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完整艘船,听说船上居然有4个隐蔽武器系统,纳赛尔虽然没获准进
机枪仓,最后还是心痒痒的询问自己能不能也在英格兰建一艘同样的游艇。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李长亨笑呵呵的摇摇
,“同款的游艇没问题,可想获得隐秘武器系统,就算你给英格兰捐一艘护卫舰,也没
会为你冒这个险。”
纳赛尔无奈的叹息一声,私
改装只要给钱,就算加装大炮都没问题。
但这种游艇想停靠在其他国家,就不仅仅是通关手续的问题了。
说不定船刚靠岸,就有
以私藏攻击
武器的罪名,直接把纳赛尔给抓了。
所以他看中的是游艇拥有的英格兰颁发的合法许可证。
游艇出海玩了一下午,又在庄园里待了两天纳赛尔,一边嘲笑李长亨对自己是葛朗台,连匹好点的纯血马都舍不得买。
一边又因为游艇的事,带着无限遗憾和不爽离开了纽约。
不过,没几天,李长亨就听安妮说,为他们建游艇的造船厂接到一笔,价值1500万英镑,全长128米的超级豪华游艇的意向合同。
不用猜,肯定就是纳赛尔。
而且这家伙一出手,就让自己的游艇成了全世界最长、吨位最大的私
游艇。
在律师和专业
士对卡纳尔油田评估完成,亲自去砂特看了看后,李长亨很快就决定买下了这4
,
产2400吨,1.7万桶的油井。
相比砂特自
井动不动就每
产1.5到2万顿,十多万桶的油井,这4
油井的产量算很低了。
但相比天朝每
每天才二、三十吨,都是高产油井的
况来说。
这4
油井又显得是捡大便宜了。
用不了一年半,油价就会从此时的2.8美金一桶,
涨到7美金。
然后到了73年的12月,又会迎来一波涨价达到11到12美金。
之后就是6年的缓慢上升期,直到80年代初30的多美金。
甚至只要油井不枯竭,未来的过百美金一桶的话,李长亨每年就能拿到好几亿,所以他当然觉得赚了。
但这年代的
看来,这笔生意的不仅风险大,而且回报周期非常长。
1.7万桶每天,一年就是620万桶。
按照2.8美金的售价,一年就是1736万美金。
减去大概30%的成本和税费,再加上自己开公司的运营费,运出原油的邮
费。
想赚回1亿美金,至少也得9年。
而要是直接在砂特就卖掉油,原油售价只有2.6美金左右,那就得10年才能回本。
可要是油价达到10美金以上,那一年赚几千万,简直和玩一样。
所以李长亨根本不管其他
如何说,在确定这4
油井的在一座已经开采了二十多年,预计至少还能开采20年的油田上。
并且周围还有4多
砂特自己的油井后,立马决定买下来。
就是退一万步来算,油井未来就算不留在手里,光这4
油井能制约砂特一座油田的便利,只要在74年之后油价
涨时卖掉。
绝对能让米国等等被限石油出
的国家,宁愿加价一两亿都会买下来。
原因很简单,油井下面的原油都是相通的。
砂特要是减少这座油田上其他十多
油井的产量,那么他的这4
油井绝对会超过每天1.7万桶的产量。
到时候不是砂特给自己补偿,就是米国、荷兰的油企加价收购。
而等他收购了这4
油井的消息,被媒体披露出来,全世界的油价瞬间就从2.81涨到2.83美金。
李长亨知道纳赛尔和他背后的
,肯定在利用自己在看涨油价上的名声,继续炒原油期货。
所以为了试试自己对市场的影响力到底有多大,从买下油田后,他就让
满负荷的拼命开采。
然后一切就和他希望的一样,很多期货投资者在看到油井如此疯狂的表现,反而开始怀疑他是不是疯了。
毕竟开采出来的原油只存着,却不卖的举动,怎么看都像是孤注一掷。
而一个疯子到底值不值得大家跟着他疯?
5月底,回到纽约的李长亨,再次见到特意赶来的纳赛尔。
然后这家伙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亨利,原油期货因为你,已经从2.83跌回2.81美金,甚至有跌
2.8美金的趋势。
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很简单,我绝对未来的油价会
3美金一桶。”
“这不可能”,可说完没几秒,纳赛尔就双眼放光的看着他问道,“你觉得要多久?”
这次李长亨假模假样的犹豫好一会,才说道,“一两年吧。”
然后纳赛尔先是一喜,可没多久就眉
紧皱,脸上一点高兴的表
都没了。
绝大部
赚了大钱后的
,在不知道未来的
况下,不可避免的会患得患失起来。
毕竟就算你成功了10次,很多
反而会觉得这第11次失败的概率会无限增加。
而期货市场一两年的合约,用高杠杆的风险同样无限变大。
因为这中间的变数实在太多了。
而且从2.8涨到3美金,仅仅只有7.1%的涨幅,想赚大钱,只少也得想上次一样,用20倍的杠杆。
但上次的期货合约只有3个月,这次1年合约再用20倍的杠杆,风险就太大了。
所以纳赛尔下意识的就劝李长亨,让自己的油井恢复正常开采。
心里却想用这种办法,来看看李长亨到底是孤注一掷,还是他对原油价格涨到3美金,是不是真有十足的把握。
然后事实再次让他失望,带着不甘又大大松
气的心
,离开纽约后没几天。
市场就传出卡纳尔油田的产油量,开始恢复正常了。
无数看多的
弹冠相庆,赞美纳赛尔的同时,期待着和油价重新上涨。
而那些手里有空
合约的
,还有很多因为油价上涨而成本上升的企业,则恨不得直接
掉纳赛尔。
反倒是李长亨这个始作俑者,挨骂的次数出乎意料的并没多少。
几天后,李长亨坐在曼哈顿岛的一家很小咖啡馆里,慢慢的喝着一种最近一两年才出现在米国,听
说产量极低的瑰夏咖啡。
十几分钟后,坐在他身边的刀锋捂住耳机,听了一会后小声说道,“老板,您要见的
刚出来。”
李长亨放下咖啡杯,抬
往窗外一看。
就见弗兰克-阿
内尔那家伙,背着个单肩背包,左手搂着个棕色
发的姑娘,笑嘻嘻的从哥伦比亚商学院走了出来。
“让他来见我。”
“明白。”
刀锋拿起个对讲机,和站在咖啡店外的保镖说了几句。
很快就有3个西服、墨镜、带着耳机的壮汉,快步走过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