痛警觉,决定下去走走,才发现屋子里早已是漆黑一片。
屋外细雨沙沙。
他提着油灯走在寂静无声的屋子里。
“有
吗?”
他问。
回应他的是绵密的雨声。
萧六郎提着油灯在院子里走了一圈,最终确定所有
都离开了,前院的大门也锁上了。
萧六郎又去了后门,不出意外,后门也是锁住的。
这里
虽无金银之物,可到底也担心有小贼进来毁坏了书房古籍,因此离开时都会从外
上锁。
来的路上萧六郎观察过地形,这座宅子在月罗山脚下,最近的一户
家是约莫一里地外的茶棚。
且茶棚只白
里做生意,夜里他们就回村子了。
“看来今晚回不去了。”
萧六郎望着淅淅沥沥的雨水,脑子里闪过什么,蹙了蹙眉,叹息一声,转身踏上走廊。
宅子久不住
,自然没有可以吃的东西,万幸中午宁致远给他送了一碗阳春面,这会儿他还不饿。
他的油灯快用完了。
他去了东屋,拿来那边的油灯。
闲着也是闲着,萧六郎索
开始整理书籍。
由于工作量太大,他们只整理了不到三分之一,且还没开始对
损的古籍进行修复。
萧六郎来翰林院不到一个月,他史学学得不错其实是风老的功劳,风老留给他的藏书里就有不少史书。
“徽宗御马而行,至燕北关,欲横渡燕水……”
这一段萧六郎曾有幸在风老的书籍上看到,讲的是前朝第二任皇帝文徽宗御驾亲征的事。
那
天气恶劣,不宜渡河。
文徽宗不听劝告,执意前往,幸亏一名渔
冒死阻拦,后半夜大雨滂沱、燕水突涨、旋涡不止,文徽宗感慨自己与三军将士躲过一劫。
回去后文徽宗不顾朝臣反对,毅然册封了渔
为妃。
本是一段令
传唱的佳话,可渔
的结局并不幸运。
后宫三千佳丽,只见新
笑,不闻旧
哭。
渔
从
宫第三年起便再也没见过皇帝,她在
宫老去,临死前留下一篇《燕北赋》,诉尽自己半世孤苦。
这里缺的恰巧就是那篇《燕北赋》。
萧六郎提笔,将燕北赋补了上去。
翌
。
一个看守宅院的下
来到宅院。
他是替原主
看宅的,三五
才来一回,昨夜下了雨,他担心屋顶又漏雨这才过来瞧瞧。
他先去的是东书房,哪知他一进去,看见书桌上趴着一个
,吓得一
跌在地上:“鬼呀——”
不怪他把对方当成了鬼,实在是门都锁住了,除了鬼谁能进来呀!
萧六郎被他的叫声吵醒,压在胳膊上的
缓缓地抬了起来。
那是一张虽有压痕却依旧完美得无可挑剔的脸。
下
一下子呆住了。
这、这哪里是鬼呀?分明是仙吧!
而且……屋子里
净净的,不是施了仙法是什么?
虽说朝廷的
可能会过来整理,可他明明昨天早上才来过,那些细皮
的大官怎么可能就把它整理得
净?
萧六郎昨夜整理完西屋的书籍,见天还没亮,于是把东屋这边的也整理了,天快亮他才睡过去。
“什么时辰了?”萧六郎坐直了身子,理了理衣襟,平静地问。
下
愣愣地说道:“辰、辰时三刻。”
萧六郎蹙了蹙眉:“都这么晚了。”
翰林院是辰时上值。
萧六郎看向他:“请问这附近可有马车?”
下
道:“有,茶棚就有,仙……呃……公子要马车吗?”
萧六郎打开荷包,拿了一粒银
子递给他:“劳烦帮我雇一辆马车。”
“好嘞!”下
走上前,双手接过银
子,出去为萧六郎雇马车。
萧六郎则站起身,打算去后院打点水来洗漱。
当下
回过
时,恰巧看见萧六郎拄着拐杖从东屋出来。
他愣住:“啊……”
萧六郎乘坐马车回了京城。
马车上不止他一
,另外还有两个去京城的商贩,他们先雇的马车,所以得先送他们。
而他们去的地方离翰林院不远,萧六郎索
直接去了翰林院。
他一进翰林,宁致远便神色匆匆地走过来:“六郎,你
什么去了?这么晚才来翰林院!你不知道迟到是要记过的?方才杨修撰发了好大的火!这会儿他出去了!”
萧六郎道:“我不是故意的,昨晚他们回来没叫我……等等,你说杨修撰发火?”
宁致远道:“是啊,他说你这
怎么回事?是不是仗着自己是新科状元就了不起了……哦,你刚刚说什么回来没叫你啊?”
萧六郎正要回答,恰恰此时岑编修抱着几本书从办公房出来,看到萧六郎他的步子就是一顿。
随后,他眼神一闪,心虚地垂下眸子,当作没看见从萧六郎的身旁走了过去。
宁致远与岑编修不熟,也不知他与萧六郎有过龃龉的事,没察觉到他的异样,倒是察觉到了萧六郎一直落在岑编修身上的目光。
“六郎,你怎么了?”宁致远问。
“没什么。”萧六郎收回目光,对宁致远道,“你去忙吧。”
这里
多嘴杂,萧六郎被
排挤得厉害,宁致远也不敢与他公然走得太近。
他走到今天不容易。
每个
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萧六郎是宁折勿弯,而他宁致远是可以弯的,只是他会在心里守住自己的底线。
宁致远走后,萧六郎也回了自己的办公房。
岑编修却悄悄地拉开自己屋子的门,将脑袋伸出来,朝萧六郎的办公房望了望。
昨天
这么多,按理说萧六郎不会无端怀疑到自己
上。
可
一旦做了亏心事就容易心虚,导致他总觉得下一秒萧六郎便要冲过来质问他。
其实昨晚杨修撰是问了萧六郎的,那会儿大家累了一下午加一晚上,恨不得手指
都动不了了。
杨修撰与安郡王以及陆修撰上了前面那辆马车,他与萧六郎以及王修撰一辆马车。
杨修撰的马车先走,临走时杨修撰让他叫一下萧六郎。
他应下了。
他知道萧六郎在阁楼上。
他没叫。
王修撰以为萧六郎去了杨修撰那边,也没多问。
他当时没想太多,只想给萧六郎一个教训而已,谁让他连累自己倒霉。
可今早杨修撰发好大的火,他害怕回
杨修撰与萧六郎一对质,自己就露馅儿了。
算了,大不了就说萧六郎藏在阁楼里,自己没看见,以为萧六郎提前走掉了!
为了让这个说法更有说服力,他窜去了王修撰那边,问对方道:“王修撰,你记不记得萧六郎昨天下午很早就不在了?”
王修撰愣了愣:“他不在了吗?没注意。”
岑编修道:“我注意到了,他
了一会儿就走了。”
王修撰仔细回想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