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来则不来,一来就来四个,冯紫英受到来信时已经能感受到了来自朝廷不一般的重视程度。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练国事带队,范景文、贺逢圣、吴甡跟随而来。
他们一行来得很快,几乎是冯紫英第三封信到的第三天,就开始启程南下了。
看完来信,冯紫英也觉得挺有意思。
来的四个
中,练国事和范景文是北方士子,而贺逢圣是湖广士子,吴甡则是不折不扣的江南士
,合理搭配,谁也说不上个什么,唯一要遭
诟病的估计就是全部清一色的青檀书院弟子,但很显然官应震对此不予理睬。
放下信,冯紫英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对面的汪文言和吴耀青,“我有几位同学兼同僚几天后会来帮我们,这样我也可以松一
气了。”
汪文言和吴耀青都是心中一动,同学兼同僚,那基本上都是进士出身了。
“不用太紧张,他们基本上都没怎么接触过下边这些具体事务,来的目的主要是熟悉锻炼,当然他们的身份也的确能压压场子,但论实际
作能力,可能比你们要差得远。”
汪文言笑了起来,“大
这些同学都是清一色进士,能力肯定都是有的,也就是一个适应过程而已,……”
“不一样,他们的工作范围和方式是和你们不一样的,许多具体的事
,他们还只能是一个旁观者和学习者,这一点他们来我都需要向他们明确,不要轻易下结论,而需要更多的观察了解和探讨。”
冯紫英不会轻易对自己这帮同学委以重任或者信任有加,或许他们的心态和热
是好的,但是要做好这些事
,他们还欠缺太多,唯一的优势就是他们积极态度,嗯,还有身份。
“大
放心,我们明白怎么做。”汪文言吏员出身,很清楚自己这位新东家的意思,这几位新来者应该更多的是来寻求一种锻炼磨砺,当然也算是一种镀金,如此辉煌的成果,只要是参与者回去之后难免都能获得一份不薄的成绩。
“嗯,他们还要几天才能到,但这边我们的事
不能停,而且我也得先替他们把有些事
铺排好,等他们到了熟悉一段时间,我可能还要回京一趟。”
官应震在信中也专门提到了这一点,要求他在安排好这边事务之后尽快返回京师,就东番事务向内阁和皇上进行一个全面汇报。
这也是冯紫英想要达到的目的。
东番盐务是一个诱饵,当然地却是一块很肥美的诱饵,但是整个东番的全面拓垦才是目标。
东番岛上如果能够好生加以拓垦,短期内,也就是十年间,吸纳三五十万无地流民是轻而易举的,三五十年里甚至可能达到一份内地府的级数,百万
也是轻而易举。
更为关键的是控制了东番,未来无论是南下南洋吕宋、苏禄,还是向北控制琉球和影响朝鲜、
本,都要便捷许多,而东番良好的气候和丰富的物产也足以让这一岛之地成为真正的宝岛。
“大
要回京?”汪文言和吴耀青都有些意外。
“文言,耀青,你不会以为这里就真的是一个正式衙门,我就真的是衙门主事者了吧?”冯紫英笑了起来,“我只是中书科派出来临时先遣队,先来把这项事
做起来,我一个
也不可能把所有事
揽在手中,那既不可能,也不符合朝廷规制,许多重大事
连中书科都不能做决定,还需要向皇上和内阁汇报才能拍板,像东番这桩事儿,肯定就要回去汇报,不过我很快就会回来,开海举债的事
我先开一个
,接下来可以让我几位同学来接触慢慢接手,至于银庄的事
,还得要我来负责,……”
冯紫英也早就考虑过了,东番事务也好,开海债券也好,特许金也好,这些都可以慢慢
出去,但银庄的事
,他必须要抓住。
即便是
后要找
来接手,也必须要是一个绝对可信的。
练国事也好,范景文也好,贺逢圣也好,都还需要考察。
他知道自己也不可能把这些都捏在手里,官应震一次
派出这么多
南下,很显然也是意识到了这一点。
先前没有觉察到会有如此显赫的成绩以及带来的权力,那么现在自然就要牢牢抓住了,这也很正常,符合预期。
想到这里,冯紫英也忍不住咧嘴一笑,看来名利二字,谁也逃不掉,连官应震这等谦谦君子也一样,嗯,齐师和乔师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大
,按照您的要求,八户十二家的代表都到了。”
“都到了?”冯紫英嘴角微微翘起,前期做了这么多准备工作,势也造得够足了,现在就等这一波了。
“嗯,基本上都到了,都是按照您的要求,要么是家主,要么是在家中能做决策的,只有极个别托病未到。”汪文言犹豫了一下。
“托病未到?”冯紫英没有理睬汪文言的犹豫神色,眼睛微微眯缝起,一抹冷意让汪文言都觉得刺骨,“也许这八户十二家数量实在太多了一些,嗯,去请龙禁尉的苏大
过来吧,我先和他谈一谈。”
满满一屋的盐商们和上一次海商们聚集的气氛还是有些不一样的,上一次是诚惶诚恐,毕竟海商们的特许资格都掌握在中书科手上,没有谁想被淘汰出局,而这一次却不一样。
盐商们的背后的实力和背景都远非海商们能比。
如果说海商们在资本实力上与盐商们相差甚远,在背景上则是更多局限于地方上,更多的是依靠地方官府或者自身家族中的一些
脉来体现,而这些盐商就真的是百年积累,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地方官员而是直接要通天了,而且几乎都是利益纠缠,而非表面的
分了。
就凭这后边一点,盐商都都有这个资格傲视。
更不用说还有一个关键点。
开海债券这是中书科的事儿,不是运盐使司衙门的事儿。
哪怕你和巡盐御史关系再好,甚至可能要成为御史大
乘龙快婿,那又如何?
且不说这层关系不可能拿上台面来说,而且谁不知道林大
现在病
膏肓,已经是数
子的
了,甚至已经有传言朝廷已经确定了新的巡盐御史,即将赴任了。
这等
形下,你一个即将谢幕的巡盐御史的准
婿,能威吓得了谁?
当然,你是朝廷官员,开海之略也的确是朝廷大计,中书科掌握开海大权,关系整个江南利益,江南士绅都瞩目仰望,谁都会给你几分薄面,场面上的尊重肯定要到位,甚至你提一些要求想法,只要不过分,大家也都会附从。
但你要明白,这有底线,不能过分,这可不是我们盐商的本份儿事儿。
给你是
分,不给你是本分。
起码冯紫英在环视着这座下一
盐商们时,是从这些盐商们表面谦恭客气背后收获了不少这样的感觉。
这二十家盐商,每一家都曾经是接过驾的,甚至有好几家接过两次三次甚至四次驾。
太上皇南下畅游江南时,在扬州在金陵在杭州在苏州,都曾经在他们这家或者那家的别苑园林里逗留过,甚至还题诗作画,留下了墨宝。
虽然这些盐商们冯紫英大多都没见过,但是这么久来,有汪文言和吴耀青的反复介绍灌输,对这些盐商们他已经不陌生了,甚至他可以很熟练的把八户十二家的姓甚名谁籍贯家庭成员说得一清二楚,甚至对某些隐秘也一样了然于胸。
不过这不是冯紫英想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