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充任管事,也能在技艺上有所进益。”
顿了顿,他又补充道:“当然,若是普通学子对这些技艺有兴趣,也大可额外出一份束脩旁听。”
“而这些额外收
,则全部归属于授课的匠
——如此才称得上是‘老有所养,幼有所教’。”
这最后八个字一出,苏友霖和赵熠脸上愈发五味杂陈。
两个堂堂进士出身的官员,却反被个刚脱
籍毛
小子,当面教导‘老有所养、幼有所教’的道理。
偏两
心下还不得不承认,这毛
小子的一番谋划,竟是颇有些道理,且又有实际
作的可行
。
但赵熠还是忍不住
蛋里面挑骨
,冷笑道:“那些匠
最
敝帚自珍,又怎肯卖力传授技艺?”
“大
。”
焦顺却早想到了这些,立刻答道:“他们所教的亦是匠
子弟,彼此本就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况且学生家中也不乏懂行的,他们又怎敢一味的糊弄了事?”
“再说也用不着让他们把压箱底的本事拿出来,只要肯耐心教些基础,再有同窗之间
流探讨,就必然强过那些浑浑噩噩的普通匠
!”
这下赵熠也没词儿了。
主要是仓促间,一时也想不出反驳的论据,于是他下意识看向了桌上的文稿,想着是不是能从上面找出什么漏
来。
结果却发现苏友霖不声不响,早捧着那‘不堪
目’的文稿,看的聚
会神。
赵熠心下无语,只得挥手道:“你且先下去吧,容我与侍郎大
过目、讨论之后,再寻你问话。”
等焦顺告退之后,又过了许久,苏友霖才放下手中的文稿,幽幽慨叹道:“陛下果真慧眼如炬,竟能从家
中选拔出这等遗才。”
赵熠
看着那文稿,嘴里却道:“大
会不会过于高看这焦顺了?再说这也有可能出自陛下授意,他只不过是贪天之功罢了。”
苏友霖摇了摇
,指着那文稿道:“你自己瞧瞧吧,里面一些事
若非亲历亲见,怕也难能如此周全。”
赵熠就等着这话呢,忙上前取了仔细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