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两次大洋
熔断,一开始大洋国当局为了稳定
心,也都是推特治国瞎几把吹,说成是“技术
调整”。
顾鲲和梁劲松这些
作相比于华尔街的前辈高
,可以说是很良心了。
航运
之后,金融
方面的
作也是类似的,只不过这个答卷要到年底才算是彻底
完。
根据后来的复盘看,顾鲲在港
金融板块上原本持有的筹码是第二多的,仅次于地产
。
当时顾鲲的800亿美元筹码,大约地产和金融加起来有450亿美元,航运和网络电讯加起来200多亿,其余杂七杂八板块加起来几十亿,不到百亿。
200亿的金融板块
票,最终也成功按照“把跑路夹杂在私有化绩优
、伪装成技术
调整”的思路下,大部分跑掉了。
最后顾鲲得到了一家市值50亿美元的香江银行,剩下150亿其他金融
变成了大约130亿现金。
这个过程中,恒生指数也随着金融和航运业的普遍下滑而顺势下跌。
从七月底的一万六千五,到八月底的跌
一万五千点大关,再到九月底的一万四和年底的一万二。偏偏整个过程并没有大的恐慌出现,一次又一次被“技术
调整”的
号稳住了。
其中梁劲松自然是做了很多极为重要的稳定
心工作的,只是术业有专攻,细节顾鲲也看不懂罢了。
靠着航运业抽出来的50亿美元现金、金融业的130亿,再加上其他杂碎板块抛了个七七八八、套现回来二三十亿,顾鲲总算是把他之前在港
市场上欠的融资融券机构杠杆,彻底平仓还清了。
至少他不用再担心因为加了杠杆,而被其他反应过来的新空
仓了。
“800亿美元市值的
票,航运业减持了110亿,金融业减持了200亿,其他杂七杂八的筹码减持了40亿,场内筹码余额应该是还剩450亿美元,主要就剩下已经非常高位的网络电讯
,加上大量的房地产公司,但因为这些地产公司也有自然下行贬值,目前总
本只剩400亿。
不过210亿的杠杆总算是还清了。后续就相当于是用了130亿的本钱,换来了场内的400亿
票,以及白捡了一家价值20亿的航运公司、一家价值50亿的银行,还有一家忽略不计的房地产公司。”
彻底还清杠杆的轻松,不是一般
能够体会的。
——
(ps:道歉,我承认这几章数据有点多,可能是我这个
比较考据癖,喜欢钻研,写东西过于追求逻辑合理
。不过好消息是今天就彻底结束了,后续不会再有金融账目诡计一大堆的剧
。
明天开始重新进
爽文节奏吧。有些东西,一开始没打算写这么详细,也是在写的过程中,又学习
化了一下,发现问题比一开始大纲设想得多,尤其是跑路环节怎么跑,我承认一开始我并不专业,甚至开始的想法有点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