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不管怎样,有了袁枢来做登州知府,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好事
!等这边事了,廷献贤弟,你可以过海到登州走一趟,先探探
况再说!一待这边妥当,我们即开始大举招民屯垦!”
杨振说完这些话,见方光琛点
,随即又问他道:“其他呢,辽西还有其他什么新的
况没有?”
方光琛见杨振不再多谈招垦移民事务,便也放下了此事,闻言想了一想,便选杨振关心的一些,说道:
“若说新的变化,那就是吴三桂了。吴三桂要做义州总兵了。小弟跟船渡海的时候,圣旨还没有抵达松锦前方,但是山海关、宁远城里都在议论。祖大寿与洪督师,已经联名向朝廷保奏了!”
“吴三桂?”
杨振重复了一遍这个名字,苦笑着点了点
,没有多说什么。
杨振知道这个
早晚要出
,虽然自己抢了他的松山团练总兵位置,迟滞了他一年的时间,但是现在,他还是顽强地冒出
了。
不过,由他出任义州总兵,对杨振来说,却并非是一件坏事。
祖大寿麾下诸将,皆已暮气沉沉,唯有这个吴三桂,还算是颇有一些进取之心。
这么说来,祖大寿和洪承畴看
,还算是比较准。
将来有了吴三桂真正率部进驻义州,就相当于是辽左诸军向着满鞑子终于打出去了一个拳
。
【收集免费好书】关注v.x【书友大本营】推荐你喜欢的小说,领现金红包!
这天夜里,杨振十分难得地,借着方光琛给他带来的消息,与身边这个唯一的文
幕僚敞开了心扉,谈了许多有关未来的打算。
整编军队,招垦募民,制造枪炮,打造水师,然后或者北上,或者出兵劫掠朝鲜乃至倭
国沿海,这就是接下来一段时间,杨振要做的事
了。
当然了,与方光琛的夜谈让杨振更加认清楚了一件事
,他们所谋划的所有事
,都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能在金海镇的地面上站稳脚跟。
但是有了从方光琛那里得到的消息,同时有了更早之前从祖大寿那里得到的消息,杨振觉得,这个事
看起来并没有那么难了。