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顶点小说网 > 大明王冠 > 第五百二十三章 欲做大明的启明星

第五百二十三章 欲做大明的启明星

提示:本站可能随时被屏蔽。当前新网址:www.ddxsw.org 无法访问请发邮件到 Ltxs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才库?

这个新鲜词汇让朱棣愣了好久,放下手中笔豪,不解的问黄昏:“科举一事,不是已让天下才尽朕之罄中?”

黄昏就知道朱棣会这样,毕竟在这个时代的看来,科举读书出来的,才是才。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然而哪里知道,推动社会进步,当下的大部分读书,真没起到什么作用,都去做官了,真正搞工业搞科学的少之又少。

,“微臣说的不是此等才。”

朱棣反问,“哪还有什么才?”

黄昏想了想,“像微臣时代商行沈熙礼极其他培养出来的几个管理心腹,是才,他们促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像微臣钟山工坊的老李极其带出来的几个技术骨,是才,他们促动了工业技术的进步,这样的才还有很多,像近期微臣请之负责城郊水泥工厂的林振东之流,亦是才。”

实业,才是当下社会的重要支柱。

朱棣瞠目结舌,片刻后问道:“照你这么说来,朕之朝堂重臣,皆不算才?”

黄昏无语,朱棣你这钻牛角尖了啊,叹道:“陛下,您治下的大明朝堂就像是一艘大船,航行在海洋之中,天下万民便是那汪洋洪水,而您便是大船的船主,朝堂上的重臣,便是大船之上的众多显赫要位,而微臣说的那些才,便是水手,他们在您的领导下,在那些显赫位置重臣的指挥下,推动着陛下的大明神舟向前而行。”

这个比喻很恰当。

其实就是脱胎于唐朝的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朱棣还是不解,“沈熙礼是个才没错,但经商而已,你钟山工坊的老李,朕也听闻过,不过一匠,何德何能能推动我大明进步。”

虽然是千古帝王,不过有些观念依然陈旧。

这是时代局限

黄昏反问陛下,“如果大明出现一万个,十万个,百万个老李这样的呢?如果他们遍及各行各业,在他们的不断努力下,在时代的需求下,也许陛下治下的大明,真的会出现我们想象不到的画面。”

我能想象到,因为我经历过。

但你朱棣肯定想不到。

朱棣陷沉默之中,他确实有点想象不到,这些匠能给大明带来多大的变化,转念一想,黄昏之初心皆在为国为民,建立才库一事,暂且不去权衡利弊,先问他如何施行。

黄昏也是灵犀突来,并无详细计划。

想了想,弱弱的道:“可以这样,官方建册,但凡在某些行业有极其强大的经验和能力者,都记录在案,并且由官方发放廪粮,并且建立一座会馆,专程管理此事,而这些既可以包括我大明子民,也因包括外邦来客。”

有容乃大。

当然,社会的发展始终是和生产力息息相关,加上需求关系,这个不急,可以慢慢来,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从朱棣这里得到的资源,慢慢的推动就可以了。

想凭一己之力将封建王朝推高一个台阶,很难。

但全民努力,有希望。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那一朵烟花,为这个时代的那些能工巧匠科学才提供光亮、指明方向,并在沿途之中为他们遮风挡雨。

我所做的,便是让一个时代进黄昏,并让自己悬挂天穹成为新时代的那颗启明星!

这是一个穿越者能做到的极致了。

就比如火器一事,以自己现有的知识和能力,以前无法推动它再改进优良,真正依靠的还是军器院洪继来那一批

军队有需求,他们就能有目标,从而不断推动火器的进步。

所以,才。

大量的遍及各行各业的才,这才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关键。

朱棣一听,要修两座会馆,这个不贵,但是要发廪粮这可是个大开销了,问道:“按照你这个计划话,两座才库大概要收纳多少?”

你要是动不动就几万,这经年累月的廪粮发下来,国库可会有点难以支撑,关键是朱棣现在看不见才库会给大明带来的利益。

也就是说在朱棣眼中,这是个有投暂时看不见回报的事

黄昏想了想,“以我们大明目前的状况,两座才库,最多也就能吸纳个两三千,这就是极致了,再多,也没那么多才。”

大明受限于时代限制,有条件的,又能有魄力不读书去钻研实业的不多,大多有条件的去读书了,所以所谓的才,应该是一些为了生活在各行各业从事多年的

比如钟山工坊老李这种。

但是这样的又有多少呢,哪怕是明朝有资本主义的萌芽,但商贾的地位依然很低,更别提做实业的了。

毕竟是经济依靠农业的封建时代。

朱棣略微算了个帐,问道:“那你算过一年要多少廪粮吗?”

廪粮其实不多,这算成钱币的话,大概也就一两银子,但如果是三千,意味着一个月就要三千两,一年下来可不是个小数目。

十年,二十年,这个帐就有得算了。

黄昏知道这事对朱棣而言确实有点过于先进,也不敢奢望他一个来承担这事,毕竟这事一旦施行,朝堂之上的反对之声将是无比巨大的,而更大的反对声则在民间。

秀才一个月的廪粮才一两银子。

你这些匠一个月就能拿一两,那些秀才心里会怎么想?

所以这个事的钱不是问题。

问题在于压下这些反对声——这个只有朱棣才可以。

或者另外一种方式:自己私来办这两个会馆。

于是对朱棣道:“黄金有价,才无价,微臣认为此时功在当下,利也在当下,更可利在千秋,所以微臣愿意和陛下一起分担这两座才库的一应花销,另外,如果陛下担心朝中和民间的反对声,陛下可以以私名义出钱,将钱划到微臣名下,再由微臣来办此事,此事便成了私的经营,朝野之间的反对声便师出无名。”

朱棣愣住。

他开始以为黄昏是想利用这个才库来做生意经商,所以怂恿自己来办这个事,而他黄昏就坐收渔翁之利。

现在他竟然愿意出钱?

朱棣心动了。

黄昏出钱的事,貌似没有坏事,比如编修全书,比如郑和下西洋,现在他又要出钱来办两座才库,难道这事真能如黄昏想的那般,影响堪比编修全书?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
行走诸天的道士 龙珠超的超赛神开始 慕爷的小祖宗可甜可飒 大侠请选择 一不小心穿到病娇同人文中 超次元幻想店铺 我绝不做宠物猫 诸天配角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