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了皇子,眼下还能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长子赵谌,剩下的那个还穿开裆裤呢……赵桓倒是不忌惮儿子夺权,事实上要是连孩子都猜忌,那要不自信到什么程度!别看赵桓还没正式册封太子,但是即便赵谌穿龙袍,他也只会说吾儿有帝王之相。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只不过赵桓并不觉得一个未成年的小孩子能有什么用,所以赵桓才倾向于放养。
而赵鼎骤然提出,要让皇子上阵,这就有学问了。
“怎么?莫非赵相公要押宝不成?”
赵鼎稍微一愣,随即愤怒道:“臣年近半百,此生只是官家之臣……臣以为官家说话当庄重,万万不可轻佻!”
赵桓碰了一鼻子灰,不过他也清楚,老赵所指不是今天,而是长久以来的积怨,赵桓索
虚心认错,接了下来。
“赵卿,还是说说你打算怎么办吧?”
赵鼎也急忙把话收回来,偶尔尝试一下,真的跟皇帝摆脸色,那就是找死了。
“官家,金
骤然兴起,前后不过二十年,如今已经烟消云散,所剩无几,固不足论。契丹自立国以来,前后有了二百年,比起中原王朝,也短不了太多,她们的一些方法,似乎值得效仿。”
其实在大宋君臣的心里,早就不把耶律大石视作辽国的延续了,真正的末代天子就是寺庙里面出家的耶律延禧。
不过即便如此计算,契丹立国还在大宋之前,时候也的确不算短。
“赵卿,你说的可是南面官,背面官?”
“还有四时捺钵!”
赵鼎很认真道:“臣思前想后,
原之上,固然不能设立六部九卿,统御地方,但是设立行台却是可以的,由太子挂名,总领政务,下设两位参政,分领文武事务,然后任命各部首领为土官,从各部抽调
悍士卒,结合御营
锐,组成一支数万
的兵马。掌控
原,弹压地面,保证安全。”
赵桓眼前一亮,这个想法的确让
耳目一新。
“赵卿,这么安排,有点类似让储君充当胡王的意思,朕倒不是担心眼下,而是害怕不能长久,储君又如何驾驭行台文武,你有具体的办法没有?”
“有!”
赵鼎道:“臣以为首先在储君……经历靖康之耻,我皇宋从上到下,尚武之风
盛。官家又设立武学,不如规定太子必须文武兼修,同时在一定年龄之后,总领行台,亲自指挥,历练成才。如此才能顺利继位,执掌江山!”
不得不说,赵桓再造乾坤的主张,给了手下臣子巨大的想象空间……而赵鼎又是起自州郡的宰相,他太清楚地方历练的重要
。
既然宰相如此,太子就不需要吗?
只不过以前没有施展的空间罢了,毕竟一山不容二虎,放在国内,怎么都会有麻烦。
说实话,皇家父子,差不多是最难处理的关系了。
可长城修好,内外隔开,把太子扔到
原大漠去历练,效果就完全不同了。
让储君知兵,文武双全,磨砺出足够的本事……毕竟在靖康之耻以后,任何在乎朝廷命运的
都不得不承认一件事,一个强悍的皇帝太重要了。
像赵桓这种,完全是异类。
想要继续保持下去,就必须要有一块辽阔的天地,给太子野蛮生长,从而磨砺出来一个合格的强者。
当然了,这还只是事
的第一层。
皇帝的寿命不一,在位时长也不一样,皇子的
况更是说不清……现在赵桓春秋鼎盛,赵谌年轻有为,适合这个安排。
但是假使皇子年纪太小,或者身体虚弱,总而言之,无法在
原领兵,那又该怎么办?
很显然,责任就落在了行台身上。
“官家,臣斗胆建议,行台参政,位同副相,六部尚书出则为参政,
则为宰执。永为定制,不可更改!”
赵鼎杀气腾腾,又亮出了一个大招。
同时也让赵桓眼前一亮。
毫无疑问,老赵这是在给行台官吏提升地位了。
尚书一级,想要往上爬,除了加同平章事,上位宰执之外,还可以挂行台参政衔,在
原积累资历功绩,回
再升任宰执。
这种颇有出将
相风格的安排,显然能保证宰执的素质。而且有过
原任职经历,大约也不会说出放弃
原,不修边功的话,更不会像司马光那样,主动放弃到手的土地……如此安排,堪称绝妙!
不过同时赵桓也清楚一件事,任何制度在执行一段时间之后,都会发生不可逆转的走样……
比如唐初的出将
相,谁又能想到,竟然会以胡
为节度使呢?
再比如明代规定侍郎出则为布政使,布政使
则为尚书……同样是打通中央和地方,增强官吏的素质。
但奈何坚持没几十年,巡抚的出现,让四品京官压住了二品外官,布政使的地位一落千丈,京官和地方官,渐渐泾渭分明。
赵桓很清楚,这种官吏
换并不能一劳永逸,解决问题。但是以赵桓的威望,凭着惯
延续,大约维持几十年还是可以的。
而且话又说回来,谁又知道几十年之后,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说不定
原早就不是心腹之患了。
“赵相公,还要加一条,
后武学录取,要优先照顾
原服役武
,以后武臣升职,也要把
原服役纳
重要考评之一。”
赵鼎欣然点
,“官家圣明。”
“还有,对
原的掌控固然赶不上内地严密,但也不能学耶律大石……咱们要推行教化,设立一些学堂。还要推动商业发展,互通有无,还有
员
流……还要安排专
,针对畜牧业进行研究,帮助牧民解决问题,总而言之,要收拾
心,争取花个几十年,把
原和内地融为一体,还要把中原教化带过去,让牧民也认同大一统,如此一来,便再也不用担心什么了。”
赵桓说到这里,甚至有种热血沸腾的感觉,没错,办法找到了!
几千年束手无策的难题,在此时此刻,却展现出了一条看起来可行的路子……虽然不知道能不能走得通,但是能有一点希望,便已经很让
兴奋了。
赵桓又和赵鼎聊了一些细节之后,果断找来了曲端和张浚,扩大了讨论范围,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赵桓询问了各部衙门,详细讨论,不放过任何细节。
最终在赵官家这里,终于有了一份相对完备的方略。
当一切都准备妥当,赵官家长出了
气。
不过他很快又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貌似还没有给赵谌正式的储君身份。
该举行立储大典了。
赵桓这才想起来,赶快把儿子叫来。
今年的赵谌已经十八岁了,个子很高,这点随他爹,长得也很英俊……貌似老赵家歪瓜裂枣还真不多。
毕竟大宋皇家的审美还是在线的,断然不会把咪咪眼当成高级……信不信,要是国子监弄个衣冠华服展览,谁要是弄一堆高级脸,保证会把开除,成为天下笑柄。所以说,大宋朝还真不是一无是处……
赵桓看着儿子,有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这绝对不是什么穿越不穿越的问题,而是小小的一个东西,怎么一转眼就长这么大了?回想起来,貌似都是空白。
严重的缺失,让赵桓甚至生出了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